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蓝冠注册科技

蓝冠平台官网_全文!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3》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7月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2023》”),向全社会发布2022年中国电力行业基本数据,这是中电联连续第17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报告2023》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结合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的珍贵资料,全面、客观、准确反映中国电力行业发展与改革现状。 《报告2023》共14章,重点阐述了2022年电力消费与需求侧管理、电力生产与供需、电力投资与建设、电力市场建设、电力新业态、电力安全与可靠性、电力标准化、电力绿色发展、科技与数字化、电力企业发展与经营、国际电力发展与合作等情况,并展望了2023年及中长期电力发展。 报告指出,2022年,电力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保供电、促转型、强创新、谋改革,与时俱进推动电力高质量发展。一是综合施策确保电力供应安全,坚持政企协同联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力,有效缓解了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部分地区供电紧张局面,守牢了民生用电安全底线。二是牢牢把握碳达峰碳中和重大任务,深入推进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推动煤电与新能源优化组合,电力投资加快释放,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运,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深刻变革。三是发挥创新驱动效能,加快推进电力科技自立自强,在海上风电、新型储能、特高压输电等领域创造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推动电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四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总方向,建设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取得重要进展,市场交易规模加速扩大,绿电交易需求稳步增长,推动电力体制改革走深走实。五是积极开创电力国际合作新局面,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绿色电力合作,电力境外投资低碳化态势清晰显现,建立多个高端合作交流平台,推动我国在国际电力舞台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电力消费方面,2022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8636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6%,增速比上年回落6.7个百分点;全国人均用电量6116千瓦时/人,比上年增加217千瓦时/人。根据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统计,全国电网统调最高用电负荷12.9亿千瓦,比上年增长6.3%,增速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最大负荷增速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 在电力生产供应方面,截至2022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5673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0%,增速比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其中,并网风电3656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2%;并网太阳能发电3926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8.1%,新能源发电增势强劲。2022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8693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6%。其中煤电50792亿千瓦时,占全口径发电量的58.4%,煤电发挥了电力供应基础保障作用。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88万千米,比上年增长2.6%;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公用变电设备容量51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3.4%;全国跨区输电能力达到1881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3%。2022年,全国跨区送电量完成767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3%,电网输配电能力不断增强。 在电力供需方面,2022年2月,少数省份在部分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平衡偏紧;7、8月,全国有21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创新高,电力保供形势严峻,全国日最大错避峰负荷超过5000万千瓦;12月,少数省份电力供需形势较为紧张。国家高度重视并出台一系列能源电力保供措施,电力行业全面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能源电力保供要求,坚持政企协同联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力,通过提升机组顶峰发电能力、加强省间余缺互济、实施负荷侧管理等措施,有效缓解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部分地区供电紧张局面,守牢民生用电安全底线,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在电力投资与建设方面,2022年,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合计完成投资12470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全国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7464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5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电源投资加速释放,电网投资维持较高水平。2022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029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3%。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继续突破1亿千瓦,占全部新增发电装机比重62.5%。其中,太阳能发电882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1.7%,创历史新高,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5111万千瓦,占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的60%左右,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2022年,全国新增交流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60170千米,比上年增长15.7%,新增变电设备容量35320万千伏安,比上年增长4.9%,华中特高压网架加快构建,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建设,适应城乡负荷增长和新能源快速发展的220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持续推进,电网建设布局持续优化。 在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截至2022年底,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2754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4.0%,增速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占发电总装机容量比重49.7%,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2022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3144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6%,占总发电量比重36.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2022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供电标准煤耗300.7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1.0克/千瓦时;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厂用电率4.49%,比上年增加0.13个百分点;全国线损率4.82%,比上年降低0.43个百分点,电力能效指标持续向好。截至2022年底,全国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机组约10.5亿千瓦,占煤电总装机容量比重约94%。2022年,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824克/千瓦时,比2005年降低21.4%;全国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541克/千瓦时,比2005年降低36.9%。截至2022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行业)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30亿吨,累计成交额超过104.75亿元。其中,2022年合计成交量0.51亿吨,合计成交额超过28.1亿元,综合成交均价55.30元/吨。电力碳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全国碳市场建设扎实推进。 在电力市场建设方面,2022年,经过持续深化电力市场建设,已基本建成了“统一市场、协同运作”的电力市场基本架构,形成了衔接省间、省内,覆盖全国范围、全类型周期、不同交易品种的市场体系,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22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5254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9.0%,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0.8%,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根据《报告2023》预测, 2023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在6%左右,部分区域部分时段电力供需偏紧。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预计到2030年,我国电气化进程将进入中期转型阶段,带动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左右,工业、建筑、交通等终端用能部门电能替代不断加强。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预计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达到6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接近50%,非化石发电量增量占全社会用电量增量比重达到90%左右。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需求逐步攀升,随着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煤电逐步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电源多元化发展成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可靠保障。未来电力系统将呈现多种新型技术形态并存的格局,大电网将长期作为我国电网的基本形态,分布式微网将成为有效补充。 《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3》(简版) 2022年,电力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协同作战、攻坚克难,全力保供电、促转型、强创新、谋改革,与时俱进推动电力高质量发展新实践。综合施策确保电力供应安全,坚持政企协同联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力,有效缓解了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部分地区供电紧张局面,守牢了民生用电安全底线。牢牢把握碳达峰碳中和重大任务,深入推进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推动煤电与新能源优化组合,电力投资加快释放,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运,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深刻变革。发挥创新驱动效能,加快推进电力科技自立自强,在海上风电、新型储能、特高压输电等领域创造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推动电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坚持市场化改革总方向,建设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取得重要进展,市场交易规模加速扩大,绿电交易需求稳步增长,推动电力体制改革走深走实。积极开创电力国际合作新局面,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绿色电力合作,电力境外投资低碳化态势清晰显现,建立多个高端合作交流平台,推动我国在国际电力舞台的影响力不断提升。2022年恰逢中国有电140周年,电力行业弘扬“忠诚担当、求实创新、追求卓越、奉献光明”的电力精神,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发展之路,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一、电力消费 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最大负荷增速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2022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8636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6%,增速比上年回落6.7个百分点;全国人均用电量6116千瓦时/人,比上年增加217千瓦时/人。根据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统计,全国电网统调最高用电负荷12.9亿千瓦,比上年增长6.3%,增速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保持用电主体地位,用电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第一产业用电量1147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电量5699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6.0%,比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1486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7.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369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5.5%,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电能替代稳步有序推进。2022年,各地区统筹电气化发展与电力供应保障,匹配新增用电需求与电力供应能力,安排各类电能替代项目建设时序,全年完成替代电量684.3亿千瓦时,替代电量占用电增量比重22.7%。 二、电力生产供应 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8.0%,新能源发电增势强劲。截至2022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5673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0%,增速比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其中,水电4140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9%(抽水蓄能457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5.8%);火电13332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8%(煤电11243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气电1156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2%);核电555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3%;并网风电3656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2%;并网太阳能发电3926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8.1%。 发电量平稳增长,煤电发挥了电力供应基础保障作用,新能源成为我国新增发电量的主体。2022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8693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6%。其中,水电1351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9%,占全口径发电量的15.5%;火电5733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煤电占全口径发电量的58.4%;核电417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占全口径发电量的4.8%;并网风电7624亿千瓦时,受海上风电发电增长较快的影响,比上年增长16.3%,占全口径发电量的8.8%;并网太阳能发电427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0.8%,占全口径发电量的4.9%。 电网输配电能力不断增强。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88万千米,比上年增长2.6%;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公用变电设备容量51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3.4%;全国跨区输电能力达到1881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3%。2022年,全国跨区送电量完成767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3%。 三、电力供需 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综合施策确保电力供应安全。2022年2月,少数省份在部分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平衡偏紧;7、8月,全国有21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创新高,电力保供形势严峻,全国日最大错避峰负荷超过5000万千瓦;12月,少数省份电力供需形势较为紧张。分区域看,华北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东北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有余;华东区域夏季电力供需形势紧张,浙江、江苏、安徽、上海部分时段采取负荷管理措施;华中区域夏季电力供需形势紧张,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河南、江西部分时段采取负荷管理措施,其中四川供需形势尤为严峻;西北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南方区域夏季和冬季电力供需形势紧张,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在夏季启动多轮次电力需求响应,贵州、云南在冬季部分时段采取负荷管理措施。国家高度重视并出台一系列能源电力保供措施,电力行业全面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能源电力保供要求,坚持政企协同联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力,通过提升机组顶峰发电能力、加强省间余缺互济、实施负荷侧管理等措施,有效缓解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部分地区供电紧张局面,守牢民生用电安全底线,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四、电力投资与建设 电源投资加速释放,电网投资维持较高水平。2022年,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合计完成投资12470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全国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7464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水电投资872亿元,比上年下降25.7%,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金沙江下游水电基地全面建成,拉高了去年同期对比基数,导致水电投资下降;火电投资895亿元,比上年增长26.4%;核电785亿元,比上年增长45.7%;风电投资2011亿元,比上年下降22.3%,中央财政补贴取消带动海上风电逐步转向市场化竞配、平价上网的新发展阶段,短期内对产业投资产生抑制作用,导致风电投资下降;太阳能发电投资2865亿元,比上年增长232.7%。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5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直流工程投资316亿元,比上年下降17.0%;交流工程投资4505亿元,比上年增长3.7%,占电网总投资的90.0%。 新能源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2022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029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3%。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继续突破1亿千瓦,占全部新增发电装机比重62.5%。分电源类型看,水电2371万千瓦(抽水蓄能88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火电4568万千瓦(煤电2920万千瓦,气电649万千瓦),比上年下降7.5%;核电228万千瓦,比上年下降32.9%;风电3861万千瓦,比上年下降19.0%,新增风电装机以集中式风电为绝对主体,主要集中在风资源条件良好的华北、西北和东南沿海地区;太阳能发电882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1.7%,创历史新高,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5111万千瓦,占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的60%左右,新增户用光伏发电装机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电网建设布局持续优化。2022年,全国新增交流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60170千米,比上年增长15.7%,新增变电设备容量35320万千伏安,比上年增长4.9%,华中特高压网架加快构建,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建设,适应城乡负荷增长和新能源快速发展的220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持续推进;全国新投产直流输电线路2223千米,新投产换流容量1800万千瓦,分别比上年下降21.7%和43.8%,建成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五、电力绿色低碳转型 电源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加快。截至2022年底,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2754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4.0%,增速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占发电总装机容量比重49.7%,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煤电占发电总装机容量比重43.8%,比上年降低2.9个百分点。2022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3144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6%,占总发电量比重36.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煤电占总发电量比重比上年降低1.6个百分点。 电力能效指标持续向好,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进一步提升。2022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供电标准煤耗300.7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1.0克/千瓦时;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厂用电率4.49%,比上年增加0.13个百分点;全国线损率4.82%,比上年降低0.43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底,全国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机组约10.5亿千瓦,占煤电总装机容量比重约94%。2022年,全国电力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9.9万、47.6万、76.2万吨,分别比上年降低19.4%、13.0%、11.6%;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为17毫克/千瓦时、83毫克/千瓦时、133毫克/千瓦时。 电力碳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全国碳市场建设扎实推进。2022年,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824克/千瓦时,比2005年降低21.4%;全国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541克/千瓦时,比2005年降低36.9%。以2005年为基准年,从2006年到2022年,电力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47.3亿吨。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降低供电煤耗、降低线损率减排贡献率分别达到57.3%、40.5%、2.2%。截至2022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行业)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30亿吨,累计成交额超过104.75亿元。其中,2022年合计成交量0.51亿吨,合计成交额超过28.1亿元,综合成交均价55.30元/吨。 电力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型储能发展在政策体系构建、技术装备研发、示范项目建设、商业模式探索等领域持续推进,截至2022年底,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19家企业成员单位累计投运电化学储能电站472座、总功率689万千瓦、总能量140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6.8%。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进入规模化发展、商业化应用阶段,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突破1000万辆,截至2022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521万台、达到2021年的近两倍。多能供应、能效提升、增值服务等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融合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涌现出能源托管、区域能源运营等新商业模式。 六、电力科技创新与数字化 电源、电网、储能协同创新取得新突破。2022年,在新能源领域,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率先号”下线,揭阳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全球商用最大单机容量11兆瓦风电机组实现并网发电。在新型储能领域,世界首座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投产。在电网领域,高端输变电装备、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电力系统分析与保护技术、新能源发电主动支撑技术、国产电力芯片技术、超导输电技术等领域取得系列重大创新成果;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世界最大规模的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群――青豫直流特高压工程一期配套电源点21台50兆乏分布式调相机项目全部并网投运。2022年,电力行业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6项,电力创新奖(技术类)174项,获得电力科学技术奖139项。 电力数字化发展持续推进。2022年,电力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攻关,推动电力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电力全业务、各环节深度融合。2022年,电力行业主要电力企业数字化投入为373.3亿元,比上年增长22.3%。电力数字化领域的专利数量、软件著作数量、获奖数分别为2872项、38794项、4971项。 七、电力市场建设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22年,已基本建成了“统一市场、协同运作”的电力市场基本架构,形成了衔接省间、省内,覆盖全国范围、全类型周期、不同交易品种的市场体系。中长期市场启动连续运营,稳定市场预期的基础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各省中长期交易电量同比持续增长,占总交易电量的比重维持在90%以上,成交价格基本稳定在基准电价上浮8-20%之间;现货市场建设稳步推进,首批8个电力现货试点均已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第二批6个试点也陆续开展了模拟试运行,初步建立反映实时电力供需的价格机制;辅助服务市场逐步完善,全国各电网区域实现辅助服务市场全覆盖,普遍建设运行了区域内调峰辅助服务市场,部分区域开展了区域备用辅助服务市场。绿电交易需求稳步增长,绿电交易规范有序开展。 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0.8%,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22年,煤电机组计划全面放开,工商业用户通过直接从市场购电或由电网公司代理购电方式全部进入市场,带动电力市场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5254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9.0%,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0.8%,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其中,省内市场交易电量合计为4218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7.1%;省间市场交易电量(中长期和现货)合计为1036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7.5%;全国燃煤发电机组市场平均交易价格达到0.449元/千瓦时,较全国平均基准电价上浮约18.3%。截至2022年底,在电力交易机构注册的市场主体数量61万家,比上年增长30.6%。 八、电力企业经营 电力企业经营逐步恢复向好。截至2022年底,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内蒙古电力三家电网企业资产总额合计6.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五大发电集团资产总额合计6.8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2022年,三家电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合计4.3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6.5%,比上年降低0.4个百分点;五大发电集团电力业务收入1.5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蓝冠网址_浙江宁波鄞州区:巩固发展电动机、微特电机、电力电子元器件和其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6月20日,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鄞州区关于大力实施“224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根据省市产业发展最新要求,进一步迭代完善原有产业,谋划打造以数字产业、高端装备为引领,以智能家电与现代家居、新型功能材料为支柱,以关键基础件、新能源、时尚纺织服装、现代健康为支持,以一批新兴和未来产业为新增长极的“224X”千百亿级产业集群体系。 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在通用装备、专用装备、汽车、电气机械与器材等重点领域,聚焦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装备等重点细分行业集群,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整机与零部件协同创新。力争到2027年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0亿元。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三电”、智能网联核心零部件、动力系统等关键核心高端零部件,研究突破车规级芯片、“三电”系统、动力电池材料等关键技术,继续做大做强汽车动力总成、汽车底盘、车身及附件等优势类别,形成完整的“研发-零部件-整车-检测”产业体系。在潘火―中河片区、五乡片区结合中车产业基地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在鄞州经济开发区、明州经济开发区、云龙―横溪片区重点布局零部件制造。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装备。巩固发展电动机、微特电机、电力电子元器件和其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重点发展锂离子电池材料和环保设备制造,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依托鄞州经济开发区,打造绿色制造示范区。 原文如下: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鄞州区关于大力实施“224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 《鄞州区关于大力实施“224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27年)》已经区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 2023年6月15日 鄞州区关于大力实施“224X”先进制造业集群 培育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 (2023―2027年) 为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根据《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和市委市政府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统一安排,鄞州区以加快高质量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首善之区为目标,大力实施“224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助推鄞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贯彻落实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市“361 ”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部署要求,以省市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为主牵引,以培育“224X”千百亿级产业集群为主方向,实施一流企业培育、有效投资倍增、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空间重塑、营商环境优化五大工程;以全域产业空间整治提升为突破口,打好“腾笼换鸟、凤凰涅��”攻坚战,实现制造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提标扩面,奋力把鄞州区打造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示范区。 到2027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稳定,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达到200万元/亩,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到43万元/亩,规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9万元/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250亿元,累计工业投资超500亿元,两化融合指数达到127%,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达到3.7%,累计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达到26家,累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00家。 二、产业体系 根据省市产业发展最新要求,进一步迭代完善原有产业,谋划打造以数字产业、高端装备为引领,以智能家电与现代家居、新型功能材料为支柱,以关键基础件、新能源、时尚纺织服装、现代健康为支持,以一批新兴和未来产业为新增长极的“224X”千百亿级产业集群体系。 (一)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1.数字产业集群。围绕计算机与通讯设备、电子信息机电、专用电子设备、智能终端、软件信息服务业、数字贸易等领域,聚焦发展集成电路、电子材料、软件与互联网等重点细分行业集群,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进整机、关键元器件与关键技术融合。力争到2027年数字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000亿元。 ――集成电路。继续打造鄞州区集成电路设计和装备高地,夯实集成电路材料国内优势地位,重点招引集成电路芯片和模组设计、装备、半导体材料和光电器件等项目,在首南片区重点布局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在明州经济开发区和潘火―中河片区重点布局光电产业和半导体材料产业,在云龙―横溪片区重点布局集成电路装备、分立器件企业,在鄞州经济开发区布局集成电路制造和封测产业。 ――电子材料。巩固提升在高纯金属材料、磁性材料的竞争优势,发展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电子陶瓷材料、电池材料等关键基础材料,拓展电子材料领域的国内外合作,打造国际领先的电子材料产业高地。重点在鄞州经济开发区和云龙―横溪片区布局。 ――软件与互联网。在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创新迭代升级,依托南部商务区、东部新城优势楼宇资源,打造行业应用软件集聚区,高起点建设甬江软件园,面向人工智能、未来网络、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强化项目招引。 2.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在通用装备、专用装备、汽车、电气机械与器材等重点领域,聚焦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装备等重点细分行业集群,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整机与零部件协同创新。力争到2027年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0亿元。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三电”、智能网联核心零部件、动力系统等关键核心高端零部件,研究突破车规级芯片、“三电”系统、动力电池材料等关键技术,继续做大做强汽车动力总成、汽车底盘、车身及附件等优势类别,形成完整的“研发-零部件-整车-检测”产业体系。在潘火―中河片区、五乡片区结合中车产业基地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在鄞州经济开发区、明州经济开发区、云龙―横溪片区重点布局零部件制造。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装备。巩固发展电动机、微特电机、电力电子元器件和其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重点发展锂离子电池材料和环保设备制造,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依托鄞州经济开发区,打造绿色制造示范区。 (二)两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 1.智能家电与现代家居产业集群。推进智能家电与现代家居企业同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强创新设计、生产制造、品牌建设的全链条培育,推动行业智能化、品牌化、时尚化发展。重点在明州经济开发区布局,力争到2027年智能家电与现代家居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亿元。 2.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扩大金属材料、稀土磁性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和工程陶瓷材料应用,聚焦发展稀土磁性材料、高端金属合金材料等重点细分行业集群,推动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向下游延伸,布局前沿领域,围绕智能材料、3D 技术材料、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做好前沿新材料领域布局,力争实现重大原创性突破。力争到2027年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亿元。 ――高端金属合金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高精度、高洁净环保、超耐磨、耐腐蚀等新型有色黑色金属合金材料,补足高端有色金属合金特别是汽车轻量化所需铝合金产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超高纯有色金属以及前沿新型功能金属材料。重点在明州经济开发区、云龙―横溪片区以及鄞州经济开发区等集聚区布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金属合金材料产业集群。 ――稀土磁性材料。巩固提升稀土永磁制造产业整体优势,发展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高速永磁电机、高端电感器件等关键细分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向下游延伸,研发伺服电机及伺服驱动器相关产品,深化终端应用市场带动效应,打造“永磁材料―永磁电机―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产业链。重点在明州经济开发区和鄞州经济开发区布局,建设国内一流稀土磁性材料产业集群。 (三)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1.关键基础件产业集群。围绕密封件、铸锻件、粉末冶金件等传统优势领域,聚焦高强度高性能紧固件、大尺寸高精度铸锻件等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在明州经济开发区、环东钱湖产业社区(东钱湖、东吴),发展高精度汽车粉末冶金零件、高强度粉末冶金件、精密减压铸锻件、风电用特种锻铸件等关键基础件。力 争到2027年关键基础件产值突破250亿元。 2.新能源产业集群。围绕光伏、风电、智慧电网、储能、氢能等新能源装备领域,聚焦发展智能光伏、电池及储能等细分行业集群,推动研发、制造、应用一体化发展。以鄞州经济开发区、明州经济开发区为中心,力争到2027年新能源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35亿元。 3.时尚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专注发展时尚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纺织品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强创意设计、数字化改造和品牌营销环节,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端化、品牌化、时尚化、绿色化发展。力争到2027年时尚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产值保持在135亿元。…

蓝冠平台官网_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组织召开“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成本补偿机制研究”课题座谈会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3月23日,价格成本调查中心组织召开“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成本补偿机制研究”课题座谈会,就课题已取得研究成果进行研讨。中心主任黄汉权同志指出,储能产业发展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打通储能发展中的堵点和卡点,建立完善储能成本补偿机制,不仅能够为储能的发展保驾护航,也对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与会代表对课题研究必要性、紧迫性和研究成果超前性、完整性、创新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改进完善课题研究的意见建议。课题组对参会企业给与课题研究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将认真吸收相关意见建议,对研究报告进一步完善。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华能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中盐华能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恒流储能电站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科润谷智慧能源科技(佛山)有限公司、烟台卓越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有关代表参会。 中心成本监审三处、成本监审一处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 原标题:价格成本调查中心组织召开“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成本补偿机制研究”课题座谈会

蓝冠网址_江西:吉安东(庐陵)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投运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3月29日下午,江西省重点电网建设项目――江西吉安东(庐陵)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投产。 工程变电站建设1000兆伏安变压器1台,500千伏出线2回,220千伏出线6回;线路工程新建铁塔438基,路径全长186.8km,途经吉安、抚州两市,是2023年江西500千伏等级电网基建年内首开之作,较国网公司投运节点提前3个月完成。 据悉,该工程也是江西今年投资最大的500千伏电压等级电网基建项目,也是江西省首个500千伏现代智慧标杆工地。

蓝冠_吉林:采取“揭榜挂帅”机制 解决光电领域急需的重大技术需求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3月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意见。 意见明确,支持关键技术攻关。采取“揭榜挂帅”机制,解决光电领域急需的重大技术需求。集聚优质创新资源,组织实施核心光电子器件和高端芯片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攻克半导体激光雷达、面发射激光器、忆阻器等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实施一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提升一批优势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引领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意见提出,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扶持“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示范园区建设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建设。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对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原文如下: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支持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意见 吉政办发〔2023〕10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驻吉中直有关部门、单位: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我省培育工业经济新动能,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重要力量。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塑造发展新优势,依托我省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基础,进一步抢抓国产化替代新机遇,紧盯智能应用场景新需求,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高端化、规模化、融合化发展,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1.支持关键技术攻关。采取“揭榜挂帅”机制,解决光电领域急需的重大技术需求。集聚优质创新资源,组织实施核心光电子器件和高端芯片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攻克半导体激光雷达、面发射激光器、忆阻器等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实施一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提升一批优势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引领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责任单位:省科技厅) 2.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实施吉林省企业R&D投入引导计划,对符合条件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按其研发费用投入增量及存量,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补助支持。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对新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通过现有专项资金额度给予支持。(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3.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吉林省科技大市场,建立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库,面向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征集一批技术成果转移目录,面向企业征集一批技术研发需求目录,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对列入省年度科技发展计划的企校(科研单位)合作研发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技术开发或技术转让合同并实施转化,按实际发生技术交易合同额的一定比例,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补助。(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 4.支持新产品推广应用。鼓励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加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关键零部件和重点新材料的创新研发投入。对纳入《吉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关键零部件和重点新材料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并符合条件的给予奖励和保险补偿。(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二、加强企业梯度培育 5.鼓励企业壮大规模。对年产值(主营收入)首次超过1亿元、5亿元、10亿元以上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在现有专项资金额度内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和100万元一次性奖励。(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 6.扶持企业做优做强。对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首次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通过现有专项资金给予支持。(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 三、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7.加大技术改造支持。对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投资超过500万元,符合条件的给予省级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鼓励各地区加大对技术改造项目的扶持力度。(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及各市〔州〕政府) 8.实施贴息补助。自2023年起连续3年,对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实施转型升级类项目的当年新增银行贷款,按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比例,通过现有专项资金给予贴息支持,贴息额度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 9.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扶持“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示范园区建设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建设。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对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 四、加大投资融资支持 10.强化社会资本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助力产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重大项目落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企业引进与培育、产业园区及产业集群建设等领域给予支持。(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国资委) 11.强化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加大电子信息制造业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通过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方式进行支持。对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企业,按规定在贷款利息、专利评估、专利保险等费用上给予一定资金补助。(责任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吉林银保监局、省市场监管厅、省财政厅) 12.支持企业上市。对符合条件的总部和主营业务均在吉林省的“腾飞类”企业,在沪、深、京交易所成功上市的,给予1000万元奖励;在境外成功上市的,给予1000万元奖励。对符合条件的“借壳”或“买壳”省外上市公司并将注册地和纳税地迁入吉林省的企业,给予100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财政厅、吉林证监局) 五、建立人才留引机制 13.支持柔性引才。鼓励用人单位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用人单位阶段性聘用的域外高层次人才及团队视同全职在吉工作,符合条件的相应层次人才在吉期间可享受“吉享卡”“吉健卡”服务项目。(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14.赋予园区、企业自主职称评审权。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园区以及区内专业技术人员密集的重点企业、龙头企业、重点产业项目组等可申请自行组建职称评审委员会,自主开展职称评审,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15.加强人才培养。发挥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及协作体作用,创新高校与重点企业协作育人机制。按照企业用人需求,采取企业委托等多种方式开展联合培养和实习实训,企业提供产业实习实训基地,由高校统筹使用现有资金对现代产业学院给予必要支持。(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财政厅) 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6.创新招商引资模式。通过项目投资、资源共享、投资办厂、知识产权入股、建立研发中心等多种投资合作形式,与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鼓励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吉商回乡。发挥吉浙等对口合作优势,吸引浙江等地重大项目落地。(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 17.开展精准靶向招商。编制产业招商地图,明确重点招商企业名录,引进电子信息制造业重大产业化项目及配套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市县结合财力状况自主出台招商引资政策,对新引进项目的投资方和引进方,可按照项目实际投资额给予奖励,对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可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给予奖励。(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及各市、县级政府) 七、强化保障措施 18.加强组织领导。注重部门协同,建立跨部门联合支持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发展工作机制,定期针对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协商;强化省市联动,建立上下协同的发展体系。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本《意见》要求和责任分工,细化具体工作措施,共同促进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发展。(责任单位:省直相关部门、各市〔州〕政府) 19.成立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发展联盟。组织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咨询机构等相关单位成立吉林省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发展联盟。整合产业资源,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通。加强产业对接,创新合作模式,畅通供应链,培育产业生态,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整体竞争力。(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服务企业月”“企业家日”等活动契机,开展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服务工作。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大科研成果等宣传推广。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增强企业家的荣誉感、使命感和归属感,不断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激情,引导形成社会广泛关注、共同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3月2日

蓝冠注册_国网吉林电力董事长 王志伟:积极服务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今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时明确,将加快构建以“清洁型电源、友好型电网、灵活型负荷、主动型储能”为主体的吉林特色新型电力系统,积极服务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随着吉林省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新能源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和电力电子化特征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电网发展格局和功能形态发生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电网企业应如何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推动吉林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对此,中能传媒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志伟。 中能传媒:您今年建议的关注点是? 王志伟:我的建议一是聚焦推动吉林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二是提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电力管理创新奖”。 首先,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命脉,能源安全事关全局,能源转型势在必行。吉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吉林风光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新能源,提出到2025年达到3000万千瓦、2030年达到6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并相继印发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文件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对深化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培育打造“六新产业”新动能,加快实现吉林振兴突破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消纳空间不足、运行控制困难、调节能力有限也制约着吉林省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因此,从多方面着手破解难题,保障省内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其次,就设立“电力管理创新奖”这一建议,我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新时代10年来,电力行业不断创新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通过强化管理创新重塑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流程,有助于持续提升新型电力系统运转效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能传媒:吉林省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方面有何瓶颈?您有何具体建议? 王志伟:我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省内负荷发展缓慢,本地消纳能力有限。吉林省本地用电负荷增长缓慢,外送能力相对有限,省内新增装机规模远超本地消纳能力。二是供需形势持续紧张,电力保供难度加大。吉林省稳定电源发展缓慢,预计到“十四五”末,全省最大负荷1900万千瓦,常规电源最大发电能力仅1700万千瓦,稳定电源“缺装机”问题凸显。三是各级规划缺乏链接,电网建设面临较大压力。国土空间规划、电源发展规划与电网建设规划之间缺乏科学统筹和有效衔接,导致电网建设跟不上新能源发展步伐,难以满足新能源企业迫切并网需求。 在此背景下,我建议,一是引导科学有序发展。做好各类规划统筹链接,滚动开展新能源消纳能力测算,合理确定新能源发展目标和发展时序,引导新能源科学有序发展,避免再次出现风电红色预警。 二是加大电网建设支持力度。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流程,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持续推动省内骨干网架和新能源送出工程建设;加强新型电力系统研究,支撑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消纳需要。 三是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应发挥好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煤电基础保障和兜底作用、各类电源和储能有效支撑作用、负荷侧资源灵活调节作用,推动各方落实责任,凝聚保供合力,共同保障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坚决守住大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底线。 四是提高系统调节能力。大力推动稳定电源特别是大型煤电、燃气机组尽快建设,推动优化电源结构,切实提高顶峰出力能力,并全面推动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加快推动大型共享储能电站建设,提高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场景下系统稳定运行能力。 五是提升负荷调控能力。出台灵活的需求侧响应机制,加快建设省级大规模可控负荷协调调控平台,推动可中断、可调节多元负荷资源参与需求响应,聚合储能装置、电采暖、电动汽车等调节资源参与电网调控,实现源荷协调互动、优势互补。 中能传媒:您认为应如何推行设立“电力管理创新奖”? 王志伟:首先,电力管理创新是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必由之路。实现“双碳”目标,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统一的全国电力市场,规划建设以电为中心的新型能源体系,必将催生大量新业态、新模式,电力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流程必将重塑,只有大力强化电力企业实现创新突破,才能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其次,电力管理创新是服务社会经济的融合剂和加速剂。随着全社会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电力系统与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领域跨界融合发展越来越深入,迫切需要电力企业通过管理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质增效。最后,强化电力管理创新的典型示范推广作用是助力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高度重视管理创新,在数字化建设、节能降碳等各方面取得许多好经验、好成果。开展行业管理创新成果的交流,加强企业间互相借鉴,将极大地推动成果价值提升,显著增强电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此背景下,我认为首先应由相关部门设立“电力管理创新奖”,奖励在全国电力管理创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成果应用广泛的团队和个人,全面激发能源电力企业及从业者的内生动力。 其次,应打造行业管理创新成果交流共享平台,加强成果分享应用、宣传推广,提升能源电力企业及全产业链整体管理水平,助力我国能源电力企业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集群。 最后,建议全力打造由国内外具有知名影响力、权威性的专家学者、能源电力领域优秀代表组成的高端管理创新智库团队,广泛参与电力领域管理技术前端研究,为我国电力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坚强智力支撑。 原标题:两会访谈|王志伟:积极服务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四川雅州新区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特高压、超高压交直流一次和二次设备、电缆制造等领域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雅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雅州新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 《规划》指出,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立足雅安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能源优势,延续“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试点”政策,瞄准氢能源等潜力方向,拓展延伸清洁能源产业链,重点发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生产、存储、运输、应用装备及零部件、元器件制造产业,壮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争取打造国家清洁能源配套产业示范基地。 协同发展水风光电配套产业。深入推进水力、风力和光热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联动汉源、石棉、宝兴等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大力布局水电、风电发电、太阳能生产装备及零部件制造等产业。水电领域重点发展上游水轮机、水轮发电机、水轮机调速器、电器设备等细分领域,拓展高效节能的水力发电核心设备市场。风电领域瞄准风电核心设备及零部件,包括原动力设备、风力发电机、风轮叶片、主轴轴承、齿轮箱、变流器及风能检测与应用装备等细分领域。太阳能领域协同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光伏组件、逆变器、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设备等细分领域,进一步完善全市光伏发电产业布局,提升市场竞争力。 大力布局氢能产业。依托周边丰富的水电资源和市场需求,围绕制氢、氢储存、氢运输、加氢、集成应用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全面布局氢能产业,打造绿氢基地。发挥雅安电力优势,重点发展电解水制氢装备、化工副产品纯化制氢装备、可再生能源绿色制氢装备,积极发展高压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和复合储氢等储氢装备制造,引进和培育氢气控制柜、高压氢燃料加注设备、加氢反应器、加氢设备电磁阀、加氢机配件等制造。大力推进加氢储氢核心部件、运输装置及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围绕成渝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布局氢燃料电池领域,包括电控系统、电堆核心组件等,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平台建设,降低成本,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氢能产业与汽车产业、先进材料产业联动发展。 扩大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围绕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环节,加快智能电网产业布局。聚焦智能输电环节,重点发展特高压、超高压交直流一次和二次设备、电缆制造等领域;聚焦围绕智能变电环节,重点发展智能变压器、光电式互感器等智能电力控制设备以及电子电力基础元器件制造等领域;聚焦配电环节,重点发展智能电网配电相关设备、配电自动遥感和检测系统等领域;聚焦用电环节,重点发展智能电表、储能设备、充电装置等领域。依托雅州新区数字产业基础,系统构建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实时调度管理。积极与成都科技机构开展合作,争取智能电网创新中心布局雅州新区,聚焦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储能设备、充电装置等核心技术,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清洁能源产业重点项目包括:年产15000吨氢气项目、雅安至草坝第二回220千伏线路工程、雅安数据中心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雅安园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雅安名山园区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配套工程、雅安名山双墙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雅安名山太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雅安名山百丈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雅安名山飞地园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雅安名山双墙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配套工程、雅安名山太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配套工程、雅安名山百丈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配套工程、雅安名山飞地园区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配套工程等。 《规划》指出,创新发展先进材料产业。 落实“双碳”战略,做强先进材料等绿色低碳主导产业。聚焦先进材料产业链中游环节,优选新型能源材料、绿色建材、精细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四大领域,重点发力建设千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新型能源材料。依托锂电材料等新兴能源材料上游产业优势,以雅化锂业、厦钨新能等龙头企业为引领,联动推进新能源材料产业,推进锂电材料产业补链强链发展。强化产业空间保障,支持雅州新区引进发展正极材料、基础锂盐产业,巩固优势基础,壮大正极材料、基础锂盐产业规模。加快引进布局电解液、隔膜、铝塑膜、铝箔/铜箔及电池组装等细分环节,完善“锂矿―高端锂盐―锂电材料―锂电池―回收”的全链条锂电材料产业体系。顺应发展趋势,积极培育钠离子电池材料、钒电池。材料等新方向。 突出发展绿色建材。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与川藏铁路建设契机,推动绿色建材产业提质扩容。支持现有建材企业技术升级,提升产品质量,与时俱进推动产品创新,瞄准重大基础设施、绿色节能建筑等领域,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优化利用本地芒硝矿资源,对残料石膏进行精深加工,发展绿色建材纸面石膏板。依托周边碳酸钙资源,发展石木塑环保材料及制品。因地制宜发展竹缠绕复合材料等新型环保低碳材料,联动天全建设竹缠绕管道、管廊产业化示范项目,打造省级乃至国家级竹缠绕复合材料产业基地。突破发展玻纤复合材料,拓展玻璃纤维等新领域。强化绿色建材推广,组织绿色建材新产品、新设计展示与应用试点示范。鼓励模式创新,引导支持重点企业优先试点,由单纯提供材料向提供研发设计、采购物流、建设维护、技术支持等一体化服务转变。 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结合地方发展基础,壮大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规模,依托经开区先进材料产业功能片区,延链布局精细化工制品、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产业。立足资源能源基础,重点发展制氢绿色化学品、植物活性物精细化学品、生物油脂及衍生精细化工品、芳香馥精细化工品等细分领域产业。推动现状产业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发展特种橡胶、工程塑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联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布局C5/C9碳复合材料、高性能增强纤维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含碱聚合物新材料等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加快精细化工行业技术改造与技术研发攻关,提高产品配方、催化剂及工艺装置设计研发水平,丰富高质量产品品类,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协同发展电子信息材料。围绕成渝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经开区现有化成箔电子材料产业品质规模,大力引进布局电子封装材料、电子导热材料、晶硅材料(单晶硅、有机硅、多晶硅)、磁性材料、光电子材料、电子专用金属材料等产业链,扩大在电脑、彩电、空调、智能手机等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前瞻布局氮化镓、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引入科研技术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加快对接行业领军企业与人才,推动重点项目落地,抢占发展先机。

蓝冠_关注|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能源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对统筹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新型能源体系是在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基础上,顺应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的能源发展高级形态。新型能源体系是以非化石能源为供能主体,以低碳零碳利用的化石能源为必要的结构性支撑,以智能高效能源互联网为枢纽平台,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为支撑,融合应用先进能源技术与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依托统一现代能源市场优化配置能源资源,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广泛形成能源绿色生产消费方式,实现更高水平的能源供需动态平衡,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协调互济,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能源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持续彰显,高质量、渐进式、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本质上,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过程,是一个能源由传统的、不可再生的且分布不均的化石能源供给为主,逐步向新型的、可再生的、广泛存在的清洁能源供给为主的转变过程;是一个由自然资源禀赋依赖为主,向科学技术依赖为主的转变过程。 系统认识规划建设 新型能源体系 的重要意义 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确保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的内在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保障能源安全是基本前提。近年来,我国能源行业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能源供需总体平衡。同时,世界主要大国围绕能源资源供应、能源战略通道、国际能源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当前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分别达到72%、42%左右,能源安全韧性仍显不足。在能源供应侧持续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在消费侧持续提升电气化水平,实现以电能为主、电热冷气氢等多异质能源耦合、各种能源子系统之间协调规划、优化运行、源荷互动、协同管理、交互响应和互补互济,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基本途径,也是对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举措。能源活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1年底,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56.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6.6%,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同时,相比于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碳排放已经达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50~70年过渡期,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体量大,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实现“双碳”目标,需要能源“产供储销用”全环节更好适应新形势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新型能源体系推动形成非化石能源既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建设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实现能源领域深度脱碳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任务。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大幅提升能源产业链先进性和自主可控能力。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三代核电、清洁高效煤电、煤炭深加工、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主流储能产业发展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全球能源产业链布局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纷纷推动先进能源产业链回流,我国能源领域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偏少,新型能源体系催生能源新技术、新业态,拓宽现代能源产业范围,涵盖可再生能源、核能、化石能源、能源数字化智慧化等既有产业,以及新型储能、绿色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新兴产业,打造产业级生态,促进高效投资,将带动研发试验、设计施工、设备制造、绿色金融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深入研究新型能源体系 的特征趋势和发展阶段 新型能源体系特征趋势 新型能源体系总体呈现低碳化、电气化、市场化、智慧化的特征趋势。 能源生产供应有序低碳化。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需要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化石能源逐步实现清洁高效低碳零碳利用,打造多元清洁能源供应系统。能源“产供储销用”各环节灵活性资源合理配置,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入推进,更好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能源电力消费需求。支撑我国2050~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80%,新能源电量渗透率超过50%。 终端能源消费逐步电气化。用能行业与能源电力行业协调发展,清洁电能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深入实施,带动工业、建筑、交通部门和农业农村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电能逐步成为终端能源消费的主体,支持实现产业发展与居民生活用能低碳高效转型。支撑我国2050~206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70%,人均生活用电量超过2500千瓦时/人。 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市场化。涵盖中长期交易、电力现货、电力辅助服务和绿电交易的统一电力市场全面形成,多元发用电主体全面参与电力交易。电力市场、各类煤炭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用能权交易市场、绿证交易市场之间有效衔接,形成激发生产、绿色低碳、惠及民生的可靠能源电力供应。支撑构建全国统一现代能源市场体系,捋顺能源价格机制,实现能源资源配置全局最优。 能源电力系统高度智慧化。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智能高效能源互联网逐步发展成形,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蓬勃发展,能源流、电力流与数据流、信息流深入融合,促进能源电力供需交互响应水平大幅提升,多能耦合集成优化的综合能源系统灵活高效运行。支撑补强现代能源产业链,构建智慧能源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形态迭代演进。 新型能源体系发展阶段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将迎来一场战略性、系统性、全局性的变革。随着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换,现有能源消费特性、能源供给结构、能源技术形态、能源体制机制、能源国际合作模式都将发生深刻变化,需要循序渐进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2035年、2050年、2060年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目标时间节点,谋划“三步走”发展路径,科学规划、分步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成长转型期(当前至2035年)。新型能源体系框架建立。能源碳排放度过峰值平台期,进入稳步下降阶段。能源电力“产供储销用”体系基本建成,新增能源需求全部依靠清洁能源满足,可再生能源替代稳步推进,化石能源的托底保障作用凸显,能源互联网发展日臻成熟,综合能效水平大幅提升,统一现代能源市场体系基本建立,高水平能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充分显现。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8%。 成形繁荣期(2035~2050年)。新型能源体系基本建成。能源碳排放快速下降,能源消费总量达峰、稳中有降,电力消费进入饱和增长阶段,能源电力供需保持高水平动态平衡,能源互联网平台全面建成,绿色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广泛形成,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水平快速提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大前沿技术实现突破和规模化应用,现代化能源产业链自主可控。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70%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超过60%。 成熟完善期(2050~2060年)。新型能源体系全面成熟。能源电力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支撑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主体电源,电能与氢能等二次能源深度融合应用,统一现代能源市场体系成熟完善,能源电力智慧化水平达到更高层级,我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80%,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70%。 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 几个关键问题 形成非化石能源和新能源多轮驱动、多能互补的绿色低碳供能新格局 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稳妥有序建设西南主要流域梯级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实施核能供暖,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提升生物质能、地热能综合利用水平。 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统筹送端和受端地区能源电力供需形势、本地支撑性电源和应急保障电源建设进展,优化黄河流域和新疆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西南流域水风光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沿海核电基地以及海上风电基地等各类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和送电时序,推动大电源与大电网协调发展,促进电力资源配置全局最优;加快推进东中部地区分布式能源高效开发、就近消纳,稳步推广屋顶光伏系统,因地制宜发展“光伏+”产业,建设分布式智能电网,积极推动分布式电源并网消纳,持续提升本地区绿色低碳能源供应能力。 持续提升能源生产和消费弹性 在能源生产侧,加强能源储备和调峰能力建设。完善煤炭应急保障储运机制,设置矿井弹性产能,建设一批大型全密闭煤炭应急储运中心;推动区域油气储备设施共建共享,积极推进获取更多更稳定的海外天然气资源,保障国内用气需求,扩大天然气储气库规模,提升天然气应急调峰能力;提高灵活调节电源占比,系统推进现役和新建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和灵活性制造,在气源有保障、气价承受能力较强地区合理布局天然气调峰气电,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对具备条件的水电站进行抽水蓄能改造,加快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实现多重功能价值。 在能源消费侧,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进一步完善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实施细则,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快完善电力需求侧响应配套市场机制,开展区域级工业可调节负荷、楼宇空调、大数据中心、用户侧储能、车网互动等各类资源聚合的虚拟电厂示范,支持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运营商作为独立市场主体参与系统运行调节;拓展以电能为主要供能形式的综合能源服务,推动电热冷气氢多元聚合互动,推动园区等典型应用场景能源梯级利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提升综合能效水平。 加快重大前沿能源技术研发应用 推动实现新型储能技术跨越式发展。集中攻关高能量比、高安全性和超高循环寿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技术、液流型钠硫电池技术、锂硫电池技术,提高关键部件国产化技术水平。大力发展压缩空气储能、储氢、储热等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积极开展电池储能、飞轮储能、小型空气储能等短时间尺度储能技术攻关,带动新型储能关联产业核心装备制造和系统集成技术升级。部署储能设施本体的安全预警、检测、评价、优化技术、梯次利用技术研究及控制平台开发。发挥储能示范工程引领作用,推广共享储能模式。 扩大氢能技术应用规模。加大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氢气长距离输送、液氢生产和输送技术研发力度。碱性电解水(ALK)制氢方面,开发长寿命、高效电极、复合隔膜材料及高性能电解槽;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制氢方面,针对规模化应用开展膜电极与重金属催化剂等核心材料设备、系统集成、耦合宽功率波动等技术研发,开展10兆瓦等级及以上示范应用。结合各类制氢技术应用场景,同步实施适配不同场景下的各类型氢储运技术推广应用,为低成本、安全稳定储运氢气创造条件。加大混氢天然气技术创新应用力度,加快形成商业化应用产业链。 大力研发高效低能耗的碳捕集工艺和碳循环利用技术。结合资源禀赋特色和技术进步,加强燃烧后碳捕集技术研发,降低二氧化碳捕集能耗水平,重点突破低能耗、大规模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积极推进一批石化化工、煤电机组、大型油气田应用低成本、全流程碳捕集技术示范项目建设,加快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布局,加快推进规模化应用、完善技术链条、加快利用与封存项目示范。 建设统一现代能源市场体系 推动建设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推动用能权交易价格形成机制由政府指导价格向市场价格转变,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对企业节能增效的引导作用。加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与用能权交易市场的衔接,提升企业使用绿色电力的积极性。促进用能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电力市场协调发展,探索三个市场间的协同运行机制,在引导企业节能减排的同时,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合理收益,支撑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经济发展。 积极发挥碳市场低成本减碳作用。继续完善全国碳市场交易体系,分步有序推动其他重点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降低全社会碳减排成本。分阶段引入CCER、碳汇等交易产品进入全国碳市场,引导社会投资,提升碳市场活跃度。深入开展企业碳资产管理工作,积极推动发电企业自愿减排项目的开发。 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打破省间壁垒和市场分割,推动形成多元竞争的电力市场格局。丰富市场主体和交易品种,推动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加快培育合格售电主体,稳步推进市场准入标准放开。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发电容量补偿机制,逐步向容量市场机制过渡。推动各类电源全面进入市场,鼓励支持增量配电网、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兴市场主体独立参与电力交易。落实分时电价政策,引导用户错峰用电、削峰填谷,做好市场交易与分时电价政策衔接。 推动能源产业链数字转型和智慧升级 发挥能源全产业链数据的关键生产要素作用,构建能源大数据监测分析平台,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为能源规划、建设、生产、运营、管理全过程提供决策支持。持续推进能源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平台、数字应用场景建设,提高能源产业链全要素生产率,强化支撑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超强感知能力、智能决策能力和快速执行能力。 积极探索智慧能源管控平台与生态环境保护、新型智慧城市等融合发展,满足各类用户多元化用能需求。推动能源电力领域新型基础设施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先进信息通信控制技术实现耦合发展,培育新型商业模式,促进能源“产供储销用”全环节智慧化发展。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智慧能源、新能源微电网、分布式智能电网等能源智慧发展新业态的技术标准体系,促进能源产业链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蓝冠客服_河南:2023年建成投产南阳天池抽水蓄能电站、驻马店-武汉特高压交流工程等重大项目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月11日,河南省能源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2年能源工作,分析当前能源发展形势,安排2023年能源重点工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健出席会议并讲话,驻委纪检监察组组长李振明到会指导,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省能源局局长刘文生作工作报告。 会议认为,2022年,全省能源战线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能源保障、能源结构调整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着力谋划推动重大工程。802万千瓦高效清洁煤电和76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开工建设,西气东输三线河南段工程全面加快,“郑汴洛濮氢走廊”建设扎实推进,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纳入国家规划。二是着力扩大能源领域有效投资。电网投资保持高位,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700万千瓦以上,全年完成投资823亿元,创历史新高。三是着力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精心协调组织煤电生产和油气资源调配,成功应对迎峰度夏历史最高用电负荷,煤炭产量稳定在1亿吨左右。四是着力深化能源改革创新。构建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交易体系,全面启动电力现货试运行,推动建立新能源项目省级统筹机制,持续深化兰考等县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 会议要求,2023年能源工作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字当头、“进”字为先,突出做好能源领域稳供应、稳投资、稳安全工作,在绿色低碳转型上“进”,在市场化改革上“进”,在技术水平提升上“进”,不断提升能源发展的质量、效益、结构和技术水平。重点抓好八项工作: 一是加强生产组织协调,提升能源供应保障水平。强化统筹协调和供需衔接,做好煤炭、电力、油气等能源安全平稳供应,多措并举扩大清洁能源引入规模,着力推动煤炭增产增储,提前着手争取增量气源,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用能需求。 二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能源领域有效投资。建成投产洛阳万基煤电机组、南阳天池抽水蓄能电站、驻马店-武汉特高压交流工程、文23储气库二期工程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西气东输三线河南段、中原大型煤炭储备基地和一批煤矿工程,开工建设三门峡灵宝抽水蓄能电站,力争开工陕电入豫工程。 三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能源供应低碳转型。扩大风、光、生物质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利用规模,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500万千瓦以上,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推进鹤煤六矿等绿色矿山建设。 四是实施节能降碳增效,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全面贯彻节能优先战略,降能耗强度,保增量空间,深入推进节能降耗,优化能耗“双控”管理,强化重大项目能耗要素保障,科学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五是培育能源行业新业态,打造能源发展新引擎。加速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建设一批新型储能,加快构建覆盖全省的充电网络。 六是深化能源改革创新,激发能源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拓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示范,强化能源科技和产业创新。 七是加强能源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持续加强能源安全管理,扎实做好油气管道保护工作,协同做好电力安全管理工作,持续做好煤矿安全改造工作。 八是提高履职能力水平,打造高素质能源队伍。着力提升政治能力,持续提高业务水平,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不断提高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会议以视频连线形式召开,中央能源企业在豫分支机构、省重点能源企业、有关能源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代表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辖市发展改革委、济源示范区发改统计局、航空港区经济发展局在分会场参加视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