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知识
“这一茬蚂蚱15元一斤,最初有企业‘兜底’,会照单全收。”养殖户武纪钢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村养殖的东亚飞蝗个大体肥,现正在看初次养殖试验算是成功了。”?。
看到武纪钢试养成功,周边农户动了心思,也要养虫致富。邢国平易近暗示,村里也考虑把东亚飞蝗养殖打形成“一村一品”项目,带动更多的农户参取到飞蝗养殖事业中。
做为通河县第一个外出调查、第一个投资养殖、第一个试验成功的农户,武纪钢其时就是认准了东亚飞蝗养殖投资少、风险小、收效快、手艺含量低这四点劣势。
东亚飞蝗,别名蚂蚱,这个让农户三分的,一夜之间“飞”进了通河县农户家大棚里,成为乡里乡激情亲切议的话题:“养这玩意儿能挣钱吗?”“它能干啥用?”“养好了卖给谁?”“养它能不克不及形成蝗灾?”…。
“为了防患于未然,按照东亚飞蝗养殖规范,正在大棚扶植中我们采纳了高效的防护办法,大棚内设置了公用防逃网。”武纪钢说,通过一茬的养殖实践,曾经实现了东亚飞蝗变害为宝。
9月份,富林镇举办了东亚飞蝗养殖培训会。会上,农户们从养殖大棚的扶植、养殖手艺、养殖、喂养饲料以及成本效益方面进行了细致地进修。通过科学养殖和市场导向,富林镇打算打制东亚飞蝗养殖示范镇,为本地群众带来实实正在正在的经济效益。
“一个豢养周期从虫卵起头,共脱三次皮,每次脱皮就又长大一圈,45天就能从虫卵长到成虫上市,一夏一秋能养两三茬。”武纪刚说,虫卵产完,就能够卖成虫了。虫卵正在大棚里能天然越冬,零下60摄氏度都冻不死它。一茬养殖,虫卵就能天然添加30%。只需温度适宜,虫卵就会越冬新生,第二年当前只需少量投入草料、人工及水电费用,飞蝗就能存活繁衍。卵孵蝗,蝗生卵,循环往复,多年豢养,不竭卖钱,豢养一茬后即可实现轮回成长。别的,发卖虫卵,又是一笔收入,效益也比力可不雅。
日前,记者正在红旗村一处高岗上看到,两个簇新的大棚非分特别显眼。走进大棚,数不清的东亚飞蝗布满各个角落,时而正在枯草上蹦跶,时而又钻到草下取暖。
颠末近两个月时间共3次蜕皮,11月初,长成的东亚飞蝗个别大小、分量以及成活率均达到了抱负形态。首批东亚飞蝗有600斤成虫,以每斤15元的价钱被订单企业收购,9000元的收益也果断了武纪钢养殖东亚飞蝗的决心。
据通河县村落复兴局局长张会鹏引见,通河县将通过不竭完美配套设备、加强手艺指点等系列行动,提高地盘“含金量”,实现农村特色财产高质量成长,以财产带动农户致富增收,让他们糊口得更幸福。
面临到养殖的参不雅人员时,武纪钢老是:“扶植1个大棚9500元,2个大棚19000元,再加上采办虫卵7000元,成本总共26000元。”武纪刚还算了一笔账,1个大棚300平方米,1平方米产2斤飞蝗,1个大棚能产600斤,就算15元1斤,一共能卖9000元钱,2个大棚就是18000元,一年两茬就是36000元,连卵带棚,成本全回来不说,还能亏损不少。
富林镇为了带动农户养殖东亚飞蝗,从客岁起头就组织村干部到外埠调查进修。进修中,邢国平易近发觉勤奋肯干的武纪钢是个搞特色养殖的合适人选,正在第二次进修中就带着武纪钢再赴外埠实地调查。“正在进修过程中,武纪钢就对东亚飞蝗发生了极大乐趣,就地就要让小蚂蚱正在红旗村健壮成长。”邢国平易近说。
“将来,富林镇还将摸索耽误财产链,对飞蝗进行深度加工,以获得更大收益。”富林镇党委李春刚说,目前已有企业取富林镇洽商,当场扶植一个成虫粗加工工场。
为了养殖东亚飞蝗,武纪钢扶植了两个大棚,一个棚300平方米,他先是花7000元购进了50万只虫卵正在一个棚里试养。“因为选址和扶植大棚耽搁了时间,本年只能先养一茬,看看东亚飞蝗正在我们村的顺应环境。”武纪刚说。
据领会,颠末人工养殖的东亚飞蝗是少数能够食用的蚂蚱品种之一,养分高、个头大、肉质好、无污染,是近年来餐桌上备受青睐的“绿色食物”。经专家阐发测定,东亚飞蝗卵白质含量高达74。88%、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并含18种氨基酸及多种活性物质。东亚飞蝗仍是宠物市场里鸟类的高档饲料。
红旗村党支部邢国平易近说,武纪钢是全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除了种旱田外,武纪钢大部门精神全用正在了养蚂蚱上。现正在,质疑他的乡亲们也长了见识,预备效仿他进修东亚飞蝗养殖。”。
日前,记者正在富林镇红旗村养殖东亚飞蝗的大棚里领会到,富林镇正勤奋挖掘村落多元价值,不竭培育优良的致富特色财产,让小蚂蚱从田间到农户家,“蹦”出好“钱”景。
据领会,东亚飞蝗喜食禾本科和莎草科动物,风险小麦、玉米、水稻等多种农做物发展,能远距离迁飞,可惹起虫灾,被称做田间害虫。现在,我国防治蝗灾的经验曾经走出国门,为更多蝗灾的贫穷国度供给帮力,了无数人的“粮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