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July 2022

蓝冠客服_闽粤电力联网线路工程全线贯通!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今天(29日)15时许,国家“十四五”重点能源项目,闽粤电力联网工程迎来重要节点,全长303公里的线路工程全线贯通。闽粤电力联网工程额定容量200万千瓦,总投资32亿元,是国家明确的基础设施补短板重点输变电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实现福建、广东两省电力互补互济、应急互备,也将促进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 福建清洁能源储量丰富,电力供应充足,外送潜力大。尤其是近年来,福建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不断提升,今年已经实现装机、发电双过半,具备电力对外输送能力。建设闽粤电力联网工程,对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促进能源资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助推碳达峰碳中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总台记者 林舟 陈庚 毕蔚然 曲绍虎 郑旭佳 赖俊霖 林建军 郑俊雄 王铣 陈�阳)

蓝冠平台官网_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获奖名单出炉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获奖情况一览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近日,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获奖名单出炉,958件专利分获中国专利奖金、银、优秀奖和中国外观设计金、银、优秀奖,28家单位获中国专利奖最佳、优秀组织奖,18位院士获中国专利奖最佳推荐奖。 据介绍,中国专利奖评选活动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开展,对在实施创新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显著贡献的专利权人、发明人(设计人)以及相关组织者给予表彰。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专利获奖情况。具体如下:

蓝冠_南方电网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电力主控芯片相关专利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近日,由南方电网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电力主控芯片相关专利――“用于并行冗余协议网络中的时钟输出控制方法和系统”获得第23届中国专利金奖,这是公司成立20年来首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实现了零的突破。中国专利奖是我国政府颁发的专利领域的最高奖项,截至目前,南方电网公司共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项、银奖2项、优秀奖27项。 芯片是电网稳定运行的“地基”。本次金奖专利由南方电网公司数字电网领域首席专业技术专家李鹏及其团队发明,专利权人为南网科研院。该专利创造性提出了冗余网络中的精确对时方案,发明了双通道高精度比较等系列原创性算法和技术,首次研制了冗余网络对时IP和全面国产能源工控“伏羲”系列芯片。 这一系列化的国产芯片和电网核心控制装备,不仅解决了我国能源工控通信对时核心器件长期依赖进口、知识产权依赖引进的问题,还在电网发、输、变、配、用以及石化工矿企业规模化应用。“伏羲”芯片入选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评选并颁奖,分金奖、银奖、优秀奖三个等级,其中金奖每年不超过30项。每年各部委、省级政府和全国性行业协会等优选推荐约2500项专利参加评审。此次南方电网公司申报的10项专利中,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7项。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围绕数字电网、大规模储能、新型电工材料、新型直流输电技术、电力自主可控化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开展专利微导航,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保障能源供应链自主可控。 截至今年7月,南方电网公司累计有效专利授权数达38843件,其中发明专利11901件,PCT专利申请151件,在央企专利质量评价中连续3年获评A级。 原标题:南方电网公司首获中国专利金奖

蓝冠网址_评 | 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从哪儿来?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背景下,要保证电网安全稳定,除了需要煤电深度调峰外,挖掘更多灵活性资源也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灵活性资源明显不足,制约着新能源成为发电侧主体”“需要健全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保证灵活性资源的有效释放”……上述观点是记者在7月19日召开的“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灵活性资源挖掘”报告发布会暨研讨会上听到的声音。 与会专家认为,受制于灵活性资源短缺和电力运行机制相对僵化,我国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明显不足,导致新能源消纳难题尚无法彻底解决。若不加以重视,未来我国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困境或将进一步加剧。届时,灵活性不足,将从制约新能源消纳的单一的发电经济性问题,扩展成为威胁电力供给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双重问题。 ■■灵活性需求日益扩大 在“双碳”目标下,高比例新能源接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特征。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虽可提供绿色低碳电量,但需要大规模灵活性资源来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而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灵活性明显不足。当前,风光发电量占比约为10%,依靠现有灵活性措施尚可勉强维持电力系统稳定。但未来随着风光发电占比持续提高,将给电力系统的消纳能力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 “从短时间维度看,源荷侧的高波动性,在灵活性资源快速调节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会影响电能质量。”华北电力大学讲师张健分析,从长时间维度看,风电、光伏发电量的不确定性较高,极端情况下,灵活性资源的负荷跟踪能力和电力充裕度不足,会引发电力供需不平衡,进而导致严重切负荷,影响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如今,电力系统的灵活性需求出现扩大趋势。同时,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还要解决经济性、环保性和安全性3个目标。” 在业内专家看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在于对灵活性资源的挖掘,发电机组实施灵活性改造后,可对电力系统起到支撑和调峰作用。随着时代的演变,需求侧资源的功能和内涵外延也在发生变化。 ■■仅靠煤电灵活性改造难以满足需求 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怎样的灵活性?《电力系统灵活性提升:技术路径、经济性与政策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认为,分析电力系统灵活性应考虑方向性和时间性,从供给和需求两端,提升电力系统短、中、长时间尺度内,向上和向下灵活调节的能力。 “短时间尺度的灵活性对应的是秒级和分钟级,应对的是系统瞬时波动,灵活性体现的价值主要在于功率,功率的速度和调节的灵活性。”张健表示,中时间尺度的灵活性对应的是小时级、日内或者多日,主要作用是通过削峰填谷平衡日内调峰需求,价值体现在功率调节连续改变以及所对应的电能量的转移。长时间尺度对应的是周、月或者季度,主要作用是满足在更长时间尺度内,比如从夏季到冬季,系统负荷需求和供应之间的变化,价值主要体现为满足跨周、跨月乃至跨季度的灵活调节需求。 建议认为,煤电适合进行小时级、跨日的出力调整,参与深度调峰;气电适合进行秒级和分钟级的功率调整,可缓解或消除风光出力的瞬时变化对电网的冲击;储能和抽水蓄能可在1分钟―2分钟内完成从零至满出力的调整,需求响应规模一般可达最大负荷的3%―5%,其提升系统灵活性的成本低于其他资源。总体来看,灵活性资源的选择需重点关注技术特点和经济性,需求响应和煤电灵活性改造的成本优势明显,而抽水蓄能和短时储能的调节性能占优势。 “相同规模的不同灵活性资源所带来的系统效益不同,因此需合理配置灵活性资源,通过资源优化组合提升综合效益。”张健表示,仅靠煤电灵活性改造难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需求,还需提前布局并加快其他灵活性资源的开发建设。灵活性资源的多元化,可兼顾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实现电力系统灵活性的整体提升。 ■■要通过市场机制确认价值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十四五”期间是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窗口期,也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新阶段。要把握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电力系统灵活性从前瞻性概念探讨转向有规划的周密部署。“应从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同的视角来综合考虑灵活性的需求与供应,将灵活性纳入电力规划、调度运行和市场交易等各环节,保证灵活性资源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合理配置,在实际运行中高效调用,并通过市场机制确认其价值。”张健认为。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提出,应立足资源的可得性,有序部署灵活性资源,“十四五”期间的首要重点是落实国家的煤电灵活性改造目标,确保达成既定的抽水蓄能投产目标,为实现2035年抽蓄中期规划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要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建设并举,推动新型储能项目在电力系统中的部署,为“十四五”期末基本实现电化学储能的商业化奠定条件。他强调,应特别重视需求响应对系统灵活性的贡献,“十四五”期间应努力实现需求响应的规模化和常态化运行。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伏秋认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为适应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高这一重大基础性变化,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均需重塑、重构、重定位,协同提供维护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绿色高质量运行的综合调节能力。新型电力系统的综合调节能力建设既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也要因地制宜、优化组合开发利用各类调节资源,同时要遵循综合资源战略规划理论与方法,综合考虑各类系统调节资源的可获得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

蓝冠注册_整合分散资源 虚拟电厂成新型电力系统“新宠”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将煤燃烧成水蒸气推动发电机发电、用水力推动发电机发电……这或许是大众对电厂发电的认知。而近期业内热烈讨论的“虚拟电厂”却不同于常规的发电厂,见不到锅炉和烟囱,甚至没有庞大的发电机,就可以参与电力系统,并且任何人都可能是其中的一员。“您家屋顶上的光伏就可能是虚拟电厂的一分子。可以说,虚拟电厂正是大众参与到电力行业和能源行业为转型保供作出自身贡献的好机会。”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运行局运行分析处处长冯利民指出。近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举办了“中国虚拟电厂发展前景展望和商业模式分析”活动,并发布《虚拟电厂技术和商业模式研究》报告。 据了解,所谓虚拟电厂,就是通过先进信息通信和监测控制技术,实现海量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资源的聚合和协调优化,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交易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对外表现为一个可控电源。 多位与会专家表示,在碳中和背景下,虚拟电厂已成为电力供需平衡调整的重要手段。但当前我国虚拟电厂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还需政府、企业、用户等各方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 将在电力系统各侧发挥重要作用 冯利民指出,从虚拟电厂的发展阶段来看,往往是从合约型发展至市场型最后到自主型。“第一个阶段往往是由政府通过专项资金、特定合同、补贴刺激等手段激励。发展形成明显规模市场效应后,虚拟电厂就可以通过参与电力现货、辅助服务市场获利。最后在整个行业发展成熟后,虚拟电厂系统就可以实现跨空间自主调度。” 从参与方来看,总体上可分为发电侧、用电侧、电网企业、监管机构及产业链五类。“总体而言,发电侧和用电侧的各类资源被整合,最终表现为一个受控的、协调的、柔性的发电系统呈现至电网公司,它们都是虚拟电厂的参与者。以发电侧举例,一般有发电企业或工业园区投资,还有如应急电源、柴油发电机、居民建筑、储能等,都可以由发电侧进入虚拟电厂。”冯利民分析。 与此同时,虚拟电厂在电力生产各环节将发挥重要功能。在电网侧其主要价值表现在服务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包括提供电网调峰能力、提供电网调频服务、提供负荷备用服务、提供电网阻塞缓解手段等;在用电侧保证优质供电服务,包括提供参与电力市场机遇、提供用户侧节能服务、提供应急电源服务等;在发电侧,虚拟电厂能够保障电源并网及电力消纳,包括提供海量分布式电源精益化管理手段、提供清洁发展思路等;在监管侧,其功能价值表现在降低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成本、提供公平多元化市场竞争、提供系统价格稳定能力和提供分布式能源监管手段等;在产业链侧,VPP功能价值表现在创造全产业链和全业态综合收益,包括提供全产业链发展效益、提供能源金融及大数据增值等衍生服务。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认为:“虚拟电厂把分散资源聚沙成塔,是符合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要的一种方式。” 仍处于发展初期 与会专家指出,我国虚拟电厂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政策机制不甚健全,项目以研究示范为主并由政府引导、电网实施,且普遍聚焦于需求侧响应模式。“从2016年至今虚拟电厂六年多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虚拟电厂面临着用户侧负荷及发电侧资源参与意愿不强、电网侧业务布局和主导发展力度较薄弱、监管管理体系与市场机制不完善、产业链标准规范和商业模式尚不明朗的境况。”冯利民指出。 国家电投集团综合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分院副院长张军伟基于虚拟电厂项目实施咨询及评估过程中的亲身经历指出,制约虚拟电厂发展的因素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调度关系方面,采用大网调或局域网调涉及电网的安全问题,理论上所有的非公用资源都应该纳入到虚拟电厂里面;其次,由于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虚拟电厂补贴也不尽相同,参与电力市场的价格也不尽相同,虚拟电厂的补贴价格标准莫衷一是;此外,虚拟电厂技术越来越先进,但由于一些设备价格较高,使得许多相关项目收益率较低,难以吸引投资;从权属关系方面来说,若在虚拟电厂系统中建立软件线路,产权又应归谁所有?这些问题普遍存在,还需要相关产业政策进行调整。” 同时,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艾芊提出,从虚拟电厂交易手段方面来讲,还需要点对点交易、高频交易等市场交易技术支持。为保证信息安全,也需要隐私保护手段。“从整体上来讲,虚拟电厂是‘云大物移智链’技术的集大成者,也是其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但是在能源转型的道路上,还需政府、企业、用户等各方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艾芊说。 市场需要先行者 日立能源(中国)有限公司首席咨询顾问程�魅衔�:“虚拟电厂是能源互联网概念落地应用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场景。要通过技术手段去挖掘提升它的灵活性可调节能力,进而提升系统的能源效率。” 冯利民进一步建议,从我国虚拟电厂仍处于发展初期的现实而言,首先应完善虚拟电厂的顶层设计及行业标准,明确主管部门及各方职责。此外,要在各省地区、电力市场规则制定中纳入虚拟电厂等新兴市场主体,并出台相关的激励和保障政策,引导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并逐步引入针对性的市场交易品种。“而从远期来看,行业要严防过度竞争、排他垄断、资本投机、无序竞争等。还要推动相关产能装备技术标准‘走出去’,将我国虚拟电厂产业作为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并打造国家品牌效应、占据品牌制高点。” 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目标,从商业模式而言,张军伟建议以综合智慧能源为切入点发展虚拟电厂和储能。“其一,虚拟电厂+客户的方式,可将客户可控负荷与储能、分布式电源、充电站等整合,主动控制响应电网、电能量平衡和电力辅助服务需求。其二,开发综合智慧项目能源站,使储能更加有效地参与到电力市场当中,产生额外的盈利点,盘活自有综合能源资产和外部客户。其三,虚拟电厂也可通过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盈利。” “对当前来说,更需要一个能够进入竞争性电力市场的先行者去尝试打通包括市场监管、定位以及构建市场参与模型等方面的堵点,给其他参与者做一个示范。”蒋莉萍提出。 原标题:虚拟电厂成新型电力系统“新宠”

蓝冠_国网江西电力无人机配电线路关键业务分析系统投用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开展配网工程验收,工程质量一目了然,提升了工作效率。” 江西井冈山市供电公司员工在得到无人机配电线路建设及运维技术支援后说。7月22日,经过研发人员历时3个月对定位算法、设备识别算法、缺陷识别算法的优化后,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无人机配电线路关键业务分析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无人机配电线路关键业务分析系统中的地理图自动生成技术、工程量自动统计技术和缺陷自动识别技术等已经在江西18个县供电公司应用,减少了配电线路验收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验收质量,也为高质量运维配电线路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据了解,无人机配电线路关键业务分析系中的配电线路无人机智能验收方法、无人机搭载实物ID识别装置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已分别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据主导该专利研发的江西电力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王文彬介绍,系统的成套系列技术解决了长期普遍存在的多样地形下的配电线路验收难题。 2019年,王文彬等人在实地调研中发现,配电工程验收大部分采取人工抽测方式,效率低,观察角度受限,存在验收死角,覆盖面窄,难以触及鱼塘、湖泊、高山、丘陵等特殊地形。因此,配网建设工程验收用时长,准确度不高。而且竣工图由人工绘制,容易造成后期图档管理中图实不符。 江西电科院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历时两年成功研发了无人机配电线路关键业务分析系统,在国内首次提出无人机配电线路地理图自动生成算法、配电线路设备自动识别方法,首创搭载前端边缘计算装置及实物ID识别装置的智能无人机,实现自动生成线路图、自动统计工程量及设备缺陷智能识别。 原标题:国网江西电力无人机配电线路关键业务分析系统投用

蓝冠_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项目在福建湄洲岛投运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7月20日,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项目在福建莆田湄洲岛投运,助推生态低碳岛建设,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构建台区级微电网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3月中旬,莆田供电公司启动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项目,加快推进5个台区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并将5个台区在直流侧互联形成环网,利用柔性互联装置多个端口功率均可控制的特性,将分布式光伏发出的直流电就近消纳,满足周边居民的用电需求,且优先保障直流充电桩用电。 “如果宫周片区的朝宫街在旅游旺季出现用电突增情况,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就可以将轮渡码头光伏发的电调剂过来使用,实现多个10千伏线路、不同台区之间的电能循环和互济使用。”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工程师徐旖旎说。 据介绍,过去光伏板发出的直流电送到汽车充电桩等用户端后,需要由直流电变成交流电,最后再变成直流电才能使用。这个传输过程会产生一定的电能损耗,而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的建成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还在电力调度系统基础上,建成了“网-车”互联系统,通过系统合理调度,使移动储能车、V2G电动汽车共同参与到电网的功率调节中,达到多能互补、时空互济、能量均衡等效果。当微电网全停时,移动储能车还可以替代柴油发电机为电网黑启动提供初始电压,带动分布式光伏为微电网供能。 该项目负责人蔡哲介绍,在建设“双碳”示范海岛过程中,湄洲岛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的比例逐渐提升。截至目前,湄洲岛共建成22个光伏发电项目,累计装机容量约1329.5千瓦,年发电量160万千瓦时,加上来自忠门镇的风电,目前岛上50%用电为清洁能源所发电量。 原标题: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项目在福建湄洲岛投运

蓝冠注册_四川500千伏广都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投运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2时14分,广都变电站5013开关1、2号断路器保护定值调整完毕,广都变电站3号主变压器投运操作全部结束。”7月13日中午,当值运维人员在验收工作群里发布信息。四川500千伏广都变电站3号主变压器扩建工程正式投运。 500千伏广都变电站3号主变压器扩建工程是成都电网今年迎峰度夏重点工程。该工程的投运有助于缓解500千伏蜀州、尖山变电站的主变压器重载情况,满足成都地区负荷增长需求,大幅提高区域供电可靠性。 广都变电站位于成都市双流区金桥镇金河村,于2015年11月22日投入运行。为进一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用能需求,该站3号主变压器扩建工程于去年11月启动,包括扩建主变压器三相、500千伏进线间隔、220千伏进线间隔,安装66千伏侧电容器、电抗器等无功设备。 在生产准备前期,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总结变电站投运工作经验,编制生产准备工作方案,组建生产筹备组、专业工作组及柔性团队,将验收工作职责明确至个人,确保广都变电站3号主变压器扩建工程零缺陷投运。 “周玲盯紧3号主变压器间隔信号,赵野去核验主变压器极性,其他人跟我去检查开关保护装置和主变压器保护装置,大家务必细致认真。”6月20日,二次检修专业负责人金波根据工作计划表,明确验收人员的工作任务。当天,验收人员进行的是二次设备验收工作。6月初,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的工作人员进场,随后陆续开展一次、二次设备的验收调试。 工程计划投运前的两周时间是验收工作的关键时段。“串联电抗器下方支柱处的螺栓必须紧固到位。”7月5日11时许,在工程现场,运维专业人员牛安心对同事梁李鹏说。他们手持标准验收卡,按照流程逐一检查设备。天气酷热,不一会儿,他们的衣服就湿透了。 进入7月,成都地区气温接连攀升,成都气象台连续发布多条高温橙色预警。验收人员顶着炎炎烈日开展工作。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制订了“一站一表”方案,从土建阶段检查设备接地状况、机构箱和端子箱防水措施,到一次设备现场位置校验、表计抄录,再到二次设备信号核对、逻辑调试,全流程精益管控施工的各个环节。 当值运维人员每天都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安全责任。工程建设期间,广都变电站内其他设备处于在运状态。为保障现场安全,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用硬质围栏将扩建区域与运行区域进行物理隔离,对运行区域内的作业采取“一工作一方案、一查勘一交底”的管理方式,针对新建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设备与运行母线对接等高风险作业制订专项方案,逐项梳理施工、调试、验收环节中的危险点并采取预控措施,为工程高质量投运打下基础。 原标题:四川500千伏广都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投运

蓝冠客服_750千伏开关型可控避雷器进入工程应用阶段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7月21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平高东芝(廊坊)避雷器有限公司、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西电避雷器责任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750千伏开关型可控避雷器在青海郭隆变电站和甘肃武胜变电站安装调试完成,正式投运。至此,该装置由技术研究转入工程应用阶段。可控避雷器是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限制的一项新技术,可取代断路器加装合闸电阻的传统限压技术,解决合闸电阻易导致断路器故障及合闸电阻片采购成本高等问题。 自2005年起,中国电科院牵头对开关型可控避雷器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2016年6月,开关型可控避雷器通过功能与动作可靠性试验验证,开始带电考核。2017年6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认为,该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陈秀娟 韩彬 李志兵) 原标题:750千伏开关型可控避雷器进入工程应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