Month: January 2023

蓝冠网址_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矿山供电公司步入变电运维新时代―集控站+无人值守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近日,内蒙古公司矿山供电公司66千伏珠南变电所、光伏电站设备集中监控业务顺利落地,标志着该公司正式步入变电运维新时代――集控站+无人值守。 两个变电站为露天煤矿生产提供可靠的电源,这次新业务的落地,通过集中监控的方式,实现了变电站设备24小时实时监控,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和相关能源信息。通过增设微动开关、智能防误主机、升级后台监控系统实现位置双确认和防误双校核,将人工倒闸操作步骤固化到程序中,实现设备状态自动切换,大幅降低人工重复操作步骤,从而弥补了“发现问题再治理”的管理缺失。 据介绍,该公司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将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贯穿各个环节。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用数字技术,实现状态全面感知、信息互联共享、人机友好交互、设备智能诊断。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投运,还进一步优化了电网结构,缩短了线路供电半径,提升了线路联络互供能力,大大提高了生产电网供电可靠性,为保供奠定了坚实基础。 “集控站+无人值守”的变电运维新模式,在变电专业运维监控强度、设备管理细度、生产信息化密度和队伍建设力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推进,该公司主电网其他尚未实施集中监控的变电站在满足技术条件后,也将陆续接入集中监控,全面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和电能质量,迈进电网智能、节能、低碳发展的新征程。

蓝冠注册_河南省首座220千伏智慧变电站在鹤壁正式投运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2月28日,河南省首座220千伏智慧变电站正式投入运行,位于鹤壁市的220千伏浚县变电站完成智慧化升级改造,,I区、II区、IV区新增设备监控信息全部接入灵山集控站。 据悉,浚县变电站是河南省唯一一座220千伏智慧站试点,包括智慧交直流、区域远程智能巡视、综合智能防误3项试点建设。该站全面应用“一键顺控、表计远传、主辅监控、智能巡视”四大功能,实现了倒闸操作一键顺控,设备缺陷主动预警,机器替代人工巡视,主辅设备状态可视化率达90%以上。

蓝冠网址_北京出台落实计量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将在6个方面发力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近日,北京市政府出台《北京市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在产业计量赋能、能源计量领航、民生计量保障等领域的具体工作。同时在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高精尖产业发展、推动绿色发展等六个方面提出任务。 在能源计量推动绿色发展方面,重点建设碳计量支撑体系,推动智能电网智慧计量,加强计量对节约用水的技术保障,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绿色能源应用的技术保障。 在智慧计量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和民生保障水平方面,计量重点服务超大城市交通治理、推动城市管理智慧化升级、助力健康领域精准服务。 《实施方案》明确了在计量科技强基、产业计量赋能、能源计量领航、民生计量保障等领域的具体工作。计量科技强基工程包含了开展量子化标准和应用技术研究、推动计量数字化变革、研究北斗卫星导航应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石墨烯复合材料计量测试技术、研制重点领域标准物质等工作。产业计量赋能工程包含了建设集成电路产业计量能力、建设国家石墨烯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北京)、建设北斗导航应用计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低轨小卫星产业计量能力、建设生物医药产业计量能力、机器人关键计量技术研究等工作。能源计量领航工程包含了新能源微电网模拟平台建设、建设智慧用能计量服务平台、建设国家城镇燃气流量计量站、开展公共机构能源计量、开展智能制造(汽车制造)能源计量等工作。 北京市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夯实计量基础,持续提升本市计量能力和水平,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持续优化计量制度设计,加大基础、前沿计量技术研究力度,加快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促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初步建立,计量科技创新力全国领先,建设5家计量测试领域国家级中心(基地、实验室、专业站等)。计量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10个重点领域开展产业计量或能源计量建设,现行有效的地方计量技术规范达到100项,计量器具强制检定项目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覆盖率达到90%。计量监督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探索建立新型计量监管模式,推动监管重点从管器具向管数据、管行为、管结果的全链条计量监管体制转变,营造更加和谐的市场计量环境,累计培育全市诚信计量单位6000家。计量工作在推动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展望到2035年,计量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关键领域计量技术取得重要突破,现代先进测量体系进一步健全,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计量支撑和保障。 三、计量科技创新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一)加强计量前沿技术研究。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阵地,在量子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开展在线计量、远程计量、嵌入式计量以及微观量、复杂量、动态量、多参数综合参量等相关测试方法研究。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强国家前沿计量技术研究成果在京落地应用。推进量子计量技术发展,以小型化量子时间标准和小型化约瑟夫森量子电压标准等为代表,探索量子计量技术在精密仪器设备中的应用。加强计量测试技术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新材料精密测量技术,开展纳米薄膜材料的测量表征研究,重点加强石墨烯测量技术研究,建设石墨烯催化剂与先进石墨烯复合材料检测用谱库。(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海淀区政府、昌平区政府、怀柔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二)加强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测量技术研究。加强高端仪器设备量值溯源技术研究,加快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精密测量技术研究。充分发挥国家级专业机构、科研院所、高端智库人才聚集优势,鼓励联合开展跨界先进测量技术研究。加强高精度、集成化、微型化、智能化的新型传感技术研究,在量子传感器、太赫兹传感器、微量气体传感器、高端图像传感器等方面取得突破。依托怀柔科学城建设,聚焦光电、质谱、真空、低温等领域研发一批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建设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基地。围绕空间探测、先进遥感、导航定位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测量技术攻关,加强智能化计量校准技术研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怀柔区政府) (三)开展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加强量值传递扁平化技术研究。开展适用于复杂环境、实时工况环境和极端环境的智能电表、电动汽车充电桩、医用影像设备、健康检测设备、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等的远程溯源技术和新型量值溯源方法研究。开展交通领域新型量值溯源方法研究,推进道路信息监测系统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城市管理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四)开展计量数字化转型技术研究。在卫星导航、交通、能源、环境监测等领域推动计量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化仿真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推动跨行业、跨领域计量数据融合、共享与应用,强化计量数据的溯源性、可信度和安全性,参与建设国家标准参考数据库。建设计量数据示范应用基地,探索推广计量数字化转型方案。(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交通委、市生态环境局) (五)加大标准物质研制应用。研制化学、生物等领域急需的气体、液体、颗粒物标准物质,完善颗粒物量值计量方法。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新材料标准物质的制备、量值溯源及应用。开展核酸、多肽和蛋白分子的表征及量值溯源研究。研究功能性食品活性因子制备技术、高准确度测量方法和标准物质,实现活性因子的高效识别、准确测定和量值溯源。(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六)构建计量科技创新生态。围绕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等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密切跟踪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建设产业计量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在京国家级科研机构引领作用、综合性计量技术机构骨干作用、行业领域科研院所专业优势、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创新优势,打造先进计量测试实验室,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创新与应用示范检验检测支撑体系。发挥产业技术联盟作用,汇集产业上下游计量服务资源,在战略性、关键性重大测量项目上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四、产业计量测试服务高精尖产业发展 (七)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建设集成电路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开展集成电路、通用芯片、工业控制芯片等关键领域计量技术攻关,夯实工业互联网技术自主供给能力。以天通、卫星互联网等技术为重点,研究通导遥一体化计量校准系统。研究第六代移动通信测试技术,支撑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关产业的前瞻布局。(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 (八)推动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加快医疗设备和精密科学仪器测量技术攻关,研究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体外诊断设备、生命科学检测设备、高通量基因测序仪、新型分子诊断仪器、手术机器人、智能可穿戴监测设备等高端医疗器械关键参数的测试技术。运用虚拟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对智能健康检测设备开展计量检测。(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药监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九)助力“北京智造”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充分发挥计量对高端科学仪器和图像传感器、通用芯片等高端设备的技术支撑作用,提升关键装备和零部件计量保障能力,加强自动化成套装备的计量检定、校准、测试和检测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应用。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在固态激光雷达、成像毫米波雷达等先进环境感知技术测试方面实现突破,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开展智能机器人和智能装备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推进具有人工智能特征的机器臂、机器人的计量校准技术研究。(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交通委、市市场监管局) (十)提升航空航天计量测试保障能力。提升商业航天卫星网络以及关键部件计量测试技术支撑能力,助力优化和稳定“南箭北星”空间布局。以建立复杂环境模拟仿真计量测试系统为突破口,提升以北斗导航应用为代表的航空航天计量保障能力。研究与无人机产业相关的计量技术,提升无人机测试评估能力,为新产品提供计量科技创新服务和系统级测试解决方案。(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 (十一)提高仪器设备核心竞争力。研发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测量能力的高精密、高质量、高可靠性仪器仪表,研制一批新型仪器仪表用标准物质,制(修)订一批仪器仪表计量技术规范。支持服务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定制化科学仪器、高端通用仪器研发,突破一批影响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瓶颈,推动先进计量科技创新成果向仪器仪表产业转化应用。支持开展国产仪器验证与综合评价,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的国产仪器仪表品牌。(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市场监管局) (十二)助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围绕数字计量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产业计量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推动测量技术与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融合应用。加强数字化模拟测量、跨尺度测量、复杂系统综合测量等关键技术研究。运用先进测量校准技术,提高物联网感知设备质量。结合数据原生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计量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强基于5G的高精度同步相量测量系统、网络授时系统等方面的计量校准服务。研究建立复杂应用环境下卫星导航与通信的计量标准和测试系统。建设数字化典型驾驶场景库,推动感知传感器在虚拟场景中进行测试验证。(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 (十三)建设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对标国际产业发展动态,查找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等短板,加强关键计量测试技术、测量方法研究和装备研制。完善产业计量测试服务市场化运行机制,提供关键参数测量、仪器设备校准、产品测试评价、系统方案集成的全溯源链计量测试服务,提升产业链计量测试服务和全生命周期计量保障水平。围绕高精尖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构建以产业计量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重要支撑、社会企业计量测试机构为底层节点的产业计量技术服务网络体系。(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五、能源计量推动绿色发展 (十四)建设碳计量支撑体系。紧紧围绕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建设碳计量技术、管理、服务体系,加强碳排放相关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依托本市能源运行综合监测系统,加强能源计量智慧化管理。健全完善能源计量、碳排放计量审查制度,强化重点用能、碳排放单位的能源计量、碳计量要求。助力打造世界领先的数据中心集群,推动数据中心规范配备和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提升计量设备的智慧化水平和全周期精细化管理能力。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公共机构能源计量中心,为全市公共机构率先实施节能减碳管理提供计量技术服务。推动重点用能企业建设能源测量系统,引导企业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加强能源资源计量数据的分析挖掘和利用,培育能源资源和环境计量服务市场,推动将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项目优先纳入财政专项激励政策和政府采购。(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机关事务局) (十五)推动智能电网智慧计量。建设电力能源计量大数据一体化采集与监测平台,加强电力能源计量量值溯源技术、先进测试技术、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技术、质量评价技术研究。推进电力计量区块链建设。推动智能电表数据系统化应用,建立完善智能电表远程智慧监管模式,实现对在用智能电表计量性能和计量风险的分析、评估、监控、预警和使用寿命的预测。(责任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市市场监管局、市城市管理委) (十六)加强计量对节约用水的技术保障。建立覆盖水资源利用全空间、全链条、全领域的监测网络体系,深入开展独立分区计量管理,实现中心城区供水管网“逢漏必知”。大力推进生活、农业、工业、园林绿化、公共服务等领域用水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取水、供水、用水全流程计量体系,完善用水计量管理,加强终端用水户计量,推动智能水表和“一户一表”改造,提升规模取水户取水远传计量和数据汇集。加强生态用水计量管理,提升农业灌溉机井的计量设施覆盖率,实现自备井精确计量和调控。(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园林绿化局、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自来水集团) (十七)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展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中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测量及质控技术研究,提高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重点推进图像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提升颗粒物监测、空气监测、气溶胶监测、排放监测、智能化水质综合监测、土壤监测等生态环境监测和计量溯源能力。针对环境中微量/痕量污染物定量分析不确定度大、无法准确溯源的问题,建设微痕量污染物量值溯源体系。(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 (十八)推动绿色能源应用。推动氢能在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开展示范应用,开展氢能关键计量技术研发,填补加氢设施计量能力空白,加强氢气微量/痕量杂质检测分析能力建设。推动基于智能测量设备的分布式光伏组件运行数据可观可测技术研究,实现光伏出力的有效预测和柔性控制。支撑低碳能源系统和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园区建设,推进清洁能源发电、储能、转换、并网等环节的计量测试方法研究和应用。(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 六、智慧计量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和民生保障水平 (十九)服务超大城市交通治理。规范网约车平台有序发展,开展网约车计程计时准确性监督。开展用电负荷辨识技术研究,实现电动自行车充电异常行为预警。推动共享自行车智能终端及其电子围栏系统远程计量校准,规范共享自行车停放管理。研究基于大数据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计量风险评估与现场检定,提升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市场监管局) (二十)推进城市智慧管理。加强供水、供气、供热、电力等相关计量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层民生计量保障能力。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城镇供热系统节能和智能化改造,推广分户热计量,推动平衡调节和自动监测等技术应用。逐步开展居民用户水、电、气、热计量仪表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开展燃气用户计量终端安全防护、智能安全监测、在线校准技术研究。推动非居民厨余垃圾运输车辆称重纳入远程管理,形成实时化、具体化、可视化的管理数据,助力生活垃圾减量。聚焦农贸批发市场,开展贸易结算衡器智慧计量平台试点建设。(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市自来水集团、市燃气集团、市热力集团、市市场监管局、各区政府) (二十一)助力健康领域精准服务。聚焦医疗健康领域,培育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示范基地(精准医疗),畅通精准医疗计量数据服务链条,瞄准医学计量大数据、高端专科医学影像计量数据、先进远程诊断计量数据和智能可穿戴产品计量数据等重点突破方向,推进计量数据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过程中的应用。提升家庭健康服务计量支撑能力,推动研发家用血压计、家用胎心仪、可穿戴设备的校准测试装置。(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药监局) 七、计量共建共享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二十二)推动京津冀计量共建共享。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计量工作机制,推动京津冀计量技术协同、能力共享、资质互认、专家互派、共研共建,完善区域间协调通报机制、互认合作机制、协作互助机制、协同会商机制,助力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面向京津冀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培育辐射京津冀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鼓励计量技术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强强联合,逐步形成京津冀计量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测量能力建设,推动京津冀计量技术规范共建共享,为京津冀区域的计量检测提供技术依据。(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交通委、市生态环境局) (二十三)推进京津冀计量技术研究和合作。加强华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编制区域计量支撑服务保障能力目录,完善区域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开展区域性计量比对活动,推进区域计量能力、结果互认。开展区域共性计量课题研究,支撑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八、加强量值传递溯源体系与计量基础能力建设…

蓝冠注册_西藏“两个细则”重磅发布!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华中能监局日前发布关于印发《西藏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西藏电力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文件明确,本细则适用于西藏区、地两级调度机构装机容量20MW及以上的直调水电、地热、生物质电站,装机容量10MW及以上的风电(含风储)、光伏(含光储)、光热场站等发电侧并网主体,储能容量10MWh及以上独立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飞轮可参照执行)等新型储能,传统高载能工业负荷、工商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等能够响应电力调度指令的可调节负荷(含通过聚合商、虚拟电厂等形式聚合)等负荷侧并网主体的电力辅助服务管理。煤电、燃机、燃油机组、自备电厂暂不参与。电网公司所属电厂同等参与提供辅助服务,暂不参与结算。 关于印发《西藏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西藏电力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西藏分公司、国家电投集团西藏分公司、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西藏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协和新能源西藏分公司、西藏旁多水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西藏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西藏区调及地调各有关并网主体: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的通知》(国能发监管规〔2021〕60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能发监管规〔2021〕61号)等有关文件,我局组织制定了《西藏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和《西藏电力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现予印发,并自2023年5月1日起实施,请遵照执行。 附件:1.西藏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 2.西藏电力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 国家能源局华中监管局 2022年12月27日

蓝冠客服_上海市:推进重点区域、园区等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的实施方案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据上海市发改委网站,上海印发《上海市推进重点区域、园区等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综合性区域、产业园区、居民社区、建筑楼宇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各类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和先行示范,探索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发展模式,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建立试点项目实施效果的动态跟踪评价机制,总结宣传试点经验,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不断完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十四五”期间,开展首批100个市级试点创建,根据试点成效,择优推荐申报相关国家级示范试点创建项目。 详情如下: 上海市推进重点区域、园区等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落实《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鼓励支持重点区域和企业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低碳”“零碳”发展为导向,以能源转型为关键,广泛开展各类碳达峰、碳中和试点探索,扩大示范效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探索具有本市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助力上海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二)基本原则 分类施策,系统推进。强化顶层设计和各方统筹,引导本市减排潜力较大、低碳发展基础较好的重点区域、园区、社区、楼宇以及企业等,充分考虑自身资源环境禀赋和发展战略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序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创建行动。 创新驱动,协同推进。大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探索开展创新技术示范应用和项目实施,鼓励发展模式和管理机制创新。加强政府引导、统筹衔接、协调推进、形成合力,共同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示范引领,以点带面。聚焦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循环经济、低碳交通、绿色建筑、海绵城市、生态碳汇等领域,通过试点建设,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零碳”发展经验,多领域多层次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三)工作目标 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综合性区域、产业园区、居民社区、建筑楼宇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各类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和先行示范,探索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发展模式,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建立试点项目实施效果的动态跟踪评价机制,总结宣传试点经验,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不断完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十四五”期间,开展首批100个市级试点创建,根据试点成效,择优推荐申报相关国家级示范试点创建项目。 二、试点类型 按创建对象的类型不同,主要开展综合性区域、产业园区、居民社区、建筑楼宇、企事业单位等五类试点。创建主体可根据自身碳排放特点和发展阶段,选择以碳达峰或碳中和为目标开展各类试点创建。 综合性区域试点。面向新城或其他边界明确的片区,围绕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协调,选择能源、工业、新基建、城乡建设、交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碳汇等特色领域实施减排增汇行动,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打造体现区域特色的碳达峰、碳中和新高地。 产业园区试点。着力优化园区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循环化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合理控制生产过程排放,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探索建立以碳排放强度为重要门槛指标的综合评价制度,严格准入管理,塑造绿色低碳产业新载体。 居民社区试点。建设低碳社区、气候韧性社区,着力发展绿色建筑、超低能耗住宅等节能低碳建筑,建设多层次绿化空间和慢行道路,优化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加强节能低碳宣传,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新方式。 建筑楼宇试点。引导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着力提升建筑节能水平,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开展楼宇节能改造和绿色运营,降低建筑楼宇碳排放,打造多类型的低碳零碳建筑新样板。 企事业单位试点。大力实施自身减排行动,着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工艺流程低碳化改造、各类机械和运输工具电动化、办公场所低碳运行。推动供应链减碳行动,推出碳中和产品,对大型会议、会展等活动实施碳中和,强化碳排放科学管理,提高碳汇能力。开展各类碳中和实践,构建丰富多样的碳中和新典范。 三、试点内容 鼓励创建主体根据自身特点,综合利用各种低碳技术、方法和手段,创新机制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一)能源领域 集中攻关、试点试验、示范应用一批低碳零碳能源和新型储能技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在保障能源系统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实现能源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1.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储能。实施组织“光伏+”专项工程,加快近海风电开发,推进深远海风电示范试点,因地制宜布局陆上风电和地热能项目。鼓励大容量风电、光伏建筑一体化、农光互补等技术创新和项目落地。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园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能。因地制宜发展低成本、大容量、高安全和长寿命的新型储能技术。 2.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研究支撑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友好并网的智能电网技术,提高天然气、高效燃煤机组灵活性,开展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示范应用和推广。发展以分布式“新能源+储能”为主体的微电网,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营模式试点,发展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 3.加快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实施氢能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重点突破燃料电池全链条核心技术攻关,开展氢能制储输用产业链上下游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研发和创新。发展先进生物液体燃料、氨燃料、合成燃料等低碳零碳燃料技术创新,积极拓展机场、港口、产业园区、社区等应用场景,扩大在重点领域示范应用。探索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海洋新能源项目试点。 (二)工业和新基建领域 加强低碳零碳各类先进适用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发力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打造具有可复制性的零碳工厂、绿色供应链,打造绿色新基建,构建面向碳中和的绿色制造和供应体系,实现制造和供应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1.实施高耗能行业和工艺绿色低碳转型。创新低碳冶金、节能降碳减污增效协同等技术,开展先进成熟的绿色低碳工艺路线与装备技术示范应用。实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可再生能源替代和能源梯级利用。参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上海市节能低碳技术产品推广目录》等,综合考虑成本效益,选用节能高效设备,提高电气化水平。 2.构建绿色制造和绿色供应链体系。开发绿色低碳产品,增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开展绿色设计试点示范,试点打造零碳工厂、零碳园区、零碳供应链。重点区域、园区试点实施绿色工厂应建尽建、应改尽改。 3.开展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加快碳纤维、气凝胶、特种钢材等基础材料研发,在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部件、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争取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4.打造绿色数据中心和数字化基础设施。通过模式创新和先进技术的试点示范应用,探索多样化能源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城乡建设领域 实施建筑全过程绿色低碳发展,从设计、建造、运营到建材循环利用开展低碳零碳路线实践,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1.完善绿色低碳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以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为指引,全面贯彻至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出让、方案设计、建设施工等建设全过程,指导以绿色低碳循环为导向的城乡建设。 2.组织高效能建筑示范应用。提升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标准执行力度,提高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水平,开展太阳能光热、光伏与建筑装配一体化应用。 3.应用绿色建造方式。落实绿色施工,提高绿色低碳建材使用比例,推行全装修住宅,扩大建筑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强化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管理。 4.完善节能管控和智能管理。开展公共建筑能效对标达标和能源审计,建立公共建筑运行能耗和碳排放限额管理制度。探索建筑设备智能群控和电力需求侧响应。…

蓝冠网址_天津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2月29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印发《天津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增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引导企业、园区加快厂房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综合能源开发运行,促进可再生能源灵活消纳。加快新型储能多场景示范应用,扩大储能装机规模。 原文如下: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 关于印发天津市工业领域碳达峰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局,各有关单位: 《天津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已经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发展改革委 市生态环境局 2022年12月5日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我市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切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及《天津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结合《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根据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落实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处理好工业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制造业立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重点行业达峰为突破,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统筹有序推进。坚持在保持制造业比重稳步提升、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满足合理消费需求的同时,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贯穿工业生产各方面和全过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各项任务,统筹推动各区、各行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节约增效优先。坚持把节约能源资源、提高利用效率放在首位,优化用能和原料结构,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加强产业间耦合链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创新驱动引领。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攻关,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应用,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培育壮大绿色低碳新动能。 调动市场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以碳减排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激发市场主体低碳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下降高于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实现下降。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努力达峰削峰,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力,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 二、重点任务 (一)积极构建低碳工业体系 1.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严格落实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强化区域产业协同。落实《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21-2035年)》,立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功能定位,以创新为核心动力,加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基本建成研发制造能力强大、产业价值链高端、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印发实施《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规划》,持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全面提升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级,壮大新动能底盘,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强化串链补链强链。围绕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优选10条以上重点产业链,强化串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全面推行“链长制”,进一步串联关键环节,补齐薄弱环节,强化优势环节,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向重点园区聚集、重点园区向特色产业聚焦,建设一批小而精、有特色、有主题的产业主题园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4.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建立管理台账,以石化、化工、煤电、建材、有色、煤化工、钢铁、焦化等行业为重点,全面梳理拟建、在建、存量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科学评估拟建项目,严格审批准入,深入论证必要性、可行性和合规性,科学稳妥推进项目立项;全面排查在建项目,对能效水平低于本行业能耗限额准入值的,按有关规定停工整改,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深入挖潜存量项目,排查节能减排潜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节能技术改造,将存量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纳入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加强用能管理。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要求,对于行业产能已饱和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落实压减产能和能耗指标以及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等要求,主要产品设计能效水平应对标行业能耗限额先进值或国际先进水平;对于行业产能尚未饱和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在能耗限额准入值、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基础上,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准入门槛;对于能耗量较大的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应用绿色低碳技术,提高能效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强化常态化监管,重点监管项目相关手续合法合规性,对不符合政策要求、违规审批、未批先建、批建不符、超标用能排污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坚决叫停,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5.严控重点行业产能规模。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严格落实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严禁新增钢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炼化产能。运用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为主的综合标准体系,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持续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到2025年,炼铁产能保持在1100万吨左右,炼钢产能保持在1500万吨左右。(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委,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快提升工业能效水平 1.持续优化用能结构。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强钢铁、焦化、化工等重点耗煤行业管理,有序推进重点行业煤炭减量替代,推动工业终端减煤限煤。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和化工原料用气。(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动工业用能电气化。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求,推进工业领域电能替代,因地制宜推进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工业燃煤锅炉、窑炉电代煤,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改造、提升能效水平。加大电炉钢、电锅炉、电窑炉、电加热等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推动企业应用电炉钢、电锅炉等先进技术设备。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和园区创建,示范推广应用相关技术产品,提升消纳绿色电力比例,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电力公司,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增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引导企业、园区加快厂房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综合能源开发运行,促进可再生能源灵活消纳。加快新型储能多场景示范应用,扩大储能装机规模。(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电力公司,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围绕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落实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政策,发挥价格引导作用。鼓励重点企业对标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或国际先进水平,加快节能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推动节能技术改造,实施工业节能改造工程,不断提升工业产品能效水平。在钢铁、石化化工等行业实施能效“领跑者”行动。(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委,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5.提升重点用能设备能效。落实变压器、电机等能效提升计划,推动工业炉窑、锅炉、压缩机、风机、泵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升级。重点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特大功率高压变频变压器、三角形立体卷铁芯结构变压器、可控热管式节能热处理炉、变频无极变速风机、磁悬浮离心风机等新型节能设备。(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委,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蓝冠客服_十二部委公布2022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根据《关于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联网安函〔2022〕2号)工作部署,经单位申报、部门初审和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环节,现将2022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予以公布。 各入选项目申报单位要坚持需求导向和技术推动,加大投入力度,持续优化项目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各示范区运营单位要聚焦发展方向,汇聚产业资源,打造高质量网络安全“高精尖”技术创新平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试点示范项目在各地区、各行业应用推广。

蓝冠网址_浙江首个全站二次设备“免配置”智能变电站投运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2月26日,国内首个全站二次设备“免配置”智能变电站――杭州110千伏黄镇变电站顺利投运,实现了二次设备“即插即用”。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间回路连接关系依赖于全站系统配置文件,但全站系统配置文件组态、生成并导出装置配置文件,将配置文件下装至装置内等工作,均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二次设备厂商,现场作业自主管控能力不足。此外,母差保护、备自投等跨间隔设备在变电站改扩建工作中需重新下装配置文件并进行传动试验,导致现场作业风险增加。 杭州供电公司调控中心推进“免配置”技术研究应用,通过分类标准化数据集,固化数据集虚端子连接,将二次设备通信参数设置与虚端子配置解耦,破解了智能变电站改扩建时反复下装配置文件进行联动试验的难题,摆脱了生成、下装配置文件严重依赖设备厂商的困境,降低现场二次作业风险,强化班组作业自主实施管控能力。 原标题:浙江首个全站二次设备“免配置”智能变电站投运

蓝冠网址_四川500千伏东坡变电站主变压器扩建工程投运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2月26日,四川500千伏东坡变电站主变压器扩建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是四川电网迎峰度冬重点工程,可进一步满足眉山及周边地区快速增长的用电需要,完善四川电网网架结构,缓解用电高峰供电压力,提高该片区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500千伏东坡变电站位于眉山市中南部,与500千伏彭祖变电站共同承担眉山市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区的供电任务。东坡变电站主变压器扩建工程于2021年9月30日开始施工,今年9月转入电气设备安装阶段,11月底进入调试验收阶段。工程投运后,该站变电容量由150万千伏安增至225万千伏安。 东坡变电站主变压器扩建工程实施过程中,新设备安装和旧设备改造工作同步进行,工况复杂、作业面交叉多、施工区域与带电运行区域距离近,现场施工难度高。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精心组织施工,抓实安全管控,整合建管和运检人员力量,严格落实施工区域与带电运行区域隔离措施;紧盯主变压器搬运等重点作业内容,严格把控拆、运、装等关键环节,全面排查、消除设备缺陷和安全隐患,确保工程零缺陷投运。 原标题:四川500千伏东坡变电站 主变压器扩建工程投运

蓝冠平台官网_中电联:2022年度电力创新奖获奖名单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根据《电力创新奖奖励办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开展了电力创新奖评审工作,经过形式审查、网上初审、答辩复审、专项评定、大奖评审以及奖励委员会审定、公示等程序,完成了2022年度评奖工作。 根据评审结果,现决定授予“大型三代核电厂主设备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11项成果2022年度电力创新大奖,授予“智能电网数字化计量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等157项成果2022年度电力科技创新奖一等奖,授予“特高压工程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314项成果2022年度电力科技创新奖二等奖;授予“高压电缆快速抢修技术创新及应用”等57项成果2022年度电力职工技术创新奖一等奖,授予“含新能源的大规模电网谐波阻抗扫描和谐振风险评估抑制”等168项成果2022年度电力职工技术创新奖二等奖,授予“新型架空地线融冰自动串接装置”等309项成果2022年度电力职工技术创新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