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蓝冠官网资讯

蓝冠客服_多个电力相关!山西公示2023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4月7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2023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其中包含多个电力相关项目。 其中包含变电站接地网状态精准监测、成像定位及预警关键技术,超/特高压换流站间隙绝缘强度调控核心技术、关键装备及工程应用,支撑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的源网荷储协同灵活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组合电器结构缺陷现场识别关键技术与应用。 同时还包含,电解水制氢镍铁基高活性阳极析氧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核电用先进不锈钢制造技术开发与创新,新型机械弹性储能机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新型电力系统分布式灵活性资源状态感知、集群控制与主动响应关键技术及应用,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调控的可信物联与智能决策技术研究及应用,新型电力系统分布式终端接入及监测关键技术与应用,新型电力系统分布式终端接入及监测关键技术与应用等。 原文如下: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晋政函〔2024〕4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省政府决定,对为我省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和组织给予奖励。 根据《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经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省政府批准,授予“非经典光源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和“煤基固废中锂铝战略资源高值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应用”2个项目特等奖;授予“超灵敏快速石英增强光声传感机理与应用研究”等35个项目一等奖;授予“剪切/振动耦合超常动态凝固理论与方法”等158个项目二等奖;授予“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单位企业技术创新奖。 希望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使命担当、积极主动作为,以勇攀高峰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定力、勤勉务实的作风,积极投身到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各项重大任务中,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2023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企业)目录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24年3月22日

蓝冠_华北能监局推动华北区域电网重大安全风险联合管控机制建立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为深化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贯彻2024年全国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分析会暨涉网安全联席会议精神,增强华北区域共同维护区域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华北能源监管局牵头联合山西能源监管办、山东能源监管办,省级政府电力主管部门,电网企业等单位,推动建立华北区域电网重大安全风险联合管控机制。 在推进工作中,华北局坚持统筹协调、联合管控。经全面梳理职责依据,明确由监管机构发挥协调作用,强化各成员单位工作沟通和信息共享,明确联合管控机制启动条件、各单位工作重点,构建配合紧密、调度有序的工作机制。 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重点围绕巩固提升大电网安全风险抵御能力、推动电网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协同联动、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组织协调,强化了系统性、结构性重大风险的防范化解工作,力求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提高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水平。 目前,机制规则的制定工作已经完成征求意见程序,正在修改完善中。华北能源监管局将持续深化协同配合,进一步推动电网重大安全风险联合管控工作机制落地。

蓝冠平台官网_南京江宁:2025年全区智能电网产业营收突破2500亿元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4月12日,2024年江宁区“向人民汇报”活动――区工信局专场举行。在深度访谈环节,区工信局就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智能电网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进行发言。 目前,江宁已建成智能电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作为江宁制造的一张靓丽名片,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迅猛。今年初,我区制定了《江宁区高质量打造世界级智能电网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区智能电网产业营收突破2500亿元,累计建成“三站三中心”超百个;确立了智能电网产业关键环节综合实力达到全球领先,基本建成世界级智能电网产业集群的目标。

蓝冠网址_青海丁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进入铁塔组立阶段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记者12日从青海省茫崖市委宣传部获悉,作为青海重大能源输送建设工程之一的青海丁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11日进入铁塔组立阶段。 变电站位于茫崖市冷湖镇,永久征地19.8公顷,线路自丁字口750千伏变电站至鱼卡750千伏变电站,按单回路架设,长度2×231.5km,共939基铁塔。 据介绍,青海丁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清洁能源新的外送高速通道,为海西地区沙戈荒项目后续开发预留了送出空间。 “丁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于2023年11月30日开工建设,力争2024年12月底完成建设,截至目前,土建完成总量的45%;其中鱼卡-丁字口750千伏双回线路工程于3月28日全线复工。截至目前,基础开挖完成911基,完成总量的97%;基础浇制完成874基,完成总量的93%;完成组立铁塔13基,完成总量的1%。”青海丁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业主项目经理刘生昊表示。 750千伏丁字口输变电工程是服务国家“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开发的重要一环,其建成投运将极大满足青海茫崖冷湖风光气储一体化园区对新能源的需求,促进地区新能源的开发,加强和优化海西地区中西部电网结构,为茫崖新能源通过特高压直流外送创造条件,拉动地区新能源产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蓝冠平台官网_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北极星电力网获悉,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发布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详情如下: 为落实《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组织计算了2021年全国、区域和省级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不包括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量),以及全国化石能源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供核算电力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时参考使用。 特此公告。 附件:1.《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2.《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计算说明》 生态环境部 国家统计局 2024年4月12日

蓝冠平台官网_广东省能源局、工信厅印发2024年节能监察工作计划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日前,广东省能源局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2024年节能监察工作计划的通知。文件提到,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专项监察。按照《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等有关要求,对用能单位变压器、电机及其系统(电机、风机、泵、空压机、工业制冷设备等)、工业热能设备(工业锅炉、热处理设备等)等开展现场专项监察,依法依规责令拆除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本专项监察数量原则上不低于各市重点用能单位数量的20%,并应覆盖工业节能专项监察企业,同时结合《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开展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摸底和更新改造工作的通知》(粤能节能函〔2024〕84号),将未按要求开展相关工作或存在淘汰落后设备的用能单位,优先纳入专项监察名单。 广东省能源局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2024年节能监察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节能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省节能中心: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节能监察办法》《工业节能监察办法》,以及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发〔2024〕7号)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节能监察工作,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项目、重点设备的监督管理,我们制订了2024年节能监察工作计划,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入开展节能专项监察 (一)工业节能专项监察。对列入2024年国家专项工业节能监察任务的企业,以及其他部分高耗能行业重点企业开展现场节能监察,重点检查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执行情况(具体监察企业名单见附件1)。 (二)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专项监察。按照《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等有关要求,对用能单位变压器、电机及其系统(电机、风机、泵、空压机、工业制冷设备等)、工业热能设备(工业锅炉、热处理设备等)等开展现场专项监察,依法依规责令拆除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本专项监察数量原则上不低于各市重点用能单位数量的20%,并应覆盖工业节能专项监察企业,同时结合《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开展重点用能产品设备摸底和更新改造工作的通知》(粤能节能函〔2024〕84号),将未按要求开展相关工作或存在淘汰落后设备的用能单位,优先纳入专项监察名单。 (三)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专项监察。对2021年以来通过节能审查并已投产(含部分投产)的项目开展专项监察,请各市督促项目建设单位按照《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粤能规〔2023〕3号)要求,自行组织项目验收并提交节能验收报告。请于5月31日前将省级审查权限项目节能验收报告汇总报送至省节能中心,省节能中心以抽查方式开展现场监察。市级审查权限项目由各市开展专项监察。 (四)2023年违规企业整改落实情况专项监察。对2023年度节能监察工作中发现的能耗超限额企业和其他违反节能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回头看”。对未按照要求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二、扎实做好日常节能监察 日常节能监察工作主要包括: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其中未按要求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的重点用能单位,优先纳入监察名单;节能服务机构贯彻节能要求、提供信息真实性情况;大型商建、公共机构等执行能耗限额(定额)标准和建筑节能标准等有关规定情况等;未纳入“十四五”前三年监察范围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及国家绿色工厂等能耗限额和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标准执行情况。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节能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配合,细化节能监察进度目标,充分发挥节能(监察)中心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力量,采取现场监察和书面监察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二)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节能监察工作程序和执法行为,确保节能监察工作公正、合法。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用能行为,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理。向社会公开节能监察工作情况,依法公布违规企业名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增强服务意识。监察工作中加强指导服务,主动向被监察单位宣贯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指导帮助被监察单位挖掘节能潜力,提出依法用能、合理用能的建议,提高能效水平。 (四)及时报送结果。各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需在国家专项监察任务完成时间节点后的10个工作日内,汇总本市节能监察情况并形成报告报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抄送省能源局。各市节能主管部门需在10月31日完成年度节能监察任务,11月15日前向省能源局报送本市年度监察工作总结报告,包括监察工作总结、淘汰类用能产品设备退出情况(附件2)、实际监察企业名单和监察结果(附件3)等。省节能中心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1.工业节能专项监察名单 2.淘汰类用能产品设备退出情况 3.实际监察企业名单和监察结果

蓝冠平台官网_现代智慧配电网·洛阳:内外兼修 供电功夫,中!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编者按:国家电网公司2024年“两会”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智慧配电网,建成35个国际一流城市配电网先行示范区。电网头条推出“现代智慧配电网・一线实践”系列主题报道,深入报道国际一流城市配电网先行示范区相关实践成果成效,展示公司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的积极作为。 洛阳,居天下之中,处九州腹地。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洛阳也因此成为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是一座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都。 近年来,洛阳“火爆”出圈,跻身全国文旅城市顶流,各类国风“夜经济”盛行,游客仿佛穿越回盛世大唐。这样的沉浸式体验,激发了文旅产业的高速发展。其背后,是坚强电网的强力支撑。 洛阳供电公司内外兼修“练功夫”――持续打造智慧配电网,电亮千年古都,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一册在手,外练“筋骨皮” 夯实配电网架基础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是联系电网与用电客户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 洛阳供电公司在河南省配电网“星型”网架基础上,编制《洛阳现代智慧配电网技术路线暨配电网规划实用手册》,结合供电可靠性要求,以及城市发展新区、成熟区、县城农村地区等区域的功能定位,创新提出5种“套餐式”电网升级方案。 对于城市核心区,洛阳供电公司制订了融合一次网架、保护及配电自动化配置、通信方式、客户接入的配电网全方位套餐方案。“在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洛阳市洛龙区核心功能区,我们重点打造了13组主次清晰、结构简单、灵活互供、安全可靠的坚强配电网网架,实现联络率100%、‘N-1’通过率100%、标准化率100%、重载率0%。”洛阳供电公司经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周燕介绍道。 针对文旅热门景区,洛阳供电公司将网架理念向供电最末端电网延伸,在用电报装环节提级制订套餐方案,采取线路双环网、配电变压器双接入、周边多电源等方式,从规划源头提升供电可靠性。“洛阳市西工区小街美食广场是我们这最出名网红打卡地之一,集合着各类餐饮美食,也是夜景亮化的地标建筑。该美食广场通过两组环网,由周边4座变电站的4回线路供电,充分保证了供电可靠性,保障周边商户、旅游用电可靠。”周燕说。 目前,洛阳市区10千伏配电网基本建成了以手拉手型单环网为主体、局部双环网的主干网架。 模型在心,内练“一口气” 增强“掉血”自愈能力 早在2021年,洛阳供电公司就建立了多元生态智慧配电网,练就“自动成图、多端应用、网络自愈”的特色“内功”,实现配电网设备运行全感知、配网故障抢修全智能,全面提升配网调控精益化管理水平。 配电自动化的图纸模型是配电网开展远程遥控操作、实现故障智能研判和电网自愈的基础,是建设新型智能配电网的前提。以往,配电自动化的图纸模型需要人工绘制再导入系统,一个城市市区的全部配电网图模绘制建设周期要5~10年,极大制约了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洛阳供电公司创新自研图模生成工具,依托生产管理系统(PMS)系统台账数据,按照“源端唯一”要求,实现图纸一键生成,不但节约了人力成本,也将图模建设周期缩短至3个月。 配电自动化的图纸模型是配电网开展远程遥控操作,实现故障智能研判和电网自愈的基础,是建设新型智能配电网的前提。以往,配电自动化的图纸模型需要人工绘制再导入系统,一个城市市区的全部配电网图模绘制建设周期要5~10年,极大制约了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洛阳供电公司创新自研图模生成工具,依托生产管理系统(PMS)系统台账数据,按照“源端唯一”要求,实现图纸一键生成,不但节约了人力成本,也将图模建设周期缩短至3个月。 在此基础上,洛阳供电公司通过有机融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电网调控支持系统,实现可观可测配电网线路、设备运行状况,通过配置馈线自动化(FA),依靠配电自动化主站生成故障处理方案,实现配网就地快速自愈。2022年,洛阳供电公司在华中地区率先应用FA。2023年,洛阳供电公司在省内率先于城市核心区域投入应用光纤通信智能分布式FA。该装置可在500毫秒内完成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无需人工干预操作,进一步提升电网自愈能力。 眼下,洛阳配电网正由“用电停电微感知”正式向“用户停电零感知”迈进。 内外兼修出“功夫” 民意感知准,诉求解决快 得益于“内功”牢、“外功”强,洛阳供电公司在河南省首创智能感知配网精准抢修体系,同时将抢修可视化融入抢修业务链条,加固抢修安全防线,为打通供电服务“最后1公里”提供保障。 智能感知配网精准抢修体系通过集成用电采集系统数据、融合终端数据、配网图模及地理信息,智能优化抢修流程,缩短配网故障处置时间。 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FA率先启动实现电网自愈,一旦无法自愈,便转入故障抢修阶段。精准抢修体系能够实现分钟级精准研判故障,推送告警信息,自动生成抢修工单,根据地理信息系统标注停电范围和人员定位,将工单自动派发至就近员工,帮助员工快速抵达现场抢修。 在复电抢修阶段,供电服务指挥员工可实时监测抢修工作全过程,把控抢修现场安全并提高抢修效率。 在现场服务阶段,该体系根据事件类别和涉及客户,生成服务响应工单并将之派发至台区经理,同时发送现场抢修视频,辅助安抚客户及解释工作顺利开展。

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4月11日,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雅安天全县交界海拔2900米的二郎山上,来自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的千余名建设者克服山高林密、地形陡峭、运输艰难等实际困难,与大雾绵雨、断崖式降温等恶劣天气展开较量,加快推进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川9标建设进度。 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连接四川、重庆电源和负荷中心,是构建西南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的起步工程,该工程新建四川甘孜、天府南、成都东和重庆铜梁4座特高压变电站,新建双回特高压线路658公里,总投资288亿元。 目前,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全线已进入组塔架线高峰期,完成铁塔组立近6成,完成架线近3成,计划2025年建成。投运后,每年能输送清洁电能超过350亿千瓦时。

蓝冠客服_观澜 | 全面加强电能质量管理 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电能质量管理工作已逐渐成为提升电力用户满意度,优化营商环境,支撑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电能质量管理办法(暂行)》(简称《办法(暂行)》)将于2024年4月1日起施行。《办法(暂行)》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政府监督管理、行业自律和企业履责相结合的电能质量管理机制已初步形成,电能质量管理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将迎来新的挑战、新的格局、新的变化。新时期下要深刻把握产业转型和能源转型的大势,做好电能质量管理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方联动,保障高电能质量,持续提升优质供电水平,优化用电营商环境。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马辉)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电能质量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既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有效举措,更是占领战略新兴产业制高点、把握产业变革前沿的重要选择,意义十分重大。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电力系统电源和负荷结构正在发生质的变化,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已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接入配用电系统的分布式光伏已达光伏总装机容量的43.3%,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85.3%。与此同时,用户和新型发电主体针对电能质量问题的投诉呈逐年增加态势。电能质量不仅要面对长期存在的老问题,还要面对不断产生的新挑战。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来电能质量特性新变化 电网侧电能质量特性呈现新变化。在能源低碳转型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国家战略的牵引下,新型电力系统已经成为能源体系低碳高效转型的重要支撑。而新型电力系统高比例新能源并网、高比例电力电子装置接入的“双高”特性,导致电能质量扰动出现强随机、宽频带、多耦合等特点,所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复杂多样,且存在传播快、范围广、损失大等特性,同时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使得电力系统面临电压和频率调节支撑能力弱、源荷波动性大等新的挑战,这些都对电力系统安全经济高效运行形成严峻考验。 用户侧电能质量特性出现新特点。当前,我国工业化发展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需牢牢把握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加快向技术密集型的芯片、半导体等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和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信息技术、金融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转型。半导体、信息技术产业对电能质量有较高的敏感度和治理需求,对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的高质量供电提出了较高要求。以深圳为例,2022年,用电量排名前15位的用户中,有11家为电子信息、半导体相关行业。 同时,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冶炼化工等领域的加快建设,以及柔性互联、直流配网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车网互动、柔性直流、分布式风光等技术的稳步发展,用电侧用电特性也逐渐呈现有源、多电力电子、电能质量敏感等特性,这些都对电能质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电能质量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电能质量问题已由传统的“单一事件”转变为复杂的“高并发连锁事件”,传统电能质量分析方法不再适用于“双高”特征下的多变量、非线性、强时变系统,这就对电网企业在电能质量监测治理的技术能力提升,以及电能质量企业管理创新及应用提升两个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对电网企业电能质量监测治理的技术能力提升提出新要求。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双高”配用电系统对电能质量监测治理的技术能力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提升感知能力。当前,国内电网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共约两万余台,数量少;此外,现有监测装置与系统存在成本高、安装繁、功能少、交互难等诸多短板,电网对电能质量的感知能力亟待提升。二是提升治理能力。当前,电能质量投诉居高不下,一方面是由于配网中治理设备功能单一、效果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基于电力电子的治理设备成本高、覆盖率低,亟需挖掘源、网、荷潜在资源,开展电能质量协同治理。 对电网企业电能质量管理创新及应用提升提出新要求。当前,亟待建设对重要用户的全生命周期电能质量防治体系。例如,在规划阶段缺乏对重要用户高质量供电的统一规划、投资及建设标准,重要用户电能质量需求未与规划、建设等环节协同开展,产业与电力规划衔接不足,考虑电能质量因素的用电环境评估不充分,可能会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在用电报装阶段,对用户宣贯电能质量管理理念及保护措施不足,用户未能及早规划配置合适的电能质量控制设备;在设备运维管理阶段,差异化运维、防雷等运行维护环节高标准电能质量防治措施的针对性仍需加强。因此,电网企业亟需开展基于重要用户全生命周期电能质量防治体系的管理创新及应用提升。 《办法(暂行)》提出新任务 《办法(暂行)》进一步明确了电网企业在输配电电能质量管理方面的职责,提出了电网企业应当开展与电能质量管理工作相关的信息采集及问题分析治理能力建设。同时,《办法(暂行)》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建立电能质量信息管理和监督管理制度,要求电网企业按规定准确、及时、完整地向国家能源局报送电能质量信息,并配合国家能源局开展电能质量监督检查。面对新任务新要求,电能质量管理工作要及时求变,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优化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方法,实现技术路线、管理模式突破,强化防范及治理意识,形成协同规划、群防联治的电能质量综合防控治理体系。 对下一阶段电能质量工作的思考 深入领会《办法(暂行)》精神,协同各方落实责任 南方电网公司将组织深入学习领会《办法(暂行)》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以数字化、绿色化“两化转型”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两型建设”为重点,强化战略引领,聚焦战略主题,遵循“六化1”路径,把握“七统一2”策略,推动“三商”转型持续深化、五大战略单元协同发展,进一步探索提升供电质量的途径、方法和举措,通过科技和管理创新,推动资源整合,不断完善电能质量顶层设计,为系统性解决电能质量问题注入发展动力。与此同时,推动各方协作,加大宣贯力度,共同营造良好的供用电环境。 强化电能质量监测治理科研创新力度,加强电能质量技术支撑能力提升 强化技术创新力度,以“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为目标,建立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配用电系统电能质量智能感知与协同控制技术体系,着力培育电能质量科研创新氛围,为保障用户高质量用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开展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创新电能质量分析、治理基础理论研究。开展电能质量问题发生机理、传播规律、特性刻画和智能检测研究,实现谐波、电压不平衡和暂降等电能质量扰动的精确分辨、溯源和计算。 加快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创新与示范应用。以用户侧电能质量关键技术为导向,重点开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配用电系统电能质量智能感知与协同控制技术、重要敏感客户防雷综合技术、重要用户电能质量保险模型等研究,探索建立系统性、多层级、高效灵活的电能质量治理体系,在用户侧电能质量监测、协调控制与用户增值服务等领域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满足产业集群负荷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应用需求。 加强数字化转型及生产管理水平提升工作。基于全域物联网平台“云-边-端”架构,支撑“变电站-馈线-台区-设备”多层级协同治理,并降低决策时间。依托虚拟电厂平台,开展多利益主体协同治理探索。结合生产管理水平提升工作,协同推进组织机构优化,完善制度流程标准,建立健全与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电能质量管理工作相适应的生产组织模式。 推动相关产业链发展。通过产、学、研、用协同转化,加速关键设备的研发效率,推动各类新设备的研制和推广应用,促进电力行业和电能质量电工产品制造行业协同发展。深化链长企业引领带动作用,落实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推动电能质量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促进电能质量产业发展,进一步降低电力用户、用户电能质量问题治理成本。 打造高电能质量示范区。充分做好经验总结、成果整合及宣传展示,打造高电能质量示范区,推动相关管理制度和新型技术装备先行先试,总结提炼一套完整、体系化、操作性强、复制性强的高标准电能质量建设改造标准及实用化技术,探索建立多层次、多样化、多方位的电能质量管理制度,营造政府、供电企业、客户协同合作的良好供用电氛围。 坚持高质量发展指引,加强企业电能质量管理创新及应用提升 坚持高质量发展指引,更好地服务南方五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化在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客户技术服务等环节采取高标准电能质量综合防治举措,完善电网电能质量管理,构建重要用户全生命周期电能质量防治体系。 匹配高电能质量需求,优化电网规划体系。在大电网网架规划、建设、设计等阶段,加强大区域、省级、市级等各层级电力规划与产业衔接,有序提升电网抗扰动能力,加快形成坚强、灵活、可靠的网架结构。持续探索强化电网调控能力设备的应用,形成多层级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示范样板。 以组织模式优化为基础,在运行维护环节高标准做好电能质量防治措施。以高标准提供高电能质量保障为抓手,优化主配网管理体系,强化生产运行集约化高效管理,研究制定基于重要用户高电能质量保障的输配电设备的差异化运维管理制度、策略和方法。 以“解放用户”理念为指导,结合现代供电服务体系高标准做好用户电能质量问题防治措施。开展多角度、多方面、多样化的电能质量用户服务,持续发挥公司相关专业技术团队作用,做好内部信息传递与服务支撑。通过多种方式,做好用户电能质量问题“防+治”的宣传、沟通,搭建技术交流活动平台,积极开展成果宣传展示,了解用户诉求、解答用户疑问、解决用户需求,更好地服务南方五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注1:“六化”指:集约化,专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市场化,国际化。 注2:“七统一”指:统一战略管理,统一要素配置,统一人、财政策,统一标准体系,统一监督管控,统一数字平台,统一企业文化。

蓝冠_云南电网全面提升滇中新区中心区域供电可靠性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4月1日,在110千伏小高坡输变电工程建设现场,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工作人员紧锣密鼓地开展基础浇筑、电缆管沟施工,该变电站建成后,将为昆明机场扩建东二跑道腾挪“新家”,同时满足长水国际机场、航空产业落地用电需求。这是云南电网公司服务云南滇中新区建设的一个生动画面。 云南滇中新区是滇中产业聚集区的核心区域,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主城区东西两侧,面积约482平方公里。以滇中新区为圆心,以5小时航空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圈,圈内是覆盖中国和南亚东南亚等地区近30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作为云南唯一的国家级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让滇中新区“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显得尤为重要。 2015年9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云南滇中新区以来,昆明供电局全力服务保障新区发展,着力服务大开放、大建设。 近期正在推进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是云南推进民航强省战略、昆明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的重大标志性项目,“两油两电”迁改工作涉及500千伏厂口―七甸Ⅰ回线路、35千伏乌撒庄变电站迁建110千伏小高坡变电站及部分10千伏线路迁改工作。昆明供电局主动靠前服务,组建项目推进专班,积极与昆明市政府、滇中新区对接,2022年7月成为“两油两电”迁改工作首家签约单位,做好工程前期策划,就迁改方案制定“一项一策”。目前,500千伏厂口―七甸Ⅰ回线、10千伏长水线等迁改工程已于2023年12月提前完成,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顺利施工保驾护航。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昆明供电局计划在滇中新区投资8.46亿元,同比“十三五”期间增长110%。目前已完成投资3.95亿,建成220千伏向荣变、110千伏秧草凹变,完成110千伏周家山变电站新增10千伏间隔等27项主配网工程,为新区企业发展提供强劲的电力支撑。进一步优化电源布点、网架结构,推动配网可转供电率由93%提升至近100%、配网自愈率由92%提升至100%,持续推广应用不停电作业,提升新区电网调节能力,全面提升滇中新区中心区域供电可靠性,力争全区用户平均停电时间降至2小时,用实际行动增强新区用户电力“获得感”。 在打造可靠电网的基础上,昆明供电局致力于全面提升滇中新区客户服务水平,全力服务保障昆明浙商科技产业园内20余个企业、国药中生血液制品基地等省市重点项目通电投产。 “园区内的停电明显减少,包括园区内企业的用电接入和故障处理都采用不停电作业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位于嵩明县的浙商科技产业园总经理助理蒋莎说,对于园区内的用电报装项目,都有专门的客户经理“一对一”主动沟通服务,帮助积极协调解决问题,用电体验越来越好。 昆明供电局将继续围绕新区“一点一极两区”的战略使命,完成110千伏小高坡输变电工程及9项配套配网工程建设,进一步强化电力保供、电网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深入落实《昆明市优化产业园区用电营商环境十项措施》,提升重大项目用电保障能力。健全重大项目信息互通机制,主动跟进长水机场改扩建、航空物流基地等重点项目用电需求,适度超前谋划滇中新区电网布局。持续优化完善“三经理”服务模式,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支持先导(昆明)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等重点项目用电,服务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