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100-6367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太阳集团 > 农业知识 >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微信扫一扫,欢迎咨询!

农业知识

福建水稻品种闯关东
发布日期:2024-11-30 12:30 作者:太阳集团 浏览数:
字体:          


  在东北黑土地,一个来自福建的水稻新品种,正以黑马姿态闯出市场。作为福建与黑龙江合作育种成果,“闽龙1号”在东北地区累计推广面积已超百万亩,有望成为当地新的主栽品种。

  福建水稻种业根基深厚,历史上曾诞生像“汕优63”这样全国推广面积近10亿亩的功勋品种。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在品种结构和产业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福建需要更多在全国叫得响的大品种。

  育种家逐渐意识到,尽管水稻新品种层出不穷,但大多应用于省内市场。福建人多地少,全年水稻播种面积不足千万亩,加上外省品种的冲击,注定了若只盯着省内“一亩三分地”,很难出大品种。有感于此,他们开始转换思路,转变策略,将目光投向福建以外的广阔市场,借助省际合作,勇闯水稻主产区。“闽龙1号”便是走出去的代表作之一。

  2010年的秋天,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来到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的一处试验田,观察水稻长势。其中一处粳稻材料吸引了他的注意——茎秆粗壮、穗大、籽粒饱满、株叶形态漂亮。

  亚洲栽培稻有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最直观的差别是,前者谷粒细长,适合南方地区生长;后者谷粒短圆,多在北方地区栽培。

  随行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科研人员朱永生告诉谢华安,这是院里的研究生陈锦文的试验材料。当时,该院从云南引进了高抗稻瘟病的粳稻品种“云引”。为了研究“云引”的稻瘟病抗性基因,陈锦文将其与多个易染病的粳稻品种杂交。谢华安看到的,是“云引”与黑龙江粳稻品种“空育131”的杂交后代。南北混血,使其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听到这里,谢华安若有所思。随后,他提出了一个构想:能不能用“云引”的稻瘟病抗性基因来改良“空育131”,选育出适合黑龙江的新品种呢?

  这并非突发奇想。谢华安对“空育131”关注了近20年。一个以籼稻研究见长的院士,为何对一个粳稻品种念念不忘?这还得从20世纪90年代的东北黑土地讲起。

  1990年,黑龙江从日本引进“空育131”。得益于高产、稳产、耐寒性好、抗倒伏能力强、出米率高等优势,该品种很快成为当地主栽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1亿亩。高峰时,全省年种植面积1000多万亩,占黑龙江水稻总面积四分之一以上。但几年后,“空育131”开始出现感稻瘟病的问题。1995年,谢华安到黑龙江考察,正值当地稻瘟病流行。全省数十万亩“空育131”稻田接近绝收。

  稻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水稻三大病害之首,老百姓闻之色变,称之为“稻魔”。福建高温高湿,是稻瘟病的高发区和重病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省稻瘟病肆虐,稻农不堪其苦。之后,谢华安育成抗稻瘟病的籼稻品种“汕优63”,让他一战成名。因此,谢华安对黑龙江省的稻瘟病感触颇深。

  后来,“空育131”在黑龙江又经历多次稻瘟病大爆发,当地不得不寻找替代品种。“龙粳”系列的出现,取代了其地位。尽管“空育131”已逐渐退出生产,但谢华安对这个经典品种依然充满研究热情,一直试图加以改良。毕竟,除了抗病性差,它几乎没有明显短板。这与黑龙江本土育种家的想法不谋而合。

  几年前,两省农业科学院因一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有了交集。其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张建福提出:“我们一直做的是籼稻,也想在粳稻领域有所突破,有没有合作空间?”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国民给出建议:“不如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以‘空育131’为底盘品种,利用南方种质资源的优良抗稻瘟病基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品种抗性改良。”

  这是一场水到渠成的合作。合作共识有了,育种方向明确了,甚至连育种材料也是现成的。前面提到的“云引”,便是绝佳的稻瘟病抗性基因供体材料。

  “这是一个广谱稻瘟病抗性材料。”朱永生说,田间与实验室鉴定结果显示,“云引”对福建85%以上的稻瘟病菌株都有良好抗性。值得一提的是,与北方粳稻不同,“云引”是源自云南的常规粳稻品种,具有部分籼稻血缘。籼与粳、南与北,远缘杂交的后代更可能青出于蓝胜于蓝,表现出超越双亲的综合实力。

  最常用的方法是杂交,再从其后代中筛选出最出类拔萃的个体。这个过程看起来不复杂,但对育种家来说,就像大海捞针一般。两个品种杂交,后代会出现不计其数的性状分离。哪一种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呢?这就要将成千上万植株种到田里,一代接着一代观察其表现,在汰劣选优中不断缩小范围,直至锁定那株“梦中情稻”。

  所谓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就是对我们需要的特定基因进行标记。具体到“云引”,张建福团队已精准定位到了其中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y43(t)”。在备选育种材料还是秧苗甚至种子时,就可以在实验室内提取它们的DNA,检测是否含有抗病基因。有,拿到了晋级资格,进一步看其田间表现;无,直接淘汰。这意味着,不需要等到水稻成熟,在实验室阶段就能通过“预选赛”淘汰一大部分“选手”,效率大大提升。

  就这样,“云引”的稻瘟病抗性基因被成功导入“空育131”之中。经过持续3年的杂交、回交、自交等复杂过程,多个稳定的株系脱颖而出。育种团队信心满满地带着它们北上,打算在黑龙江验证成果。张国民团队为此专门腾出4亩试验田。

  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千挑万选出来的“种子选手”到了东北,严重水土不服。原因很简单——不耐冷,生育期偏长,比当地主栽品种晚了半个月,生长后期遇到气温骤降,成熟都难。

  两省育种家开始复盘:这些材料是在福建与海南这样亚热带、热带环境中筛选出来的。但东北地区属于寒地,生态类型完全不同,自然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回到原点,重新开赛选拔,不过赛场要包括黑龙江。在目标市场黑龙江,主要考察耐冷性;在病害多发的福建,偏重筛选抗病性强的材料;海南则利用四季如春的气候优势,在冬季实现加代选择,加速育种进程。

  经过几年三地穿梭育种,克服了不耐冷、生育期偏长缺陷的全新改良系应运而生。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好种,但可能不好卖。

  原来,当时黑龙江的稻米市场出现了新的消费偏好,长粒粳稻渐成潮流。传统的粳稻品种谷粒短圆。进入新世纪,黑龙江育成了粒型偏长的“五优稻4号”——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稻花香大米”。原产于五常市的“稻花香大米”声名鹊起,也引领了产业与育种方向。各路育种家纷纷将长粒型作为新品种的标配。为适应市场需求,福建与黑龙江联合育种团队在“空育131”稻瘟病抗性改良系的基础上,又引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团队育成的粳稻品种“中科804”,通过复合杂交,导入其携带的长粒基因,实现粒型由短变长。

  2020年,一个突破性粳稻新品种——“闽龙1号”诞生了。这个兼容并蓄的品种聚合了底盘品种“空育131”的早熟、耐冷基因,“云引”的抗稻瘟病基因,以及“中科804”的长粒、耐冷、口感好、抗倒伏等特性的基因。

  2022年,在品种还未通过审定的情况下,黑龙江科迈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便提前支付了定金,最终以300万元的价格拿下品种权。作为该公司转战种业市场的“处女作”,“闽龙1号”被寄予厚望。从2023年开始推广以来,该品种已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累计推广超百万亩。

  上个月,黑龙江科迈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还与福建省菜篮子新农发展有限公司、中米(黑龙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围绕“闽龙1号”种子生产、稻米加工、市场推广等全产业链开发,开展深度合作。按照计划,明年“闽龙1号”推广面积有望达到300万亩以上。

  “闽龙1号”闯关东,已初见成效。长期从事粳稻研究的张国民认为,“闽龙1号”有望成为东北地区的下一个大品种。

  对张建福来说,“闽龙1号”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品种。它是福建育种家在粳稻领域取得的跨界突破,是跨省合作结出的硕果,也是现代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技术结合的典范。但更重要的是,它是福建品种走出去的标志性成果。

  “衡量一个品种好不好,关键看它能不能在生产和市场上得到认可,能不能成为广泛应用的大品种。”张建福说,福建水稻育种研究基础深厚、成果丰硕,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大品种。前面提到的“汕优63”,曾连续16年保持全国杂交稻种植面积之最,累计推广应用10多亿亩,一度推广至全球四大洲13个国家。

  反观当下,福建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品种了。各大科研机构每年育成的品种数量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在市场上“跑量”的屈指可数,推广面积达到几十万亩的,已算不俗成绩。

  众所周知,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是全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这里“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年度粮食播种面积仅1200多万亩,其中水稻900多万亩,不到全国排名第一的湖南的五分之一。有限的育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全省生产上使用的水稻品种,少说两三百种。其中,以浙江“甬优”和“中浙优”系列等为代表的外省品种占据优势,省内品种突围艰难。

  “如果只盯着省内有限的市场,很难做出大品种。”张建福认为,“汕优63”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在品种与生产需求高度多元化的今天,其一家独大局面已难以复制。但福建水稻品种要突围,培育大品种依然是必由之路。必须立足本土的同时走出去,尤其是走到长江中下游、东北等水稻主产区去。

  走出去,并不只是“把种子卖到外省”这么简单,而是面向消费市场,聚焦生产需求,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不同的生态区、生产方式、消费偏好等,对品种的要求截然不同。”朱永生举例说,福建光热条件优越,对水稻品种的生育期要求不太严格。因此,长期以来,省内育种研究更倾向于对产量、品质、抗性等的改良,对生育期关注偏少。这就导致福建品种到了纬度稍高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生育期普遍比当地品种长一周以上。短短一周,不容小觑,可能引起产量的巨大差异。因此,福建品种要进入长江中下游市场,更短的生育期便是第一张入场券。与此同时,稻作模式、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对福建品种走出去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安徽一带近年来高温热害频发,对品种耐热性需求迫切;农业农村部近年来大力推进水稻与油菜轮作模式,需要更多短生育期的品种,以满足茬口搭配要求。

  “福建在种质资源、分子育种研究等方面具有优势,其独特的气候条件为筛选高抗病性、耐热、耐涝、抗倒伏的育种材料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黑龙江在寒地气候、应用研究等方面,同样具有优势。”张国民认为,“闽龙1号”的成功体现了合作的力量。其间在利益分配、资源共享等方面形成的经验,可资借鉴。事实上,不仅福建需要黑龙江,黑龙江也需要福建。张国民对未来进一步深度合作充满期待。他认为,黑龙江水稻遗传背景相对狭窄,未来要育出更多突破性品种,一定要引入外血,走籼粳交道路。这就需要南北联合,取长补短。

  上月,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成果拍卖会上,闽宁联合育种成果“闽宁1号”以66万元的成交价,打破了宁夏水稻品种转让价格纪录。该品种为宁夏黄河灌区提供了优质、抗病粳稻品种新选择,明年将在宁夏大面积推广。

  9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永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以1000万元的价格转让其自主选育的杂交稻恢复系“福恢631”,刷新了全省水稻单项成果转化金额纪录。作为杂交水稻优异的父本材料,“福恢631”已配组出多个抗性好、结实率高、高产稳产、抗倒伏能力强,且生育期适中、耐热性强的杂交组合,有望在长江中下游、上游和华南等稻区推广应用。

  “我们始终鼓励推动育种科研机构,在立足本土产业需求的同时,面向更广阔的市场,通过省际科研协作、科企合作等方式,服务全国种业需求,不断拓展福建品种的全国影响力。”福建省种子总站站长赵杰樑说,不仅仅水稻品种,走出去已成为福建种业的共同选择,一批在行业内举足轻重的“隐形冠军”“单项冠军”正在涌现。福建普通玉米品种“黄金棒696”,在河南实现高价转让,成功进军黄淮海这一全国最大的夏玉米产区;青梗菜种子全国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花椰菜种子供应量占全国70%以上;水果玉米种子在全国市场占比达65%以上。




[ 打印 ]  [ 关闭 ]

辽宁太阳集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2019- 2024    技术支持:太阳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