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智能电网之电力通信

智能电网对通信网络的需求 智能电网业务需要全面而完整地信息采集以及与用户的交互,要实现这些数据传递必须要有可靠的安全的通信信息网络的支撑。 建立实用通信模型 基础电网物理架构的电压等级有特高压、超高压、高压、中压和低压等多个等级,区域覆盖有跨省的区域互联、省内电力输送、市到县到企业或小区配送,调度节点有发电侧升压变电站、多等级的高压变电站、中压配电变压器等;依存于电力架构的通信信息网涉及到不同电压适配、不同区域传输、不同节点组网、不同组网成本等等;不同环节所使用的通信网络技术也不尽相同,如光纤通信、无线通信、IP 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工业总线通信等。因而,蓝冠每个电力环节需要有与其匹配且实用的网络建设 模型,只有建立实用统一的通信网络模型才能更好地、规模地得到推广和应用。 建立互通通信标准 智能电网是将智能化的二次设备IED 的采集数据通过通信网络传送到控制中心进行分析和控制。在这里,通信网络首先要把智能化二次设备互联起来(可采用以太通信方式或工业总线方式),因此需要明确并制定网络设备和二次设备间的互通标准。另外一方面,通信网络技术多样,标准或非标准的都有可能采用,如低压电力载波技术缺乏统一标准,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集中器和采集器则必须使用同一厂商的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该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建立完善通信安全架构 智能电网的各个环节部署着大量的传感器和计量单元,蓝冠平台官网使得网络安全环境更加复杂。首先是智能业务中心存在大量安全隐患的新建系统;其次是智能配用电领域大量智能终端的应用,给黑客提供了利用某些软件入侵机会操纵和关闭某些功能;原有的电力通信协议如104 等对安全考虑薄弱;新通信技术的采用如EPON、WiFi、无线等也引入到安全风险。因此以上从中心系统、通信规约、终端仿冒和通信网络等多方面和整体考虑,形成满足智能电网新形势要求的、完善的通信安全架构,保证智能电网有序的、安全的建设和运行。 建立低成本、广覆盖的通信网络 智能电网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信息的检测,因而对于覆盖电网的通信网络更需要考虑低成本和广覆盖,尤其是智能配用电环节。以一个中小城市为例,城市面积约10 公里*10 公里,电力用户有10 万户左右,配变约1000 个,开闭所、环网柜以及柱上开关等约有100 个,需要采集的信息点达到10 万个之多,覆盖整个城区。如何构建低成本、广覆盖的城市配电信息通信网络是大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中低成本的含义还包括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

蓝冠平台官网智能化变电站自动化

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电气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开关、 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以及计算机高速 网络在实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使变电站所有信息的采集、传输实现全智能化处理提供了理论和物质基础。技术的发展是 没有止境的,随着智能化开关、光电式电流电压互感器、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变电站运行操作培训仿真等技术日 趋成熟,以及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势必对已有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产生深刻的影响,全智能化的变 电站自动化系统即将出现。 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特征 ⑴ 各类数据从源头实现数字化,蓝冠真正实现信息集成、网络通信、数据共享。在电流、电压的采集环节采用智能 化电气测量系统,如光电/电子式互感器,实现了电气量数据采集的智能化应用,并为实现常规变电站装置冗余向信 息冗余的转变,为实现信息集成化应用提供了基础。打破常规变电站的监视、控制、保护、故障录波、量测与计量 等几乎都是功能单一、相互独立的装置的模式,改变了硬件重复配置、信息不共享、投资成本大的局面。智能化变 电站使得原来分散的二次系统装置,具备了进行信息集成和功能合理优化、整合的基础。 ⑵ 系统结构更加紧凑,数字化电气量监测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可以有效地集成在智能开关设备系 统中,按变电站机电一体化 设计理念进行功能优化组合和设备布置。对一、二次设备进行统一建模,资源采用全局 统一命名规则,蓝冠平台官网变电站内及变电站与控制中心之间实现了无缝通信,从而简化系统维护、配置和工程实施。 ⑶ 设备实现广泛在线监测,使得设备状态检修更加科学可行。在智能化变电站中,可以有效地获取电网运行状 态数据、各种智能电子装置 IED(Intelligent ElectronicDevice)的故障和动作信息及信号回路状态。智能化变电 站中将几乎不再存在未被监视的功能单元,在设备状态特征量的采集上没有盲区。设备检修策略可以从常规变电站 设备的”定期检修”变成”状态检修”,这将大大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智能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电气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开关、光电式互感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变电站自 动化技术进入了数字化的新阶段。在高压和超高压变电站中,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故障录波及其他自动装置的 I/O 单元,如 A/D 变换、光隔离器件、控制*作回路等将割列出来作为智能化一次设备的一部分。反言之,智能化一次设 备的数字化传感器、数字化控制回路代替了常规继电保护装置、测控等装置的 I/O 部分;而在中低压变电站则将保 护、监控装置小型化、紧凑化,完整地安装在开关柜上,实现了变电站机电一体化设计。 智能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在物理上可分为两类,即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在逻辑结构 上可分为三个层次,根据 IEC6185A 通信协议草案定义,这三个层次分别称为”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

蓝冠变电站中的智能操作票

智能操作票是智能控制的保证。 目前的变电站操作票生成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基于典型操作票的操作票生成系统。用典型操作票建立典型操作票数据库,而后将数以百计的各种操作票进行分类,以提高搜索效率。在执行操作任务时,按照任务的要求从典型操作票数据库搜索出所需的典型操作票,蓝冠在此基础上根据当时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得到实际需要的操作票。基于图形校核的操作票自动生成系统。具有可视化的图形界面,便于人机交互,用户通过在接线图上点击鼠标或键盘就可以完成一次开票过程。每次点击一次接线图上的电气元件就生成一次操作步骤,如果操作过程违反了操作安全规程,则系统会自动报出,提示操作员操作时的错误。目前这种基于图形校核的操作票自动生成系统由于其功能强大,蓝冠平台官网操作直观,实际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它不能自动推理出操作票,不具备智能性。 本工程采用操作票专家系统,通过获取电力系统专家丰富的运行经验和知识来模拟电力系统专家智能开票系统。操作票专家系统主要利用存放电力系统设备相关的操作规则和经验知识的知识库,根据操作任务的要求,调用相关设备的规则类进行匹配推理,生成最终的操作票。

蓝冠网址智能电网技术支撑(1)

1:通信技术 建立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系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基础,没有这样的通信系统,任何智能电网的特征都无法实现,蓝冠网址因为智能电网的数据获取、保护和控制都需要这样的通信系统的支持,因此建立这样的通信系统是迈向智能电网的第一步。同时通信系统要和电网一样深入到千家万户,这样就形成了两张紧密联系的网络—电网和通信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智能电网的目标和主要特征。下图显示了电网和通信网络的关系。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系统使智能电网成为一个动态的、实时信息和电力交换互动的大型的基础设施。当这样的通信系统建成后,它可以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资产的利用率,繁荣电力市场,抵御电网受到的攻击,从而提高电网价值。 高速双向通信系统的建成,蓝冠客服智能电网通过连续不断地自我监测和校正,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其最重要的特征—自愈特征。它还可以监测各种扰动,进行补偿,重新分配潮流,避免事故的扩大。高速双向通信系统使得各种不同的智能电子设备(IEDs)、智能表计、控制中心、电力电子控制器、保护系统以及用户进行网络化的通信,提高对电网的驾驭能力和优质服务的水平。 在这一技术领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技术需要重点关注,其一就是开放的通信架构,它形成一个“即插即用”的环境,使电网元件之间能够进行网络化的通信;其二是统一的技术标准,它能使所有的传感器、智能电子设备(IEDs)以及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无缝的通信,也就是信息在所有这些设备和系统之间能够得到完全的理解,实现设备和设备之间、设备和系统之间、系统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功能。这就需要电力公司、设备制造企业以及标准制定机构进行通力的合作,才能实现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 2:量测技术 参数量测技术是智能电网基本的组成部件,先进的参数量测技术获得数据并将其转换成数据信息,以供智能电网的各个方面使用。它们评估电网设备的健康状况和电网的完整性,进行表计的读取、消除电费估计以及防止窃电、缓减电网阻塞以及与用户的沟通。 未来的智能电网将取消所有的电磁表计及其读取系统,取而代之的是可以使电力公司与用户进行双向通信的智能固态表计。基于微处理器的智能表计将有更多的功能,除了可以计量每天不同时段电力的使用和电费外,还有储存电力公司下达的高峰电力价格信号及电费费率,并通知用户实施什么样的费率政策。更高级的功能有用户自行根据费率政策,编制时间表,自动控制用户内部电力使用的策略。 对于电力公司来说,参数量测技术给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和规划人员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包括功率因数、电能质量、相位关系(WAMS)、设备健康状况和能力、表计的损坏、故障定位、变压器和线路负荷、关键元件的温度、停电确认、电能消费和预测等数据。新的软件系统将收集、储存、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为电力公司的其他业务所用。 未来的数字保护将嵌入计算机代理程序,极大地提高可靠性。计算机代理程序是一个自治和交互的自适应的软件模块。广域监测系统、保护和控制方案将集成数字保护、先进的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代理程序。在这样一个集成的分布式的保护系统中,保护元件能够自适应地相互通信,这样的灵活性和自适应能力极大地提高可靠性,因为即使部分系统出现了故障,其他的带有计算机代理程序的保护元件仍然能够保护系统。 3:设备技术 智能电网要广泛应用先进的设备技术,极大地提高输配电系统的性能。未来的智能电网中的设备将充分应用在材料、超导、储能、电力电子和微电子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而提高功率密度、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以及电力生产的效率。 未来智能电网将主要应用三个方面的先进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超导技术以及大容量储能技术。通过采用新技术和在电网和负荷特性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来提高电能质量。通过应用和改造各种各样的先进设备,如基于电力电子技术和新型导体技术的设备,来提高电网输送容量和可靠性。配电系统中要引进许多新的储能设备和电源,同时要利用新的网络结构,如微电网。 经济的FACTS装置将利用比现有半导体器件更能控制的低成本的电力半导体器件,使得这些先进的设备可以广泛的推广应用。分布式发电将被广泛地应用,多台机组间通过通信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可调度的虚拟电厂。超导技术将用于短路电流限制器、储能、低损耗的旋转设备以及低损耗电缆中。先进的计量和通信技术将使得需求响应的应用成为可能。 新型的储能技术将被应用为分布式能源或大型的集中式电厂。大型发电厂和分布式电源都有其不同的特性,它们必须协调有机的结合,以优化成本,提高效率和可靠性,减少环境影响。

蓝冠客服智能电网发展现状之美国篇(1)

美国是发展智能电网的积极倡导者,2001 年最早提出智能电网概念,2003年规划了“Grid2030”远景图及路线图,正式启动智能电网研究与建设,2009 年奥巴马将智能电网提升为美国国家战略,将每年耗费1200 亿美元对电网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建立美国横跨四个时区的统一电网。 美国政府资助鼓励企业投资。2009 年4 月美国能源部宣布,将投资34 亿美元用于资助智能电网技术开发,6.15 亿美元用于资助智能电网的示范项目。资助的技术项目包括开发智能电网的各种相关技术、开发和研制智能电网中使用的电子部件以及各种设备。IBM 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和谷歌公司已获得政府资助用以研发智能电表及利用电表节约电费的应用等软件。 1美国发展侧重次序:用电、配电至输变电。 在美国“Grid 2030”智能电网规划中,蓝冠网址电网发展优先考虑用户侧智能与配电,输电网的建设放在最后,这符合美国的电力产业环境的特点——分布式发电比重快速上升与完全竞争性电力市场。 2美国分布式发电比重上升要求用户侧支持双向馈电。 2000 年美国分布式发电装机量占总发电装机量的6%,2020 年该比例将达15%。分布式发电要求用户侧实现双向馈电与差额计费,它的快速发展要求用户侧智能先行。 3完全竞争性电力市场要求用户侧支持双向通信。 美国电力市场为零售竞争模式,蓝冠客服其发电、输电、配售电分开,用户可以任意选择售电公司,供电公司和售电公司可以从事电力批发、零售业务,用户侧支持双向通信是全面交互、完全竞争的基础,这也要求用户侧智能先行。 4大量分布式发电和即插即用发电设备要求配网全面监控协调。

蓝冠网址智能电网发展现状之中国篇(1)

目前我国与欧美国家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国内众多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和科研机构都很关注智能电网的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 南方电网公司近期也在积极研究智能电网发展问题。2009年2月,华北电网公司智能化电网建设成果——华北电网稳态、动态、暂态三位一体安全防御及全过程发电控制系统在京通过专家组的验收。 1我国发展侧重:输变电、配电至用户侧 与美国相比,蓝冠网址我国的电力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我国能源与用电负荷分布的情况以及网售合并的垄断性电力市场决定了我国应侧重长距离输变电的发展,即在时点和力度上都优先发展输电网络,用户侧智能化短期内只需采集用户用电信息。 2能源分布集中使得我国分布式发电较少 我国的电力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从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看,华北地区最多,占全国保有储量的49.25%,其次为西北地区,占全国的30.39%;水电主要集中在南部,中、西南两地占有我国水电资源的近80%;我国可开发的风电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蓝冠客服西北两地;能源的集中使得我国必然进行集中式的大规模发电,全力发展大火电,大水电,大风电。 3用电负荷相对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仅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地区用电量占全国总用电量的43%。用电负荷与西北,西南清洁能源集中地区距离较长的特点使得我国应重点发展长距离、高容量、低损耗的输电骨干网络。 4网售合并的垄断性电力市场降低了对用户侧智能的要求。 我国的电力市场还未完全开放,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由发改委制定,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两公司垄断电力输配售3 个环节,电力市场各环节均处于高度垄断。因此,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电价自由定价,用户不必选择供电商。用户侧智能的要求低于欧美国家,短期内应以电网公司对用电信息的采集监控为主,用户则较少自主参与电力市场。 5环境差异决定我国应重点发展长距离输电 5.1大规模投资确保我国 2020 年建成智能电网 国家电网公司定位建设目标——坚强智能电网。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全面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可以看出国网将特高压与电网的坚强性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优先发展输变电成为必然趋势。

蓝冠平台官网智能电网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技术与应用(1)

智能电网是当前国际国内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热点。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建设全国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其基本特征是电力系统的运营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和市场化,真正实现电能的高效利用。 根据智能电网研究框架体系,智能电网建设主要抓住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个环节。“配用电”环节即为电网的用户端,蓝冠平台官网按用户属性来分主要有三类:建筑楼宇,如宾馆、商场、体育馆、学校、写字楼、政府机关等;工矿企业,如冶金、造纸、轻纺、机械、电子、煤矿等;基础设施,如机场、港口、铁路、公路、水利等。用户端消耗着整个电网80%的电能,抓电网用户端智能化建设,对用户可靠、安全、节约用电有十分重要意义。用户端环节建设内容主要为:构建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全面推广应用智能电表、智能用电管理终端等智能设备;实现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提升用户服务质量;建设智能用电小区和电动汽车充电站。用户端急需解决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先进的表计,智能楼宇、智能电器、增值服务、客户用电系统、需求侧管理等课题。 能源管理系统构架及目标 智能电网用户端从用户侧一端来讨论配电和用电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其范围指电力公司计费电表出口以下,从电力变压器到用电设备之间,对电能进行传输、分配、控制、保护和能源管理的所有设备及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设备如电梯、水泵、照明、空调系统、家用电器等越来越多,用电负荷快速增长,蓝冠注册设备的能效提高以及不同设备之间的匹配需要科学的管理,用户端的能源管理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般的智能电网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计算机管理系统、通信网络、传感(计量)元件。传感(计量)元件采集各种电量数据并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计算机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将分布采集的数据汇总、分析、报表等,出现故障状况时根据预先设定的条件进行预警、报警甚至自动完成某些操作功能。高级的管理系统还包含智能控制设备,能自动检测电网及用电设备的各种情况并据此对有关负荷进行自动控制,包括对储能设备、可再生能源设备的控制。 建设智能电网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有三个目标: 1)电能监测与节能优化:对用电系统各个环节特别是重点耗能设备用电情况进行实时检测计量、数据采集、汇总分析、纵横比较等,发现电能使用不合理之处,通过人工干预或自动控制的方法进行改进,优化用能设备,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 2)用户端与电网公司管理系统的互动:在智能电网中,电网公司为提高电力设施的负荷率要求用户端某些设备能够需求响应,其使用能够尽量避开用电高峰而在用电低谷时使用,帮助电网削峰填谷。 3)管理分布式能源设备的接入:用户端储能设备、电动汽车以及可再生能源设备接入电网可能对电网产生重大冲击,这些设备也可能将电能输送的电网,所以需要一个很好的能源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功能 1.主控制系统功能 主控制系统作为专家决策系统,是一个SCADA软件,将各个子系统的数据接入,并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决定各个子系统的控制。 配电监控子系统功能 它由多种独立的功能模块组成,包括保护设备定值在线管理、事件报警管理、录波数据管理等。 配电监控子系统采集和处理的基本数据:模拟量(遥测)包括功率、电流、电压、变压器温度、系统频率等。数字量(遥信)包括开关位置信号、事故信号、微机保护信号、以及设备工作状态等。 3.智能表计子系统功能 智能表计子系统能够海量数据的采集、交换、通信、存储与共享;企业用能实时监控、分析和报表系统,故障报警和快速定位;用户端电网谐波检测和分析;能耗监测、分析、评估,能耗分项计算以及碳排放计算;根据电力公司的需量限制对实际用电负荷进行预警和控制。通过智能表计实现智能电网中“双向”互功功能,智能仪表通过网络通讯设备实时通讯,提供用户的能源需求数据给智能电网,同时将智能电网的不同时间段的电能信息传递给用户端,让用户直接选择电能消费。

蓝冠注册直流输电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应用(1)

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异步联网、海底电缆送电等方面具有优势,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特高压直流输电更可以有效节省输电走廊,降低系统损耗,提高送电经济性,它为我国解决能源分布不均、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有效途径。截至2009 年,我国已建成7 个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2 个直流背靠背工程,直流输电线路总长度达7 085 km,输送容量近20 GW,线路总长度和输送容量均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20 年,我国将建成“强交强直”的特高压混合电网和坚强的送、受端电网,预计直流工程达50 项,其中规划建设30 多个特高压工程,包括5 个±1 000 kV 的直流工程。 2007 年底,向家坝至上海±800 kV/6 400 MW 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开工建设,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基于6 英寸晶闸管阀的特高压直流工程。目前正在调试的灵宝II 扩建工程是世界上首次开展基于6 英寸晶闸管提升至4.5 kA 换流阀的工程实践,蓝冠平台官网为超/特高压直流输送进一步提升容量作好了技术储备。 2009 年初,±660 kV 宁东—山东直流工程启动,其单阀的耐压水平创直流输电工程之最,单阀串连晶闸管级的数量创工程之最,蓝冠注册而1 000 kV/5 kA 的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可行性也在研究之中。±800 kV 及以上特高压直流换流阀接线方式均采用双12 脉动换流阀构成,如图1 所示。500 及660 kV 工程采用单12…

蓝冠平台官网智能电网的智能自动电压控制技术(1)

1 智能电网 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智能电网, 是指用先进的通信、信息、网络、传感器、分布式电源、分布式计算技术等一切可以为我们所应用的先进技术和传统的电网技术相结合,使电网具有一种思维、分析、判断、决策、控制的功能,无论在什么情形下,电网都能自动快速准确的进行自控,因而电网就能更安全、稳定、高质、高效,更人性化的运行, 能够自如的应对 21 世纪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这就是智能电网,也称为绿色电网,可持续发展的电网,蓝冠平台官网社会各方面都能受益的电网。智能电网应该涵盖电网的发、输、变、配、用电各个环节,涵盖各级电压的电网。 2 智能自动电压控制 电网有三大控制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系统( 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 ) 和 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 -AVC)。因此按照智能电网的标准建设的 AVC,是智能 AVC (SmartAVC),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之一。SmartAVC 把我国独有的经济压差(△UJ)无功潮流计算技术与先进无功动态补偿装置相结合组成 SmartASVC。ASVC 是无功就地平衡补偿、电压波形对称补偿与谐波补偿一体化装置。Smart AVC 是使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的全过程达到智能化的过程。 2.1 Smart AVC 的目标 (1)实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降低电压崩溃事故大规模停电风险; (2)提高电能的电压质量,蓝冠注册全网全方位电压合格率统计达到 95%以上; (3)提高输电效率,最大限度的降低线路损失,全网线损率达到5.5%,年节约线损电量 700 亿 kWh; (4)提高用户的用电的效率、可靠性; (5)提高供电设备利用率…

蓝冠智能电网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应用(1)

1 智能电网技术概况 智能电网是为了实现能源替代和兼容利用,蓝冠它需要在创建开放的系统和建立共享的信息模式的基础上,整合系统中的数据,优化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它主要是通过终端传感器将用户之间、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即时连接的网络互动,从而实现数据读取的实时(real-time)、高速(high-speed)、双向(two-way)的效果,整体性地提高电网的综合效率。它可以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整合,遇到电力供应的高峰期之时,能够在不同区域间进行及时调度,平衡电力供应缺口,从而达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同时,智能电表也可以作为互联网路由器,推动电力部门以其终端用户为基础,进行通信、运行宽带业务或传播电视信号。 2009年6月27~28日,蓝冠平台官网第一届智能电网研究论坛在天津大学召开。论坛共安排了十四个学术报告,从智能电网的基本理念、技术组成、设备需求等多个角度对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探讨。天津大学余贻鑫院士的报告为“智能电网的原动力、技术组成和实施路线”。报告中提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求侧管理、分布式电源等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的原动力。智能电网是综合应用通讯、高级传感器、分布式计算等技术,提高输配电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华中科技大学程时杰院士在“储能技术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的报告中指出,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占比例较大的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是解决如何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这个难题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并提出了智能电网对储能系统的基本要求,即足够大的储能容量、足够快的功率响应速度、足够大的交换功率、足够高的储能效率、足够小的放电周期、足够长的使用寿命、足够小的运行费用。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王成山教授作了“分布式电源、微网、智能配电系统”的报告,分别对分布式电源、微网和智能配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山东理工大学徐丙垠教授的“智能配电网中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加拿大卑诗省水电公司栾文鹏的“高级量测系统”、国家电网需求侧管理中心陈江华的“我国需求侧管理实践成效与展望”、ABB公司刘前进的“智能电网—远景,技术与应用”等,都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探讨了智能电网的技术特点、实现方式和发展前景。 2 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我国数字化电网建设涵盖了发电、调度、输变电、配电和用户各个环节,包括:信息化平台、调度自动化系统、稳定控制系统、柔性交流输电,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微机继电保护、配网自动化系统、用电管理采集系统等。实际上,目前我国数字化电网建设可以算是智能电网的雏形。 2.1 参考量测技术 参数量测技术是智能电网基本的组成部件,先进的参数量测技术获得数据并将其转换成数据信息,以供智能电网的各个方面使用。它们评估电网设备的健康状况和电网的完整性,进行表计的读取、消除电费估计以及防止窃电、缓减电网阻塞以及与用户的沟通。 未来的智能电网将取消所有的电磁表计及其读取系统,取而代之的是可以使电力公司与用户进行双向通信的智能固态表计。基于微处理器的智能表计将有更多的功能,除了可以计量每天不同时段电力的使用和电费外,还有储存电力公司下达的高峰电力价格信号及电费费率,并通知用户实施什么样的费率政策。更高级的功能有用户自行根据费率政策,编制时间表,自动控制用户内部电力使用的策略。 对于电力公司来说,参数量测技术给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和规划人员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包括功率因数、电能质量、相位关系(WAMS)、设备健康状况和能力、表计的损坏、故障定位、变压器和线路负荷、关键元件的温度、停电确认、电能消费和预测等数据。新的软件系统将收集、储存、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为电力公司的其他业务所用。 未来的数字保护将嵌入计算机代理程序,极大地提高可靠性。计算机代理程序是一个自治和交互的自适应的软件模块。广域监测系统、保护和控制方案将集成数字保护、先进的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代理程序。在这样一个集成的分布式的保护系统中,保护元件能够自适应地相互通信,这样的灵活性和自适应能力极大地提高可靠性,因为即使部分系统出现了故障,其他的带有计算机代理程序的保护元件仍然能够保护系统。 2.2 智能电网通信技术 建立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系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基础,没有这样的通信系统,任何智能电网的特征都无法实现。因为智能电网的数据获取、保护和控制都需要这样的通信系统的支持,因此建立这样的通信系统是迈向智能电网的第一步。同时通信系统要和电网一样深入到千家万户,这样就形成了两张紧密联系的网络 —电网和通信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智能电网的目标和主要特征。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系统使智能电网成为一个动态的、实时信息和电力交换互动的大型的基础设施。当这样的通信系统建成后,它可以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资产的利用率,繁荣电力市场,抵御电网受到的攻击,从而提高电网价值。 适用于智能电网的通信技术需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具备双向性、实时性、可靠性特征,出于安全性考虑理论上应是与公网隔离的电力通信专网。二是具备技术先进性,能够承载智能电网现有业务和未来扩展业务。三是最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可具有面向电力智能电网业务的定制开发和业务升级能力。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从事骨干信息通信网络建设、运行管理的直属公司,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积极开展相关前期研究工作,并着力推进有关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软硬件产品研发,开展新一代电力信息通信(ICT)网络模式研究,加快信息通信产业化发展。 电力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信通公司积极参与其中与信息通信专业相关的研究,向国家电网公司提交了通信专题技术报告。同时,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完善了用电信息采集主站软件平台、基于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的采集器等产品。 智能电网客户服务是智能电网用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电网与客户之间实时交互响应,增强电网综合服务能力,满足互动营销需求,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信通公司将智能电网客户服务试点分别设立在北京莲香园小区和阜成路95号院。其中,阜成路95号院试点以光纤入户为主要特点,以机顶盒和电视机为展现手段,实现三表抄收和查询、物业、配送、网络增值等一系列特色服务,体现出良好的交互性和智能化特色。 2.3 信息管理系统 智能电网中的信息管理系统应主要包括采集与处理、分析、集成、显示、信息安全等五个功能。(1)信息采集与处理。主要包括详尽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分布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服务、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资源的动态共享、大容量高速存取、冗余备用、精确数据对时等。(2)信息分析。对经过采集、处理和集成后的信息进行业务分析,是开展电网相关业务的重要辅助工具。纵向包括“发电–输电–配电–需求侧”四级产业链业务分析和“国家–大区–省级–地县”四级电网信息分析。横向包括发电计划、停电管理、资产管理、维护管理、生产优化、风险管理、市场运作、负荷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模块分析。(3)信息集成。智能电网的信息系统在纵向上要实现产业链信息集成和电网信息集成,横向上要实现各级电网企业内部业务的信息集成。(4)信息显示。为各类型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可视化界面,需要合理运用平面显示、三维动画、语音识别、触摸屏、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视频和音频技术。(5)信息安全。智能电网必须明确各利益主体的保密程度和权限,并保护其资料和经济利益。因此,必须研究复杂大系统下的网络生存、主动实时防护、安全存储、网络病毒防范、恶意攻击防范、网络信任体系与新的密码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