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蓝冠注册科技

蓝冠隔离变送器在工业仪表中的应用(1)

一、引言 生产过程监视和控制要用到多种自动化仪表、计算机及相应执行机构。过程中的信号既有微弱到毫伏级的小信号,又有数十伏的大信号,蓝冠甚至还有高达数千伏、数百安培的信号要处理。从频率上讲,有直流低频范围的,也有高频/脉冲尖峰。设备仪表间的互相干扰就成为系统调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除了电磁屏蔽之外,解决各种设备仪表的“地”,即信号参考点的电位差,将成为重要课题。因为不同设备、仪表的信号要互传互送,那就存在信号参考点问题。换句话说,要使信号完整传送,理想化的情况是所有设备仪表的信号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即所有设备仪表信号的参考点之间电位差为“零”。但是在实际环境中,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这里面除了各个设备仪表“地”之间的连线电阻产生的电压降之外,尚有各种设备仪表在不同环境受到的干扰不同,以及导线接点经受风吹雨淋导致接点质量下降等诸多因素,致使各个“地”之间有差别。 工业现场仪表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中,既需要监视前端传感器传递的电信号,同时也需要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递给控制中心主机,为了信号传输的可靠与稳定,必须要考虑各信号端口的隔离处理,以消除仪表接入系统后的地电位差问题。 二、工业现场仪表的一般构成。 工业现场仪表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中,蓝冠平台官网其作用是,采样现场传感器信号,根据预设定的算法,计算采样值获得实际现场被监视物理量的值,并将实际现场物理状况通过通信总线或者4~20mA电流信号输出到主控制中心。其一般的系统构成图如下图所示。

蓝冠平台官网徐水王庄智能变电站工程

保定徐水王庄35kV智能化变电站是河北省“创一流变电站”项目中主推的智能化变电站,现已经正式投运。在建设该变电站的过程中,蓝冠科林公司以最高的技术要求、最大的实施难度、最前沿的设计理念、最细致的调试、施工以及维护进行了全面的实践,同时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也为全面建设新型省级一流变电站,推广全新概念的智能化变电站改造提供了有力保证。 该站装配变压器2台,容量2×8000kVA/台, 35kV进线间隔2条, 10kV出线间隔7条,电容器间隔3条, 35kVPT一条, 10kVPT一条。该站为改造项目,此次一次开关和互感器、二次保护都要换成新设备,工艺要求和技术条件高,施工难度大,停电时间短(仅停电32小时)。 该智能变电站全站采用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通讯网络和系统;智能化的二次保护设备采用光纤以太网通讯接口;所有保护屏体除一根电源电缆外全部采用光纤接口。 在王庄35kV智能变电站创省一流标准站过程中,蓝冠平台官网科林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成立了由业务骨干组成的攻关小组,为工程保驾护航。攻关小组从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着手,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全面优化施工方案。同时,公司根据电力工程中交叉施工和重大危险源多的特点和现场实际,编制了“从严从紧”的工程建设安全控制体系文件,从施工源头上堵住安全漏洞。公司领导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治理,确保了安全生产的在控、能控、可控。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狠抓现场安全,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我公司综自事业部施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了施工任务。

蓝冠新河仁里智能变电站

新河仁里35kV智能变电站是邢台市新河县的首座智能变电站。科林公司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生产、设计、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标准化、设计人性化、施工规范化的要求,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蓝冠为整体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精心准备,为用户提供一流的产品 新河仁里35kV变电站是一个旧站改造项目,时间短,工作量大。为了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安全稳定的达到送电标准,将停电造成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科林公司制定了详尽的施工方案。 首先,出厂调试时,蓝冠平台官网项目采用了科林公司最新自主研制的“智能变电站集中集成测试模式”,完全模拟现场运行情况,将定值、信号、参数等内容完全按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集中集成测试,不仅大大节约了现场调试时间,保证顺利投运,也保证了变电站建成后的安全可靠。 在施工前,综自事业部葛艳蕊副总经理亲自带队,在原来的电缆上做好标记,做到去留有数。并仔细勘测现场,将工作有序分割,事先进行了多次模拟演练。 克服困难,为用户节约每一分钟时间 进行了多次施工模拟后,项目组有了很大的信心,力争在32小时内完成项目,实现投运。为了确保能够顺利送电,项目组持续工作至凌晨三点,不放过每一个小的细节,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绝不拖延,真心为用户服务。由于室外的开关为原来的旧开关,储能辅助接点不够用,为解决这一问题,综合现场施工难度与技术要求,由设计人员现场改图,现场出图,选择了新加一中间继电器的方案,问题顺利解决。 不怕吃苦,贴心为用户服务。施工现场刚下过雨,室外电缆沟积水,给光缆的敷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可是在场的每一个人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没有退缩,直接跳到电缆沟敷设新的光缆,不怕脏,不怕累。 精细作业,诚心为客户服务。室外端子箱的相关接线工作为了每一根电缆的每一芯都做好标示,做到接线准确无误,在炎热的阳光下,大家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有时顾不上喝口水,不厌其烦的对每一根进行对芯,最终达到100%的接线准确率。 付出后的回报,变电站各项指标国内领先 建成后的新河仁里35kV变电站是应用IEC61850进行建模和通信的变电站,整个站内信息的网络化和信息共享标准化,电力生产运行数据、状态记录统计无纸化;数据信息分层、分流交换自动化;变电站运行发生故障时能及时提供故障分析报告,指出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处理意见;系统能自动发出变电站设备检修报告,即常规的变电站设备“定期检修”改变为“状态检修”。 项目组凭借着“敬业、修炼、创新、拼搏”的科林精神,依靠强大的技术支持、丰富的施工经验以及精细作业的工作作风,保障了变电站的快速顺利投运及良好运行,用超值服务,赢得用户的高度信任和赞誉,取得了智能变电站建设的新一阶段性跨越。

蓝冠注册电子式互感器及其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1)

摘 要:详细介绍了关于电子式互感器的定义、蓝冠注册分类及原理,分析了有源式和无源式电子式互感器的类型、原理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其技术特征进行对比,讨论了电子式互感器是如何在智能变电站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以及未来电子式互感器的发展趋势。 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蓝冠网址经济运行,需要对电力系统及其电力设备的相关系数进行测量,以便对其进行必要的计量、监控和保护。互感器的作用便是将高电压或大电流按比例变换成标准低电压或标准小电流,供给测量仪器、仪表和继电保护控制装置。传统的互感器多为电磁式互感器,其由于自身存在绝缘性能差,动态范围小,易发生磁饱和等缺陷, 而电子式互感器已然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钥匙”。近年来,智能电网已逐步成为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 其核心便是智能变电站。相比于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是数字化变电站的升级, 而数字化变电站的特点是以电子式互感器取代传统的互感器, 以数字信号取代传统的模拟电量采集,通过光纤、通信线组成数字化网络,实现精确地电压电流数据测量,以便于智能电网的控制、监控与保护。因此, 电子式互感器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将在未来智能电网建设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1 电子式互感器的定义及分类 1 . 1 电子式互感器的定义 电子式互感器是具有模拟量电压输出或数字量输出,供频率15~100Hz的电气测量仪器和继电保护装置使用的电流/ 电压互感器。 顾名思义, 电子式互感器分为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和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两种,其通用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式互感器通用框图 在图1中,一次传感器产生与一次端子通过电流或者电压相对应的信号, 经过一次转换器传送给二次转换器, 然后二次转换器将传输系统传来的信号转换为供给测量仪器、仪表和继电保护或控制装置的量。 1 . 2 电子式互感器的分类

蓝冠网址电子式互感器及其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1)

摘要:详细介绍了电子式互感器的分类和基本原理,并从实用的角度将电子式互感器与传统电磁式电流电压互感器作了对比,同时对电子式互感器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以保定供电公司220 kV 白洋淀站的电子式互感器为例,介绍了电子式互感器在实际运行中取得的良好效果。 全球低碳经济的兴起和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蓝冠注册要求电力系统应全面提升优化配置,由此催生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要以先进的传感、测量、控制、信息、通信、新型储能和输电等高新技术为依托,具有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双向互动的运行特征,具备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的测量、监测、诊断、决策以及自愈等能力,允许多种可再生能源以电能形式接入,从而提高整个电力系统产生、输送、供应、耗用、调配电能的效率,实现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其中进行数字化变电站建设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 220 kV 白洋淀数字化变电站是保定供电公司的第一座数字化变电站,由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分层构建而成,蓝冠网址通过高速光纤以太网替代传统的以太网和电缆,使站内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均实现数字化通讯,并具有全站统一的数据建模及数据通信平台,从而实现智能装置之间的相互联系。 互感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计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传统采用电磁式互感器测量一次侧电流和电压,为二次保护、计量等设备提供电流和电压信号。由于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存在诸多缺点: (1)体积大,绝缘结构复杂; (2)线性工作范围小、电流较大、CT 易出现饱和现象,使用中不得不将测量CT 和保护CT 分开; (3)互感器内部充油,密封不好容易漏油,故障时容易发生爆炸; (4)暂态特性差,易产生铁磁谐振等现象。尤其电流互感器发生故障时容易饱和,对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行为影响很大,对差动保护特别不利。随着电力系统容量增大和电压等级升高,上述各种缺点更加突出。 新型电子式互感器(ECT、EVT)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光电子、光通信、激光及微电子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传统电力互感器的缺陷,同时能以光数字信号输出,随着全封闭组合电器和组合电器的普遍应用和特高压变电站的建设,电子式互感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节约成本、优化二次设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 电子式互感器分类及现状 新型电子式互感器主要分为2 类:无源光电互感器和有源电子式互感器,如图1 所示。

蓝冠注册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相关问题探索(1)

1传感器的高压端电子电路供能问题的研究 对电子式互感器的输出信号在高压侧实现就地数字化,目的为了使被测量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不会产生新的误差,不受负荷影响。因此,蓝冠注册对高压端信号处理部分的电子电路的供能是保证传感器可靠、稳定工作的关键因素,也是各种混合式电子互感器都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而且高压侧电源必须是悬浮式的,才能保证实现高低压侧电信号的完全隔离。根据目前国内外许多单位都在对混合式光电互感器高电位侧的电源供电问题进行研究情况,可行的技术方案由以下几种:(l)线圈从母线采电的供能方式。该供电方式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普通铁磁式互感器从高压母线上感应得到交流电电能,再经过整流、滤波、稳压后为高压侧电路供电。(2)高压电容分压器的供电方式。在高压母线与地之间连接高压电容分压器,从高压母线上直接取得能量,经过整流、滤波、稳压后,向高压侧电路供电。(3)蓄电池供能方式。这是一种采用蓄电池对高电位侧的电子线路进行供电的方式。 2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电磁兼容设计 电子式互感器一般安装于户外线路上,其工作环境恶劣,电子线路会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和电子式互感器自身的各种电磁干扰的影响,蓝冠网址这些冲击电压或静电放电的干扰都会危害电子式互感器的设备安全,因此提高电子式互感器电磁兼容(EMC)能力,是保证其在电力系统现场能安全可靠的运行的重要步骤。对电子式互感器的抗干扰能力的设计,目前只能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尽量减少电磁干扰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的危害。 由于传感元件的电子线路处于高压端,电磁环境复杂,外界的电磁干扰信号比较强,干扰源较多,因此在所采用的抗干扰设计中,目前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利用屏蔽技术来阻挡或减少电磁辐射干扰能量传输。屏蔽是采用导电或导磁体的封闭面(例如铁或铝材料的金属盒)将其内外两侧的空间进行电磁性隔离,将从一侧空间向另一侧空间传输的电磁能量抑制到了极小量,从而达到减弱外部干扰信号的效果。接地是提高电子设备电磁兼容能力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在电子式互感器的设计中采用浮地技术,将信号处理的抗干扰接线接在一个公共屏蔽层,尽量减少电源线同机壳之间的分布电容,可以使得在电磁干扰作用时,工作电源同机壳的电位同步浮动,大大降低了干扰造成的流过电源的浪涌电流,从而增加了抗共模干扰的能力。若利用双屏蔽电缆进行信号传输,可以采用在电缆两侧各用一层屏蔽电缆接地;外层屏蔽两侧接地,内层屏蔽一侧接地;外层屏蔽一侧接地,另一侧通过一个电容接地,内层屏蔽一侧接地等3种方法解决变电站电缆的EMC要求。对于工作电源的干扰的抑制,主要是采用电源滤波器的方法实现。同时对电源部分进行屏蔽以消除其辐射干扰;另外,数字电源与模拟电源的分开对于信号处理电路的工作亦大有裨益。 3电子式互感器的保护措施 在日趋庞大而复杂的电力系统中,直击雷和感应雷的冲击、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开关频繁操作、负荷突变以及系统短路故障等现象发生频繁,使得电力系统中互感器及二次电能计量系统出现过电压的几率大大提高。由于电子式互感器中会采用电压敏感性微电子芯片、半导体元件等,在冲击电压作用下,受破坏的机率急剧增加。作为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能计量系统会因过电压的侵害会导致无法工作,因此必须采用二次计量系统过电压保护装置来防止因为电能表的损耗而导致的PT二次断路器开断,避免计量系统的瘫痪所带来巨大损失。

蓝冠注册智能电网状态检测关键技术(1)

摘要:国家电网公司已提出全面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状态检测技术为提高智能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电网设备管理效益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未来智能电网状态检测技术将远远超出传统状态检测的范畴,不仅局限于电网装备的状态检修,而是延伸出更多的复合型高级应用。探讨了智能电网状态检修关键技术,包括输电线路设备管理、状态检修和全寿命周期管理、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等方面,提出了需要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0 引言 电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蓝冠注册是国家能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为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符合我国能源战略和电网企业需求的智能电网发展模式。智能电网是指电网的智能化,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的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之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根据IBM中国公司高级电力专家Martin Hauske的解释,智能电网有3 个层面的含义[1]:首先是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然后把获得的数据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收集、整合;最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挖掘,达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2009年5月21日 举行的 “2009 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表示,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力发展的新趋势,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我国国家电网结合基本国情和特高压实践,确立了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即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为了提高智能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电网设备管理效益,需要加强和提升电网设施的监控能力,针对输变电设备状态检测的有效方法和先进技术、传感技术、状态评估技术、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支撑技术开展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国家电网公司已于2009年7月决定自2010年起全面推广实施状态检修,全面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推广应用智能设备和技术,蓝冠网址实现电网安全在线预警和设备智能化监控。 1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在状态检测方面的差异 1.1 传统电网状态检测技术现状 状态检修是以设备当前的实际工作状况为依据,通过先进的状态监测手段、可靠性评价手段以及寿命预测手段,判断设备状态,识别故障的早期征兆,对故障部位及其严重程度、故障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并根据分析诊断结果在设备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或故障将发生之前进行维修[2]。状态检修的高效开展,需要大量的设备状态信息,为设备状态评价以及状态检修策略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设备状态信息包括巡检、运行工况、带电检测、停电例行试验、停电诊断试验数据等。 随着状态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带电检测、在线监测、停电检修试验”三位一体的检测模式代表着未来输变电设备状态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带电检测一般采用便携式检测设备,在运行状态下对设备状态量进行现场检测,其检测方式为带电短时间内检测,有别于长期连续的在线监测[3]。在带电检测技术方面,国内外目前采用的主要带电检测技术包括:油色谱分析、红外测温、局放检测、铁心电流带电检测、紫外成像检测、容性设备绝缘带电检测、气体泄漏带电检测,其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是局放带电检测、油色谱分析及红外测温技术。尤其是局放带电检测技术,它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对电气设备绝缘缺陷检测最为有效的一种带电检测技术。 在在线监测技术方面,目前应用较多的主要集中在变电设备,而输电线路和电缆也逐步出现一些应用。对于变电设备,变压器和电抗器采用的在线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油色谱、局放、铁心接地电流、套管绝缘、顶层油温和绕组热点温度;CT、CVT、耦合电容等容性设备主要是对其电容量和介损进行监测;避雷器主要监测其泄漏电流;而断路器、GIS等开关设备主要在线监测技术包括开关机械特性、GIS局放、SF6气体泄漏及SF6微水、密度。其中应用比较成熟有效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容性设备和避雷器在线监测。对于输电线路,目前主要应用的在线监测方法主要有雷电监测、绝缘子污秽度、杆塔倾斜、导线弧垂等监测技术,但是比较成熟的主要是雷电监测和绝缘子污秽监测。对于电力电缆,主要在线检测方法是温度和局放,相对成熟的是分布式光纤测温。 在停电检修试验方面,国内外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预防性试验方法和规程。 我国状态检测和评估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状态检测技术应用及推广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状态检测技术应用范围不广,与电网设备总量相比,状态监测技术应用的设备覆盖面还处于较低水平;(2)状态检测装置可靠性不高,存在误报现象,并且装置的故障率高,运维的工作量较大;(3)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指导,各厂家装置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运行可靠性等差异较大,同时各类装置的校验方法、输出数据规范以及监测平台都各不相同;(4)缺乏深入有效的综合状态评估方法;(5)在线监测技术需要深化研究,现行的在线监测技术在设备缺陷检测方面还存在盲区,状态参量还不够丰富,对突发性故障预警作用不够明显;(6)缺少统一的考核、评估和指导方面的行业管理机构。 1.2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在状态检测方面的差异 智能电网对状态信息的获取范围将与传统电网发生很大的变化。未来智能电网的状态信息不仅包括电网装备的状态信息,如:发电及输变电设备的健康状态、经济运行曲线等;还应有电网运行的实时信息,如:机组运行工况、电网运行工况、潮流信息等;还应有自然物理信息,如:地理信息、气息信息等[4]。 传统电网的信息获取及利用水平较低,且难以构成系统级的综合业务应用。智能电网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测量技术、控制技术等诸多先进技术和原有的电网设施进行高度融合与集成,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进一步拓展了对电网的全景实时信息的获取能力,通过安全、可靠、通常的通信通道,可以实现生产全过程中系统各种实时信息的获取、整合、分析、重组和共享。通过加强对电网实时、动态状态信息的分析、诊断和优化,可以为电网运行和管理人员提供更为全面、精细的电网运行状态展现,并给出相应的控制方案、备用预案及辅助决策策略,最大程度的实现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经济、环保。智能电网状态检修将不仅仅局限于电网装备的状态检修,势必延伸出更多的复合型高级应用。 2 智能电网状态检测关键技术 智能电网状态检测的应用范围将不再局限于状态检修、全寿命周期管理等狭隘的范畴,而是扩大至对安全运行、优化调度、经济运营、优质服务、环保经营等领域。智能电网状态检测技术应涵盖以下方面:电网系统级的全景实时状态检测;真正意义的电网装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电网最优运行方式;及时可靠的电网运行预警;实时在线快速仿真及辅助决策支持;促进发电侧经济、环保、高效运行等[4]。本文主要探讨了输电线路设备管理、状态检修及全寿命周期管理、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等研究方向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蓝冠注册新形势下智能电网技术应用的探讨(1)

一、智能电网概念及其技术特征 智能电网的概念。 简单地说,智能电网通过传感器把各种设备、资产连接到一起,以先进的计算机、电子设备和高级元器件等为基础,通过引入通信、自动控制和其他信息技术,形成一个客户服务总线,从而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以此来实现对电力网络的改造,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整个电网的可靠性,使运行和管理达到最优化。核心内涵是,蓝冠注册在电力系统各业务环节,实现新型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集成,促进智能水平的提高,其覆盖范围包括从需求侧设施到广泛分散的分布式发电再到电力市场的整个电力系统和所有相关环节,其中的每一个用户和节点都得到了实时监控,并保证了从发电厂到用户端电器之间的每一点上的电流和信号的双向流动及实时互动。 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提出的智能电网定义以及欧盟委员会关于智能电网的定义分别如图1、图2所示。2003年美加大停电后,美国电力行业面对陈旧老化的电力设施、与数字信息技术脱节的二次控制系统及巨额的投资改造计划,决心利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对电网进行彻底改造,以期建成一个高效能、低投资、安全可靠、灵活应变的电力系统,其智能电网的定义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在欧洲,智能电网建设的驱动因素可以归结为市场、安全与电能质量、蓝冠网址环境等三方面。欧洲电力企业受到来自开放的电力市场的竞争压力,亟须提高用户满意度,争取更多的用户。因此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电力价格、加强与客户的互动就成为了欧洲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之一,而对环境保护的极度重视,则使得欧洲智能电网建设十分关注可再生能源的接入。 智能电网的结构优势。 智能电网的结构能支持目前配电系统的结构所不能支持的两个基本要求。( 1)综合考虑终端用户(分布式电源,电力调节设备,无功补偿设备和用户能量管理系统)控制和总体配电系控制,以达到系统性能的优化,取得期望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2)支持高比重的分布式电源,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效率和灵活性。电网能够同时适应集中发电与分散发电模式,实现与负荷侧的交互,支持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扩大系统运行调节的可选资源范围,满足电网与自然环境物和谐发展,通过协同的、分布式的控制,利用分布式电源来优化系统性能,在发生重大系统故障时可利用分布式电源进行局部供电(微型电网) 。 智能电网的实现将形成所谓的“神经系统”, 将新的分布式技术———需求响应、分布式发电以及存储技术———与传统的电网发电、输电和配电设备相融合,一起协调控制整个电网。 智能电网技术应用特点 ( 1)分布式能源领域。分布式能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需求侧响应、分布式发电以及电力存储技术。 ( 2)通信技术。电网协作运行的参与者之间的通信技术与机制,包括通信媒介,信息安全,私钥与认证,设备间的通信以及电子商务。 ( 3)控制与软件应用。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如何利用通信技术和传感器等装置提供的信息,对输配电网进行控制,使整个系统融合在一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和更低的电价。这方面的应用研究包括:用户信息入口、智能测量和自动读表装置、需求响应和能量管理系统、电网友好型装置/设备/程序、配电自动化、市场运行、电能买卖自助工具、负荷预测、输配电网交易控制以及紧急状况下的终端用户切除。 二、新型能源管理系统 在美国和欧洲,已经有大量的电力企业正在开展智能电网建设实践,内容覆盖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等环节。这些电力企业通过促成技术与具体业务的有效结合,使智能电网建设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切实发挥作用,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运营绩效的目的。目前,已有的智能电网技术应用主要是在用电和配电领域。在用电系统,由于这部分投资主要是以家庭安装智能设备为主,投资不大,因此运用就会比较容易,可以很快看到有没有效率。而配电系统智能化就是不用人工管理,完全交由智能控制系统负责,目前应用不多。 本文提出的新型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就是智能电网技术在用电系统的一个典型应用,可用于监测家用电路的耗电量,还可以通过互联网通信技术调整家用电器的用电量。它的组成包括:与公共电网并网分布式发电装置及其管理系统。 与公共电网并网的分布式发电装置。 与公共电网并网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由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蓄电池、功率调节器组成。分布式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首先向系统区域内的负荷供电,有剩余电能时向蓄电池充电,可以期待实现削减电力系统用电高峰(负荷平均化) 、无停电电源系统以及灾害时的紧急用电源。若分布式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向蓄电池充电后仍有剩余,则通过并网保护装置送往电力系统(卖电) 。分布式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不能满足负荷的需要时,先由蓄电池供电,仍不足时则从电力系统买电。除此之外,鉴于非用电高峰时电价相对较低,蓄电池还可在非用电高峰时充电,减少用电高峰时从公电网获取的电量,既缓解了用电高峰时电网的压力,又为用户节省了电费支出。这样,电能可以在系统区域内得到有效利用,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和供电可靠性,节约了能源。同时也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了灵活性,如在风暴和冰雪天气下,当大电网遭到严重破坏时,分布式发电装置可自行形成孤岛或微网向用户提供应急供电。

蓝冠注册智能变电站高级应用功能的经济效益分析

智能变电站采用高级应用,通过变电站事故分析辅助决策专家系统等,不仅能够为电网服务,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采用了高级应用的智能电网及变电站,当电网设备发生事故时,保护人员在调度中心通过事故分析辅助决策专家系统直接得到故障波形及信息,结合气象云图和雷电检测系统,及时确定出故障类型和故障点。为事故巡线提供准确的故障点判断,使线路巡线有极强的针对性,大大减少停电时间。 案例1.以2007年为例,蓝冠注册某区域500kV统计全年共发生10次故障,按500kV系统平均负荷为500MW,故障处理提前3小时计算,则经济效益计算如下: Y= P* t* T* M=500 x3x 10×0.05=750 ( 千元) P= 线路平均输送负荷,平均为500MW; M=过网电价按0.05元、kwh, Y=年经济效益,单位千元 ;T= 每年500kV线路故障平均次数 t=采用事故分析辅助决策专家系统后提前送电的平均时间,单位为小时 从以上的粗略估计可以看出, 蓝冠网址事故分析辅助决策专家系统每年能为电网创造直接经济效益75万元。 案例2、变电站设备在线诊断及专家系统 根据目前超高压系统的实际检修情况,一个变电间隔进行停电检修时间至少需要2天(包括12只互感器和避雷器,2台开关,4组500kV刀闸),采用变电设备在线诊断及专家系统的经济效益计算如下: Y= P *t * M=500x38x0.05=950(干元) t=采用变电设备在线诊断及专家系统后不需停电的平均时间,2天的停电时间约38小时 P= 5 00kv线路平均输送负荷为500MW ;M =过网电价按0.05元kwh Y=年经济效益,单位千元 检修人员及车辆费用计算:变电间隔检修每天需要检修人员9人,车辆4台。按照每人工时费100元/天计算,车辆每天300元/天计算,则每减少停电一次节约的总费用为:.(40.33+90.13) *8=50.4(千元) 从以上的粗略估计可以看出,采用变电设备在线诊断及专家系统每减少停电一次能为电网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达100万元。

蓝冠网址基于数字集成电路的数字式智能电压表的研制(1)

为了解决一般数字电压表自动转换量程、被测电压极性判断、幅度变换、超量程显示及报警信号等智能化问题,采用数字电路芯片,通过数字逻辑控制关系实现电压表使用功能的智能化。阐明了电路设计原理,介绍了电路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电路的功能及特点、电路元件的选择、信号处理的过程等内容。通过实物验证,实现了设计功能,并由此设计得到了一台自制数字式智能电压表。 0 引言 在现在市场上广泛使用的一般数字电量测量电表都没有解决量程自动转换问题,测量操作时仍然靠人工拔动开关转换量程,测量电表的智能化设计是一个难点。在现有的智能电表中,智能化功能大多采用单片机控制电路或双向移位寄存器来实现,其缺点是电路系统、量程控制信号的产生比较复杂,调试与制作难度大,可靠性较差等。实际上,蓝冠网址电路系统完全可以用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组成,通过组合逻辑功能来实现多个量程之间的自动转换等功能。 1 电路系统的方框结构 电路系统由被测输入电压极性检测与变换电路、电压幅度变换电路、量程自动控制转换信号产生电路、多路模拟开关切换电路、量程控制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和显示电路等组成,如图1所示。 图1中各部分电路的功能分别是: (1)电压极性显示信号产生电路:由电压比较器根据被测电压极性产生“+”或“-”极性显示信号。 (2)电压通道选择与极性转换电路:有2个通道,对于正极性电压由通道1通过,若为负极性电压由通道2通过,再变换为正极性后输出。 (3)量程自动控制信号产生电路:根据被测电压的高低确定各段的测量范围(量程),产生量程自动转换控制信号、超量程显示与报警信号,蓝冠客服并控制各量程小数点的位置。 (4)程控放大器与模拟开关切换电路:在量程自动转换控制信号的作用下选择不同的通道,将某个量程的输入电压放大或衰减一定比例后送入A/D转换器。 (5)A/D转换电路:将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6)译码与显示电路:将数字信号译码后,由数码管显示出测量结果。 2 电路原理图简介 根据图1构建的数字式智能电压表电路原理如图2所示。图中主要元器件的作用如下: U2(SGM522)为二通道模拟开关IC,实现正、负极性的被测电压分通道传输,以便对负极性信号实施反相处理; U3(C4066)为四通道模拟开关IC,在量程自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实现让不同量程的电压分通道传输,以便配合U1-3/4电压进行幅度变换; U4(LM339)、U5(74LS05)、U6与U7(74LS21)组成自动量程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其中,U4为四比较器IC,用于确定各量程的测量范围,U5为四反相器,对高或低电平实施反相变换,U6、U7均为四输入双与门IC,通过逻辑运算获得自动量程控制信号; U8(C14433)为双积分式A/D转换器(又称双斜式A/D转换器),转换输出结果与输入信号的平均值成正比,对叠加在输入信号上的交流干扰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具有零漂补偿的3位半(BCD码)单片双积分式A/D转换功能,转换速率为3~10Hz,转换精度为±1LSB,模拟输入电压范围0~±1.999V或0~±199.9mV,输入阻抗大于100MΩ。MC14433转换结果以BCD码形式,分别按千、百、十、个位由Q0~Q3端输出,相应的位选通信号由DS1~DS4提供; U9(MC14511B)为译码集成电路,将BCD码译码成十进制信号,控制数码管的位显示; U10(MC1413)为7路反相缓冲集成电路,用于实现高低电平间的转换,增强对数码显示管的驱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