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蓝冠官网资讯

蓝冠网址_国家电网:10千伏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标准化设计方案(2023版)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配电网设备标准化工作部署,按照“安全可靠、坚固耐用、标准统一、通用互换、合理分级、广泛适用”的原则,规范10千伏标准化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以下简称“标准化箱式变电站”)研制及试验项目相关事项工作,以提升设备通用互换水平及运维便利水平。现将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研制及试验项目相关事项 1.标准化箱式变电站的研制及试验项目相关事项工作依据本公告中的要求进行,各供应商根据需要自行选择研制标准型、紧凑型、替代型箱式变电站样机(金属或非金属外壳不能互相替代)。 2.样机研制应严格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10千伏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标准化设计方案(2023版)》(附件1)要求完成,研制样机的类型及方案要求见《10千伏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标准化设计样机试验项目要求》(附件2)。 3.为确保工作的严肃性和公平性,提高工作效率,标准化箱式变电站试验检测应委托具备相应CNAS/CMA认证资质的国家级第三方检测机构承担,各供应商可自主选择检测机构,检测方案由中国大容量试验联盟(CHPTL)编制,确保试验标准、试验要求、试验判据一致,保证各参与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相互认可。 4.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报名供应商应首先按照《10千伏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标准化设计方案(2023版)》的要求研制样机,样机具备现场检查条件后可向工作联系人报名,将单位名称、工作联系人及电话、研制样机类型等信息发送至联系人电子邮箱,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根据报名材料组织样机现场检查,检查生产能力和样机与标准化设计方案的一致性,并在现场对样机进行详细拍照和记录,形成样机现场检查档案,作为质量溯源的依据内容。样机现场检查工作不收取费用,联系方式见本公告。 5.样机现场检查通过后可根据需要送至国家级第三方检测机构,研制样机需完成的最低试验项目要求见附件。

蓝冠平台官网_国网山东电力开发应用配电网故障防御能力提升关键技术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1月17日,山东聊城10千伏汪庄线一根电杆发生接地故障。该线路62D分段开关接地保护正确动作,就近切除了故障线路区段,并迅速为非故障区段恢复送电。 3月份,国网山东电力开展配电网接地五级保护示范区建设,并逐步在潍坊、威海等7个地市推广应用配电网接地五级保护、自适应智能型配电自动化等关键技术。截至目前,这批关键技术已成功处置配电网接地故障40余起,将配电网接地故障处置准确率提升至92%,将故障平均处置时间由1.5小时缩短至20分钟。 一直以来,配电网保护存在对接地故障判别灵敏度不足、正确动作率不高等问题。在配电网接地故障自愈方面,电流集中型配电自动化模式被广泛应用。这种模式高度依赖配电终端与配电自动化主站间的网络通信,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存在失效风险。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联合多家高校和电力设备企业成立了科研团队,创新提出了暂态接地保护理论和高阻接地故障保护方法,通过配电网接地五级保护、自适应智能型配电自动化等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在配电网接地故障防御领域实现了接地故障准确隔离、快速自愈。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认定,这套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攻克配电网保护对接地故障识别能力不足这一难题,科研团队创新提出接地故障五级保护技术,即在变电站出线、10千伏主线一级分段和二级分段、分支首端、客户分界五个层级加装接地保护装置。通过五个不同层级间保护装置的逐级配合,实现故障点就近隔离,将故障影响范围缩至最小。团队还开发了自适应智能型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终端新增了来电检故障加速分闸等6项功能。这项技术无须依赖网络通信,实现了接地故障自动处置,将故障自愈过程由分钟级压缩至秒级,提升了配电网故障处置效率。(王安宁 范荣奇 葛畅)

蓝冠_华北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进入“同城双活”运行新阶段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1月22日,华北电网应急调度控制系统“同城双活”切换完成四个轮次的试运行,标志着国网华北分部在全国率先实现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同城双活”。 应急调度控制系统具备独立的机房、不间断电源供电、完备的应用功能和网络安全防护,与主调系统共同构成了华北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同城双活”运行模式。该运行模式具备“控制双活、网络双活、数据双活、分析决策双活和人机双活”五位一体的系统级双活机制,采用了实时数据同步、数据一致性校验、控制安全校核及计划安全校核等关键技术,保障了两套系统“随时可用、随时能用”,大幅提升了调度自动化系统可靠性。 此次试运行采取“一键切换”的方式,将自动发电控制AGC、自动无功电压控制AVC及实时发电计划控制权由主调系统切换至应急调度控制系统。切换试运行期间,应急调度控制系统运行平稳,高效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消纳。

蓝冠网址_河北: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不断扩大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规模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若干措施的通知。 文件提出,鼓励参与国家重大项目。鼓励民营企业扩大吸纳就业、完善工资分配制度。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中西部、东北地区、边疆地区投资和发展。严格实施《河北省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参与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不断扩大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规模。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 加快智转数改提升质量效益。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应用创新,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民营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控制质量风险;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承担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绿色低碳改造力度,加快发展柔性制造,提升应急扩产转产能力,提升产业链韧性。 原文如下: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若干措施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 《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11月10日 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 为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做大做优做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中发〔2023〕15号),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措施。 一、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一)放宽市场准入要求。所有行政审批中,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中介服务和技术性审查事项一律取消。定期排查、归集、通报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典型案例。完善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探索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推进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市场准入壁垒投诉和处理回应机制。 (二)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出台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必须经过公平竞争审查。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查处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垄断问题。落实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防范事项清单,清理废除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项目全面实行“双盲”评审。 (三)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政府部门(含机关和事业单位)失信信息、信用承诺及履约践诺信息归集。编制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依法依规开展实施失信惩戒。探索推进“信用河北”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同步修复机制,逐步实现信用修复“协同联动、一网通办”。开展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专项清理行动,对未按时履约践诺事项定期督办。 (四)支持市场化法治化重整。建立企业破产府院联动机制、简单破产案件快速审理机制和预重整制度、破产企业简易注销机制等。依法依规保障破产案件审理速度,提升破产审判质效。开展“极简办、智能办、马上办、满意办”新“四办”活动。落实歇业备案登记制度。 二、优化民营企业要素保障机制 (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强化各级融资服务平台涉企信息共享和节点对接,依托省金融服务平台构建民营企业融资便捷渠道,推广“信易贷”等服务模式,提高民营企业信用贷款比重。引导民营中小微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定向工具、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可转债等债务融资工具。建设“河北资本市场之家”,搭建企业上市培育辅导平台。做好区域性股权市场与全国性证券市场建立转板合作衔接工作。对挂牌上市的民营企业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奖补。 (二)解决拖欠账款问题。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情况的审计监督。强化商业汇票信息披露,动态监测行政区域内企业商业汇票信息披露情况。探索建立因政策变化、规划调整等导致债务融资、招投标、招商引资等领域合同约定难以履行的补偿救济机制。 (三)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和权益保障。发布民营企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开展多层次引才活动。民营企业参与省级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的核心骨干,优先支持申报省级重点人才工程。优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公共服务,基于“河北人社一体化平台”实现档案接收、转递、开具证明“一站式服务”“跨省通办”和“全程网办”。督促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借鉴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省成功经验,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推广普及书面劳动合同,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用工。 (四)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培育。打破户籍、身份、档案等制约,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首次申报职称评审时,满足相应条件的可直接申报评审相应级别职称。对接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集群,培育建设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县域经济产教聚合体。引导企业制定技术工人培养规划和培训制度;构建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建设工匠学院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五)建立政策沟通和直达快享机制。涉企政策调整时,依法依规履行相关程序,设置合理过渡期。政策出台后直接面向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发布和解读。支持各级政府部门在制定涉企政策、规划、标准和开展评估等方面,向优秀企业家开展咨询,发挥企业家作用。推动涉企资金直达快享,对明确到具体项目的省级涉企资金,3日内下达市县。建立支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推广告知承诺制,能够通过政务数据共享应用平台提取的材料,有关部门不再要求重复提供。 三、营造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 (一)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严格审核日常办案依法适用措施,对涉案财物采取措施后及时审查。对不宜查封扣押冻结的经营性涉案财物,在保证侦查活动正常进行的同时,可以允许有关当事人继续合理使用,并采取必要保值保管措施。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畅通问题线索反映渠道。强化立案监督,开展行政检察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强化审判监督,畅通申诉渠道,对涉及企业产权纠纷及民营企业和投资人违法犯罪的申诉案件,依法及时甄别办理。 (二)推动民营企业合规改革。依法严厉惩治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索贿受贿等侵犯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职务犯罪。加大对民营企业工作人员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受贿、行贿等行为的惩处力度。严格落实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规定。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推动刑事诉讼全流程适用。加强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行业监管的有效衔接,助力企业建章立制。完善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推进企业合规经营。组建公安机关公职律师企业服务队开展政策宣传、专项培训。开展“法律三进”“法治体检”“千所联千会”等活动。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三师”助企服务团,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会计、税务等公益志愿服务。 (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格实施《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治理“恶意申请商标注册”行为。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协作。严厉打击侵犯企业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违法犯罪。持续开展“昆仑行动”,强化行刑衔接。依托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构开展应对指导与服务。协助“走出去”企业与外国驻华使馆及我驻外使领馆沟通联系,维护企业海外知识产权权益。 (四)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改进行政执法方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将不予处罚情形纳入行政裁量基准范围,并对行政裁量基准进行动态调整。 (五)严控涉企收费行为。持续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并常态化公示,未纳入清单的一律不得再作为行政审批的受理条件。建立问题线索部门共享转办机制,综合采取市场监管、行业监管、信用监管等手段实施联合惩戒,公开曝光违规收费典型案例。 四、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一)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指导帮助企业推进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经营行为,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支持民营企业加强风险防范管理,建立覆盖企业战略、规划、投融资等各领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鼓励民营企业牵头承担新兴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民营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大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协同创新和融通创新。大力培育民营科技领军企业、“领跑者”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企业整合资源做大做优做强,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完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和成果转化机制,支持民营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创新平台。鼓励民营企业作为科研项目承担主体,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成果转化。 (三)加快智转数改提升质量效益。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应用创新,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民营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控制质量风险;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承担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绿色低碳改造力度,加快发展柔性制造,提升应急扩产转产能力,提升产业链韧性。 (四)支持拓展国际市场。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向核心零部件和高端制成品设计研发等方向延伸。鼓励民营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参与境外项目。开展外贸企业合规性培训,督促企业做好相关风险排查,指导防范应对各类海外风险挑战。加强海外安全风险预警提示,指导企业制定完善海外安全应急预案。 (五)鼓励参与国家重大项目。鼓励民营企业扩大吸纳就业、完善工资分配制度。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中西部、东北地区、边疆地区投资和发展。严格实施《河北省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参与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不断扩大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规模。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 (六)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严格执行国家设立的资本“红绿灯”,优选推广一批“绿灯”投资案例,提高资本监管能力,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推动平台企业在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及国际竞争等方面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每年发布河北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五、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一)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落实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制度。支持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在各级各类经济活动和经济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完善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培训制度。建立民营经济代表人士数据库,引导民营企业家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建立健全传帮带辅导制度,推动事业新老交接和有序传承。 (二)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制定亲清政商关系正面、负面行为清单,明确党政干部和民营企业家交往规则。鼓励各级领导干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依法依规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解难题、办实事。指导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政企沟通协商。每两年以省政府名义开展百家优秀民营企业和百名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 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加大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宣传力度。加强对优秀民营企业家先进事迹的宣传,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舆论氛围。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开设“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举报专区,畅通涉企业网络侵权受理处置“快速通道”。…

蓝冠平台官网_新疆:预计2025年底昌吉州建成750千伏变电站7个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新疆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77号提案的答复。 文件明确,综合考虑规划内和中期调整拟增补750千伏电网项目,预计2025年底,昌吉州建成750千伏变电站7个,变电容量2150万千伏安。 原文如下: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77号提案的答复 努尔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木垒县新增规划布局2个750千伏变电站的提案》收悉。现将研究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我委积极支持昌吉州及木垒县新能源高质量发展。750千伏为新疆电网主网架电压等级,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规划需考虑区域用电负荷、支撑性电源接入、已明确消纳去向的新能源送出等实际需求。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和规范电网规划投资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规〔2020〕816号)要求,省内500千伏及以上电网项目建设安排由国家电力规划明确。 昌吉州现有750千伏变电站4个,分别是凤凰变电站、五彩湾变电站、芨芨湖变电站、木垒变电站,现有变电容量1100万千伏安;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已确定新建五彩湾北变电站、将军庙变电站,扩建木垒变电站。为满足木垒县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基地项目送出需求,2022年11月,我委会同国网新疆公司研究论证,向国家申请将木垒南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增补纳入国家规划。2023年4月,我委致函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支持其向总部争取将木垒南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列为特殊批次,提前开展可研和设计一体化招标工作。综合考虑规划内和中期调整拟增补750千伏电网项目,预计2025年底,昌吉州建成750千伏变电站7个,变电容量2150万千伏安。 经商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国家“十四五”规划及拟增补木垒南75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后,能满足昌吉州和木垒县负荷增长、新能源送出等需求。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根据当地负荷增长情况,及时完善区域主网架布局。 感谢您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并希望今后继续关注和支持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的工作。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2023年5月17日

蓝冠_南方电网与华为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2023年11月17日,南方电网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公司”)在深圳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在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华为公司监事会主席郭平的共同见证下,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贺晓柏,华为公司副总裁、中国政企业务总裁吴辉代表双方签署协议。签约前,双方举行了会谈。 孟振平感谢华为公司长期以来对南方电网公司工作的大力支持,对华为公司取得的发展成就表示祝贺。孟振平表示,自2019年双方开展战略合作以来,南方电网公司与华为公司相互支持、彼此成就,共同推进电力通信网、电鸿物联操作系统、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电网、人工智能等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探索联合创新、生态共建、携手“走出去”等合作新模式,加强在能源电力领域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郭平欢迎孟振平一行到访,感谢南方电网公司一直以来对华为公司的支持和帮助。他表示,华为公司将南方电网公司作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将为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转型打造安全、有韧性的数字基础设施。希望双方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在人工智能、“电力+算力”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不断推动战略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延伸,开启双方合作新篇章。 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能源电力领域、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独特优势,围绕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电网建设、行业根技术、网络安全、电力通信网、绿色低碳、国际业务、企业文化与管理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合作共进,共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期间,孟振平一行还到华为公司实验室、展厅走访调研。 华为公司副总裁、电力数字化军团CEO孙福友,南方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总信息师吴小辰,双方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上述有关活动。

蓝冠平台官网_成都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强力推进能源供给结构优化和电力网架结构建设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15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12部门发布关于印发成都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 文件明确,强力推进能源供给结构优化和电力网架结构建设,鼓励业自建储能设施,给予 230 元/千瓦建设补贴。 支持标准:对入选的用户侧、电网侧、电源侧、虚拟电厂储能项目,年利用小时数不低于 600 小时的,按照储能设施规模给予每千瓦每年230元且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补 助,补助周期为连续 3 年。 文件明确,合理清洁能源总量统筹和时序安排,优先保障高效益、 高产出项目用能需求。支持企业申报享受战略长协、电能替代、 留存电量、富余电量等特殊电价。 对绿电制氢项目给予 0.15―0.20 元/千瓦时的电费支持。 原文如下: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12部门关于印发成都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区(市)县委组织部,各区(市)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改部门、科技部门、财政部门、人社部门、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口岸物流部门、商务部门、国资部门、市场监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新经济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成府规〔2023〕2号),经研究,特制订本实施细则,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成都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都市科学技术局 成都市财政局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3年11月15日

蓝冠注册_山西永济:探索开展“新能源+储能”、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1月16日,永济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实施纲要》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征集时间:2023年11月14日至2023年11月21日。 文件提出,夯实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标准基础。围绕能源产业“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强标准研制,有序推进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抽水蓄能发电、新能源装备生产及运维等新能源产业标准化工作。构建煤电产业向绿色低碳、清洁高效深度利用的能源综合服务转型的标准体系。鼓励资金雄厚、技术实力强、具有开发能力的骨干企业构建新能源产业标准体系。以风电、光伏、氢能、生物质能、抽水蓄能、地热能等为重点,配合探索开展“新能源+储能”、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积极开展标准研发。同步推进煤电机组节能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与标准更新升级。围绕“风光火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标准化建设。 原文如下: 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新时代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山西省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运城市标准化和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实施方案》,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标准化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标准化治理结构,增强标准化治理效能,建立完善新型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有效发挥标准化工作在同步推进产业转型和数字转型“两个转型”中的基础作用,加快构建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为推动我市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围绕“加快转型、振兴崛起、建设宜产宜业宜居幸福永济”总体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服务支撑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农业强市、新兴产业强市、知名旅游强市,推动标准水平显著提升,政策制度更加完善,标准效能充分释放,使标准化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作用更加凸显。全力推进标准供给、标准运用、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发展“四个转变”取得扎实成效。 ――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标准化理念全面融入发展各领域,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标准基本全覆盖,新兴产业标准地位凸显,传统优势特色产业标准支撑有力,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稳步提升,工业和服务业标准化持续深化,标准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事业等领域标准化不断拓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提升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支持标准研究比率,标准核心指标充分集成科学、技术和经验成果,标准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融合,标准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标准成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山西省标准化条例》全面落实,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标准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对市场主体的引导和奖励力度持续加大,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标准化活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标准化工作基础更加夯实。积极参与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标准化服务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一体化运行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加强标准化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培养一支高素质标准化人才队伍。 到2035年,我市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更加完善,运行机制更加高效,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开放融合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将全面形成,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质量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彰显,成为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重点任务 (一)夯实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标准基础。围绕能源产业“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强标准研制,有序推进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抽水蓄能发电、新能源装备生产及运维等新能源产业标准化工作。构建煤电产业向绿色低碳、清洁高效深度利用的能源综合服务转型的标准体系。鼓励资金雄厚、技术实力强、具有开发能力的骨干企业构建新能源产业标准体系。以风电、光伏、氢能、生物质能、抽水蓄能、地热能等为重点,配合探索开展“新能源+储能”、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积极开展标准研发。同步推进煤电机组节能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与标准更新升级。围绕“风光火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标准化建设。(市能源局牵头,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标准水平。聚焦我市“543”现代产业矩阵,在交通轨道高端装备制造、印染、化工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优势产业率先转型,以产业“集群化、绿色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加大技术研发创新,研制一批技术自主可控的关键技术标准。依托中车永济电机、千军铝业汽车零部件制造、凯通印染、西厢化工等优势企业转型升级标准体系,加快设备工艺升级改造,推动向化工装备制造、高端印染、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高端领域延伸发展,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研制。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加快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强化印染、热电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和重点领域节能减碳的标准化支撑。构建煤电等一体化高效循环发展的综合标准体系。(市工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运城市生态环境局永济分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研制与应用。以集群化规模化为发展方向,以建设创新生态集聚区为突破口,深入推进“两个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聚焦重点产业链、专业镇等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容器、光电、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物流、合成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中车、蓝科途、穿越光电、阳煤千军等优势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创新,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开展标准研制,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升级。鼓励开展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建设,推动制造业企业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持续构建传统产业支撑有力、新兴产业高端引领、未来产业竞相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市工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服务业标准规范。围绕服务业提质增效“十大行动”、扩容提质、加快成长,推进标准应用。落实科技服务、高端商务、绿色金融、现代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健全现代商贸、体育休闲、家庭服务、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标准规范。加强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就业、卫生健康、城乡社区等非营利性服务业标准研制与应用。发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文化、健康旅游、体育健身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大力推进医疗康复、保健养生、健康信息服务、健康产品研发标准化建设。优化健康资源配置,高标准打造“大健康”服务集聚区。配合探索开展养老、护理、康复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标准体系。配合探索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积极打造高标准现代物流产业。(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卫体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提高农业农产品标准质量。围绕壮大特优农业、做强现代农业、打造品牌农业、发展数字农业,提供标准保障。聚焦已取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等特色农产品,依托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产业强镇建设,完善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标准迭代升级。聚焦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开展标准研制。聚焦有机旱作农业的生产技术、作物品种、产地保护、收储运管等全产业链,制定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相配套的生产操作规程。聚焦建立“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矩阵,实施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标准。推进葡萄、冬枣、小麦、香椿、莲菜、山药等果蔬标准化种植,持续打造果品标准化示范园区。聚焦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参与制定修订相关国家、行业标准。配合研制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候资源等方面标准,支撑现代气象为农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卫体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强数字永济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推进数字产业化,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和大数据融合发展。在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商贸物流、健康、养老、旅游、文化、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中注重数字标准化工作,积极参与相关标准的研制及应用。通过数字技术研发攻关,扩大数字技术应用范围,形成技术数据产业集群,积极推进中车永济智能制造等一批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和智慧园区。构建数字政府标准体系,在网络安全监管、数据信息保护、数据分类分级、公共数据交换共享、数据管理等方面加强标准化工作。(市委网信办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标准联通。围绕打造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保护传承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旅服务标准化水平,推动全旅游、全景游、全季游标准提档升级。紧扣“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坚持融合化、品牌化、全域化发展,在景区建设、设施设备、环境卫生、服务供给等方面强化标准供给,加强标准实施,持续打造黄河文明旅游目的地,擦亮“鹳雀楼、五老峰、普救寺、黄河大铁牛”金字招牌,加快景区提质升级和标准化建设。制定实施与国家标准相匹配的景区建设、景区服务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以高标准引领文旅景区高质量发展。大力挖掘尧舜德孝、唐风古韵等文化的精神内涵。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建设以永济扎麦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市文旅局牵头,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推动康养产业标准建设。围绕提供更高品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夯实标准基础。完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推动落实婴幼儿、高龄失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相关服务标准,推动托育机构标准化运行管理。配合开展康养服务质量评估标准研制,配合探索市级试点托育机构评估工作。建立健全避暑康养、中医药康养等领域标准体系,配合开展文旅康养示范区标准化试点。贯彻落实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管理与服务标准体系。配合研制“互联网+养老”“5G+远程医疗”等系列标准。(市民政局、市卫体局、市文旅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强化创新生态标准支撑。围绕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加快标准创新。建立标准化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促进机制,高质量推进创新工程,聚焦重点产业链、电机专业镇等重大工作任务,加强关键技术标准攻关,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步伐,推进科技成果标准化。依托重大工程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不断加大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研制比重,以标准抢占产业制高点。鼓励装备制造、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加快标准创新,提升标准研制水平。建立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发力、产学研用融合的技术标准创新体系。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标准化建设,持续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双创全链条孵化标准化体系,贯彻落实全省智创城为载体的重点产业领域工作标准。(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卫体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以标准化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围绕推动市场主体倍增,加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拓展标准领域。科学引导中小微工业企业上规升级,全面提升标准化、精细化、数智化、证券化水平。加强国有资本穿透式、标准化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标准化建设。贯彻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常态化服务对接、民营企业诉求维权等标准化工作机制。推进市场主体保护领域标准化研究,支撑市场主体保护和市场环境优化。(市行政审批局牵头,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围绕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突出标准规范。制定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审批事项标准化清单。推进项目审批“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开展行政管理标准化建设和应用试点。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一业一证”改革、“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开办等方面标准化研究。在政务服务设施、服务事项、服务流程、服务规范等方面开展相关标准研制,完善“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套餐。加快数字政府标准化建设,实现智慧办公、智慧审批、智慧监管、智慧服务。开展执法信息数据、执法装备、智慧监管等领域标准研制,贯彻落实统一规范、权责明确、公正高效、法治保障的市场综合监管标准体系。(市行政审批局牵头,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有序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在碳排放管理体系、碳足迹、碳汇、碳中和、碳捕捉、碳封存、碳排放权交易等重点标准。推进能效领跑者计划,强化能源单耗定额标准管理。开展生物质高效清洁利用、工业节能、储能、综合能源管理等领域标准化建设。参与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减排效果评估和管理信息披露方面的标准。配合探索实施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制度。构建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标准体系。执行绿色建筑设计、建筑节能改造、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等标准制定。(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工信局、运城市生态环境局永济分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能源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标准。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推动黄河流域(永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十大保护工程”,在统筹运用结构优化、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等多种手段上,监督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进一步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在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资源开发、城镇建设、重大事项选址等工作中实施标准。规范生态保护红线,贯彻实施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极敏感脆弱区域等工作标准。开展黄河流域堤防建设、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等工作的标准制定和实施。贯彻实施取用水定额、产品水效、节水技术与产品、非常规水源利用等节水标准。推动土壤环境安全管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标准的实施与完善。实施环境监测技术方法、污染物排放、清洁能源、环境质量评价与分级等技术标准。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标准化示范工程。推进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标准化建设。(运城市生态环境局永济分局、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水利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推进乡村振兴标准化。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标准支撑。完善农村饮水设施、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物流、农村数字通信、生态牧场建设标准。完善康养特色村和特色院落的建设标准,推进特色民宿和乡村旅游标准化经营。强化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工作中标准应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标准化水平,加大农村厕所革命、污水垃圾治理、“四好农村路”建设等领域标准供给,配合探索美丽乡村等标准化试点示范。实施沿黄美丽乡村“1+5工程”(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为引领,打造“特优农业、生态保护、文旅融合、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五大基地),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标准化示范村。开展高素质农民标准化培育培训,进一步擦亮我市“牛肉饺子”等特色劳务金字招牌。(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人社局、市文旅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卫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推动城市建设标准化。配合研究制定公共资源配置标准和县城建设标准、小城镇公共设施建设标准。完善城市生态修复与功能完善、信息模型平台、建设工程防灾、更新改造及海绵城市建设等标准。推进城市街道空间、街道设施、色彩、视线通廊、重要公共空间、标识系统等标准化建设,加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晋南传统建筑风貌塑造、老旧小区改造等标准化建设,健全街区和公共设施配建标准。建立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管理、服务等标准体系。健全住房标准,完善不动产信息数据、物业服务等标准,提升不动产登记数据质量。推动智能建造标准化,完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施工现场监控等标准。开展城镇人居环境建设与质量评价。开展城市标准化行动,健全智慧城市标准,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市住建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以标准化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永济,坚持系统治理、规范治理,用好标准工具。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科网络”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聚焦村级事务公开、议事协商、综合服务和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等,健全农村社会治理标准体系。以标准化助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加强公共安全标准化工作。围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全方位、立体化,构筑标准防线。加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燃气等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和规范化管理能力。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统分结合的公共安全标准化运行机制,织密应急管理、风险评估、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生物安全、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能源安全、社会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安全等领域“标准网”。完善城乡极端气候事件监测预警、防灾减灾综合评估和风险管控能力标准体系。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标准化应急协调处置联动机制。构筑涵盖生产、储存、分发、配送、使用和处理等应急物资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体系。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抗灾等级。(市应急管理局、市发改委、市卫体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促进均等化、普惠化,守好标准底线。建立符合永济实际、具有永济特色的民生服务与保障体系。实现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更加成熟,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标准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群众能够享受更加公平、便捷、优质的服务保障。进一步细化完善医疗卫生、教育、托育、文化、优抚、体育、养老、就业、住房、技能培训、创业服务等民生领域服务项目的标准及规范,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监督实施。(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卫体局牵头,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文旅局、市退役军人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加强高水平开放标准化。围绕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促进标准联通。开展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化工装备等重点产品标准比对分析。支持永济电机等领军企业及优势产业加强国际标准化合作。提升“永济芦笋”等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标准。促进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衔接,鼓励企业生产同线同标同质产品。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发挥黄河金三角区位优势,加强区域产业、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标准化合作。(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运城市生态环境局永济分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动标准化改革创新发展 (一)推广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成果。持续推广试点经验在全市各领域开花结果。实施考核引导、激励奖励、人才培养、第三方服务支撑等机制,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对标一流、取长补短。加强技术研发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合) (二)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和运行机制。探索建立地方标准采信团体标准的机制,大幅提升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比重。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结合我市高端装备制造、特色餐饮等优势产业领域培育团体标准,构建政府引导、协会主导、企业主体、技术支撑的“四位一体”团体标准工作模式。鼓励创新型企业参与重点产业领域标准的制定,带动中小企业制定联盟标准,开展对标达标创标活动,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提高水平,鼓励企业构建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鼓励创新企业、消费者参与标准制定,建立重点领域“直通车”制度。(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其它成员单位配合) (三)畅通标准应用渠道。强化标准在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中的作用,围绕质量基础设施全链条,大力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推行“山西标准”标识制度,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产品探索建立“标准+认证+品牌”工作模式,构建标准、认证、品牌高效协同的生态系统。(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其它成员单位配合) (四)加强标准制定和实施的监督。配合健全覆盖地方标准制定实施全过程的追溯、监督和纠错机制,实现标准研制、实施和信息反馈闭环管理,做到标准制定高质量、实施高质量。建立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机制,围绕生态红线、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加强实施监督的精细化管理,建立部门统筹、联动协同的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机制,共同推动任务落实。开展地方标准质量和标准实施第三方评估,促进标准不断优化迭代。健全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机制,并推动评价结果应用示范。全面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推动将企业产品和服务符合标准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其它成员单位配合) (五)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提升标准化技术支撑水平。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加强标准化理论和应用研究。发挥优势企业在标准化科技体系中的作用,引导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加入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参加相关活动。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标准化人才。加强基层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开展标准化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牵头、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蓝冠平台官网_浙江杭州市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实施办法(修订)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1月16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杭州市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实施办法(修订)的通知。 文件明确配建指标。 1.居住小区。新建住宅按配建停车位100%的比例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电源线沟槽、套管或桥架等),人防区按停车位100%的比例安装充电设施电表箱、非人防区按不低于50%的比例安装充电设施电表箱,充电设施用电容量按不低于停车位20%的需求比例预留。地面访客停车位按100%的比例建设公用充电设施。 2.公共建筑。新建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库)按不低于停车位10%的比例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用电容量并安装电表箱。新建公共停车场(库)按不低于停车位10%的比例建设公用充电设施。 3.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干道。高速公路服务区公用充电设施覆盖率达100%,普通国、省干道沿线公路服务站公用充电设施覆盖率不低于30%。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按不低于小客车停车位10%的比例建设公用充电设施,有条件的按20%的比例建设公用充电设施。 4.乡村地区。每个中心镇公用充电设施不少于50个,每个中心村公用充电设施不少于8个,每个未来乡村公用充电设施不少于8个。每个4A级景区公用充电设施不少于5个,每个5A级景区公用充电设施不少于10个。 原文如下: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实施办法(修订)的通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实施办法(修订)》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11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杭州市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实施管理办法(修订)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以下简称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促进新能源电动汽车推广应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19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6〕127号)、《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浙江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浙发改能源〔2017〕5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要求,通过加强统筹规划、规范设施建设、提升运营管理、完善保障机制,逐步形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设施体系,打造安全便捷有序的运营环境,助推新能源电动汽车应用与发展。 二、适用范围 (一)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市域内充电设施的规划编制、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相关事宜。 (二)本办法所称的充电设施是指为新能源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各类充换电设施,包括充电设备、供电系统、配套设施等。充电设施按充电功率分为慢充桩与快充桩,慢充桩每枪功率不高于7千瓦,快充桩每枪功率不低于40千瓦。按照不同服务对象,充电设施可分为以下三类: 1.自用充电设施。即在个人自有车位(或有1年以上使用权的固定车位)上建设、专为特定个体用户车辆提供充电服务的充电设施,或在单位内部场所建设、专为本单位及其职工自备车辆提供充电服务的充电设施。自用充电设施原则上为慢充桩。 2.专用充电设施。即为公交、环卫、机场通勤、出租、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专用车辆提供充电服务的充电设施。 3.公用充电设施。即为非特定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经营性充电设施。公用充电设施原则上以快充桩为主。 专用和公用充电设施统称为公共充电设施。 三、配建规划 (一)规划编制。 市城乡建设部门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等部门依据全省充电设施规划,结合我市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实际,以布局合理、适度超前为原则,以区、县(市)为基本单元,以居住区、办公区、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为重点区域,编制本市公共充电设施布局规划,并衔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停车场(库)、电力、交通等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自用充电设施按配建指标建设。 区、县(市)城乡建设部门根据本市公共充电设施布局规划组织辖区内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二)配建指标。 1.居住小区。新建住宅按配建停车位100%的比例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电源线沟槽、套管或桥架等),人防区按停车位100%的比例安装充电设施电表箱、非人防区按不低于50%的比例安装充电设施电表箱,充电设施用电容量按不低于停车位20%的需求比例预留。地面访客停车位按100%的比例建设公用充电设施。 2.公共建筑。新建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库)按不低于停车位10%的比例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用电容量并安装电表箱。新建公共停车场(库)按不低于停车位10%的比例建设公用充电设施。 3.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干道。高速公路服务区公用充电设施覆盖率达100%,普通国、省干道沿线公路服务站公用充电设施覆盖率不低于30%。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按不低于小客车停车位10%的比例建设公用充电设施,有条件的按20%的比例建设公用充电设施。 4.乡村地区。每个中心镇公用充电设施不少于50个,每个中心村公用充电设施不少于8个,每个未来乡村公用充电设施不少于8个。每个4A级景区公用充电设施不少于5个,每个5A级景区公用充电设施不少于10个。 四、建设管理 (一)投资主体。鼓励个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投资建设充电设施,并拥有所有权。 (二)建设主体。自用充电设施由充电设施所有权人建设;公共充电设施由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建设。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开展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应满足浙发改能源〔2017〕52号文件相关要求。 (三)建设审批。 1.在本市开展公共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的企业,应及时将本企业基本情况告知市城乡建设部门。 2.本市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实行项目备案制,公共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应在项目开工建设前将项目基本信息及时报送区、县(市)城乡建设部门备案,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自用充电设施建设无需办理项目备案。 3.在既有建筑物、场地内加建充电设施的,视为设备安装,不另行办理规划和土地审批手续;结合新建项目同步建设充电设施的,纳入新建项目,按照基本建设流程进行审批;独立占地建设的,按照基本建设流程进行审批。…

蓝冠客服_国家电网公司各单位高效统筹电网发展任务 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季度工作会议部署,公司各单位高效统筹电网发展任务,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广大干部员工奋战电网建设一线,全力以赴建设特高压工程、区域电网优化、抽水蓄能电站等重点工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可靠电力保障。 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目前线路生产验收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设备调试。我们将加强调试运行期间线路安全巡查值守,确保工程顺利投运。”11月16日,在驻马店―武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河南段现场,国网河南送变电公司线路运维人员开展线路投运前的巡检工作,为工程带电调试、按期投产奠定基础。 驻马店―武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河南段起于1000千伏豫南换流变电站,线路总长度209.6千米,采用同塔双回架设,新建铁塔400余基,参建单位多、施工难度大,安全高效施工面临多重考验。 工程开工以来,国网河南电力精心策划、科学组织,着力优化施工方案和时序安排,加大人员和设备投入力度,严格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尽职履责,有效压降了现场作业风险。“我们针对三级及以上风险,采用‘三照一图’工作法。每天开工前,逐级审核站班会实时照片、现场安全控制措施照片等,确认无误才能开展作业。”国网河南建设分公司负责人朱汉伟说。 国网河南电力特高压部负责人李智敏介绍,驻马店―武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是华中“日”字形特高压交流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的配套工程,投运后能够优化华中区域电网网架结构,显著提升鄂豫断面省间电力交换能力,保障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高效稳定输电,助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我们持续贯彻公司基建专业‘六精四化’管理理念,优质高效抓好线路通道清理、工程交接验收及启动调试等工作,打造精品工程。”李智敏说。 11月15日上午,在位于福建漳州的1000千伏长泰特高压变电站内,3名施工人员站在缓缓升起的高空作业平台,进行500千伏引下线安装。该变电站是福州―厦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变电站内近500名施工人员同步开展一次设备安装收尾、二次电缆接线、继电保护设备调试、高压试验等工作,安全、优质、高效推动工程建设。 福州―厦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是提升福建电网北电南送能力的重点工程,于2022年3月开工建设,2023年9月13日全线贯通,计划12月投运。工程投运后,将进一步完善福建电网主网架结构,提升华东特高压交流主网架支撑能力,保障福建北部清洁电能外送和南部负荷中心受电,支撑闽粤联网工程运行。 国网福建电力落实公司“六精四化”示范工程建设方案,制订62条举措,打造公司经营区首个“六精四化”示范工程。该公司全过程推广应用机械化设备和智能化技术,在铁塔组立阶段全部采用落地抱杆、流动式起重机方式组塔;应用图像监控、微气象监测、导线微风振动监测等装置,为工程高质量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实施卫星普查、无人机详查和管控中心远程监控,打造“天空地一体化”环水保监管新模式。开工至今,该工程水土保持检测三色评价结论均为“绿色”。 今年以来,公司特高压工程参建队伍�哿ν�心,克服建设环境艰苦、工程技术创新性强、施工资源组织难、安全管控要求高等困难,顺利建成投运白鹤滩―浙江、酸刺沟电厂送出、红墩界电厂送出、北京东站扩建工程,扎实推进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陇东―山东、宁夏―湖南、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目前,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四川段已正式进入铁塔组立阶段;武汉―南昌1000千伏线路工程已完成双回架线142.308千米,计划12月底全线贯通,为服务电力保供、助推能源转型添动力。 区域电网结构进一步优化 “耐压试验班14人分为2组,共同协作对变电站全站设备进行耐压试验。”11月12日8时,在四川凉山州昭觉县月城Ⅱ500千伏开关站新建工程现场,国网四川送变电公司技术员杨琛剑和同事们紧张地准备对全站设备开展交流耐压试验。在完成工作布置后,他和试验班成员使用大直径防晕导线,将高原型串联谐振耐压设备与GIS线路出线套管连接起来,准备对500千伏GIS设备Ⅰ、Ⅱ母线进行耐压试验。 攀西电网优化工程包括建昌―叙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月城Ⅱ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光缆改造工程。工程投运后,将大幅增强攀西电网极端故障抵御能力,推动四川省内送电通道向清洁能源基地延伸,支撑攀西地区更大规模清洁能源开发和消纳,将攀西地区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攀西电网优化工程建设是对攀西500千伏电网实施的一场“外科手术”,工程建设环境差、时间跨度长、停电方案难、交叉跨越多、施工难度大。国网四川电力严格落实安全管控要求,针对工程建设难点,制订作业安全基础组织措施,督导项目部精准辨识各阶段、各作业危险点和风险点,推动工程高效有序实施。 在内蒙古赤峰巴林右旗草原,一座座铁塔矗立于金色的原野上。500千伏巴林―奈曼(金沙)―阜新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巴奈阜工程”)第4标段架线施工现场,张力机轰鸣,施工人员为展放导线做好准备。 巴奈阜工程于今年4月开工,线路全长720千米,起于赤峰500千伏巴林变电站,经通辽500千伏奈曼变电站,止于辽宁500千伏阜新变电站,计划2024年上半年全线投产。工程投运后,赤峰、通辽电网可直接联网,蒙东与辽宁电网交流联络线路将由8回增加至10回。这条绿电新动脉将把内蒙古的清洁电能源源不断送至东北地区,预计每年增送电量100亿千瓦时,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注入充足动力,为蒙东地区建设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赋动能 11月11日,重庆市綦江区中峰镇,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里一片忙碌:1号机组进入试运行,2号机组正在开展分部调试,3号、4号机组进入总装。 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是西南地区首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电站设计4台可逆式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电站投运后,将承担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可有效缓解西南电网调峰压力,提高清洁能源消纳能力,还可为“西电东送”主通道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为确保机组各项调试工作安全高效推进,电站秉持“全排查、零缺陷”工作原则,多次开展调试问题研讨临时会,协同各参建单位多点检测、悉心消缺,做到设备问题隐患全部清除,确保机组健康稳定进入投产试运行。 目前,蟠龙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通过45天的调试开始试运行,运行期间机组振动、摆度等关键数据均表现正常,试运行结束后正式投产发电。其余3台机组预计2024年6月底全部投产发电。 11月14日,位于新疆天山深处的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内,工作人员盯着屏幕上的一串串数据、一条条曲线,分析着发电机组运行情况。目前,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土建部分基本完工,1号机组正在试运行阶段,近期将正式投产发电。同时,2号机的分部调试和3、4号机组的机电设备安装也在紧张进行中。 阜康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援疆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新疆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合理安排,严格执行管住计划、管住队伍、管住人员、管住现场工作要求,针对基建施工、机电安装调试和生产运行风险叠加情况,深入开展项目现场反违章管理,全面加强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提升现场作业安全管控能力,确保首台机组顺利投产发电。 国家电网公司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有序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清洁能源消纳增添动能。今年以来,湖北通山、甘肃玉门、辽宁大雅河等一批抽水蓄能电站新开工建设,山东文登、河南天池、福建厦门等电站14台机组总容量425万千瓦建成投运。预计今年年底,重庆蟠龙、新疆阜康、辽宁清原3台机组将投产发电,装机容量9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