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June 2023

蓝冠网址_河南省区块链发展先导区创建和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公布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根据《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开展河南省区块链发展先导区和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豫工信办信软〔2023〕34号)工作部署,经自愿申报、各地审核推荐、专家评审、结果公示,确定郑州中原科技城等4个区域创建河南省区块链发展先导区,国网河南省电力“区块链+双碳”创新应用示范工程等45个项目为河南省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 附件1 河南省区块链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1.郑州中原科技城 2.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鹤壁市淇滨区 4.许昌市魏都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蓝冠注册_中国电力保供迎战“尖峰时刻”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今年入夏以来,中国多地持续遭遇极端高温天气。高温热浪导致全国各地电力负荷激增。南方电网有关负责人介绍,5月31日,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达2.22亿千瓦,接近历史最高,其中,海南电网负荷已六创新高。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用电负荷也持续走高。截至6月24日18时,华北电网最大负荷近2.82亿千瓦,创今年入夏以来新高,比去年同期增加5.3%。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在正常气候情况下,预计2023年中国最高用电负荷13.7亿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约8000万千瓦。若出现长时段大范围极端气候,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 该负责人称,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预计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部分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主要是在南方、华东、华中区域,存在电力缺口。电力保供迎高温“烤”验。 面对这一挑战,近期中国多部门集中部署相关工作。6月14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2023年能源迎峰度夏工作。国家发改委透露,将重点做好包括推进各类电源项目建设、加强燃料供应保障、促进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做好全国电网运行的优化调度、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五方面工作。 国务院国资委6月1日召开部分中央企业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专题会。会议要求,煤炭、石油石化企业要着力提高电煤和天然气供应能力,发电企业要应发尽发、多发满发,电网企业要坚守电网安全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线,全力保障迎峰度夏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作为能源电力保供的“主力军”,多家能源电力央企严阵以待。 发电企业开足马力增加供应。在今年水电出力不足的四川,中国华电四川公司“火力全开”。随着6月5日,珙县61号机组成功并网,中国华电四川公司7台火电280万千瓦机组开机运行,火电最高日发电量达到0.87亿千瓦时。截至6月8日,该公司年发电量累计达162.1亿千瓦时,增幅超12.89%。 国家电投介绍,该企业现有保供机组234台,装机863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全国19个省份。截至5月30日,国家电投保供机组年累计发电量1430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4%。 电网企业加强调度、加大电网投资力度。国家电网称,加快推进239项35千伏―750千伏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在6月底全部完成,进一步提升电网供电能力。 面对供电服务区域用电负荷的不断攀升,南方电网公司称,该公司制订16项保障电力供应措施,完成13条直流工程的年度“体检”,保障西电东送主通道的安全畅通。与此同时,还加大了发电力度。5月以来,粤港澳大湾区31台抽水蓄能机组已发电14亿度,创历史新高。 多家能源央企增加煤、气等储备,确保用电高峰期“手中有粮”。5月上旬,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的LNG(液化天然气)接卸码头,迎来原本月底才能抵港的LNG运输船满载6.77万吨LNG靠泊。至此,中国海油气电集团在海南LNG保税罐库存近9万吨,为当地迎峰度夏添“底气”。 中国华能旗下华能煤业公司积极组织生产,最大限度释放优质产能,千方百计增产增供稳价。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量自2021年10月份以来连续20个月保持5000万吨峰值水平。截至6月初,国家能源集团火电厂总库存超过3359万吨,可用天数超28天。 一批支撑性的电源和输电线路等重点工程加快投产。6月25日,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项目――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并网发电。6月20日,总装机容量70兆瓦的大唐重庆黔江麒麟风电场顺利并网发电。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即将在福建完成安装。 输电线路方面,23日,国家电网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面投产,白鹤滩水电站发出的清洁电能,约7毫秒即可“闪送”到2000千米之外的江南水乡。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近日透露,目前中国全国发电装机持续稳定增长,统调电厂存煤达到1.87亿吨的历史新高,做好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有坚实的基础。(完) 原标题:中国电力保供迎战“尖峰时刻”

蓝冠_国网辽宁电力加强安全稳定控制装置部署与运行管理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6月25日,辽宁阜新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员工到220千伏阜北风电场开展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涉网安全排查整治,检查风电场稳控装置的运行状态、装置电源、通信通道等情况,确保稳控装置处于良好状态,保障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平稳运行。 稳控系统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一道重要防线。当前正值迎峰度夏,稳控系统是否可靠运行将直接影响电网安全和功率输送。 “我们提前梳理稳控调度规程、定值单、调试试验报告等资料,并与新能源、继电保护等专业的专家,以及设备厂家技术专家共同检查并网场站稳控装置情况。”阜新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人陈刚介绍,在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涉网安全排查整治过程中,该公司充分发挥专家技术优势,全面诊断稳控装置本体、二次回路、通信通道运行情况,深入挖掘隐蔽性缺陷隐患,督促风电场及时整改排查出的问题。 近年来,辽宁清洁能源强省建设步伐加快,清洁能源项目并网数量随之增加。因电网工程建设环境复杂、工期较长,难以与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周期保持同步,2020年以来,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相继在沈阳、铁岭、阜新、朝阳、锦州、大连6个清洁能源富集地区投运稳控系统,助力清洁能源电力可靠送出。“在部署建设稳控系统的同时,我们还加强稳控装置运行维护管理,确保稳控系统在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国网辽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系统运行处处长韩子娇介绍,截至目前,该公司配套清洁能源并网项目累计装设115套稳控装置。 5月30日,大连供电公司调度、继电保护、建设、信通等专业人员在500千伏冷家变电站监督大连庄河海上风电Ⅳ1风电场220千伏送出工程黄海宫屯稳控系统通信专业的调试作业,为7月份辽宁南部电网稳控系统策略升级联合调试打好基础。 “稳控系统的策略逻辑看不见、摸不着,联调试验的顺利进行必须经过充分的前期理论验证。稳控系统策略升级后,辽宁南部电网稳控系统的运行可靠水平提升,电网三道防线得到进一步巩固。”大连供电公司建设部项目负责人刘树欣说。针对黄海宫屯稳控系统结构复杂、部署站点数量多的特点,该公司组织人员逐一摸清一二次设备运行情况、各场站装置版本及配置情况,对照图纸核准并处理现场的电流、电压回路,核实出口压板等关键点,采取安全措施防止误触碰、误动作,确保调试安全和质量。 为加强稳控装置管理、保障稳控系统安全,国网辽宁电力编发辽宁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全过程管理规定、辽宁电网现场作业二次系统防“三误”管理规定等,规范稳控装置工程前期部署、实施测试、投产验收、运行维护各阶段工作。“我们构建了省市公司配合、相关专业协同的稳控装置本质安全保障体系,重点解决稳控管理规范性不足、专业分工不明确和技术支撑手段有待加强等问题。”韩子娇介绍。 6月16日,国网辽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系统运行处专责那广宇登录稳控装置全过程管控系统,打开计划管理模块,跟踪辽宁电网稳控装置定检计划执行进度。在完成阜新地区稳控装置改造后联调及试运流程、汇总各厂站提交的联调方案修改意见和工程前期资料后,那广宇下发并流转联调方案与调试定值。“我们严格按照流程化、信息化要求加强对稳控装置核心业务和相关台账的管理,确保稳控装置全寿命周期业务的全过程在线管控。”那广宇说。 为筑牢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防线,国网辽宁电力还创新稳控全寿命周期业务在线管控的统一技术支撑手段,基于5G通信技术,还原故障电网实际运行工况,开展稳控系统分布式仿真测试技术及应用研究,实现稳控系统控制策略在多厂站间的全场景、实时同步检验,保障稳控装置投入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国网辽宁电力持续强化清洁能源项目调度运行管理,研究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滚动开展稳控系统适应性研究和风险评估,确保稳控系统安全可靠发挥作用。 原标题:强化电网运行控制 助力清洁能源并网消纳

蓝冠客服_吉林四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打造“新能源+储能+微电网”的源网荷储模式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6月15日,四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四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充分发挥四平市可再生能源禀赋和开发项目的组合优势,提升电力系统消纳新能源的能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打造“新能源+储能+微电网”的源网荷储模式,全力推进双辽市“绿电”园区建设。加快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升电力系统服务能力,完善电力辅助市场服务机制,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参与跨地区市场交易,加快推进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 原文如下: 四平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四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相关部门: 现将《四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四平市人民政府 2023年6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四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推进我市碳达峰工作,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吉发〔2021〕28号)》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政发〔2022〕11号)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工作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省委关于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建设生态强省的决策部署,落实市委“三三九一”战略,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基础之上,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提前布局碳中和。 (二)工作原则。 ――全市统筹、稳妥推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全局统筹、战略谋划,强化对碳达峰工作的总体部署,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特点,制定差异化政策措施,明确既符合自身实际又满足总体要求的目标任务,加强分类指导,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先立后破、安全降碳。强化底线思维,处理好降碳与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稳岗就业、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关系,争取时间实现新能源逐渐替代,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平稳过渡,着力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确保安全稳定降碳。 ――突出重点、优化路径。全面准确认识碳达峰行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加强政策的系统性、协同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结构调整为重点,强化科技支撑,深入推进工业、能源、建筑、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降碳,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政府引导、市场发力。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完善投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以及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形成有效激励约束。 二、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费增长得到严格合理控制,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省下达任务,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标杆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煤炭消费逐步减少,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大幅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省下达任务,确保实现碳达峰。 三、重点任务 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以及各县(市)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行动的“四平市碳达峰十大行动”。 (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煤炭消费替代及转型升级,合理调控油气消费,稳妥推进能源低碳化转型,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 1. 大力发展新能源。推动风电、光伏规模化与高质量开发,深挖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抢抓全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建设机遇,加快布局一批平价上网风电、光伏项目。鼓励生物质清洁供暖、生物天然气等生物质能多元化发展,扩大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液体燃料等生物质非电利用,推进全市生活垃圾能源化再利用。加快伊通、梨树等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开展,鼓励生物质燃料生产企业发展秸秆成型颗粒、燃料棒生产,推广生物天然气项目建设,加快中科能源垃圾焚烧发电异地搬迁项目落地。稳步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布局建设,优先考虑在用氢项目、交通枢纽、氢源地附近建设加氢站,鼓励符合条件的加油(气)站布局加氢装置。依托双辽绿电产业示范园区,推进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绿氢及绿醇等产业落户园区,推动双辽大数据中心、20万吨烧碱、30万吨电石、双辽锂电池负极等用电项目建设,实现清洁能源就地消纳。到2030年,力争全市风电装机规模达到184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92万千瓦;新增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5.2万千瓦,全市生物质和垃圾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0万千瓦。(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 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落实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规范实行煤炭消费指标管理和减量(等量)替代管理,减少冶金、建材等非电行业煤炭利用量。挖掘现有机组运行能力,推动煤电行业实施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制造“三改联动”。实施老旧燃煤机组等容量替代计划,推进四平第一热电公司新建35万千瓦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替代老旧机组项目建设。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稳妥实施散煤治理,有序推进散煤清洁替代,因地制宜开展煤改气、煤改电、煤改生物质,持续削减小型燃煤锅炉、民用散煤用量。到2025年,全市煤炭消费量控制在925万吨以内。(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 合理调控油气消费。控制石油消费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提升终端燃油产品能效。持续推进“气化吉林”惠民工程,加大对天然气下游市场的培育力度,优化天然气利用结构,优先保障民生用气,基本实现主城区居民管道燃气入户;加快工业锅炉和窑炉“以气代煤”改造。充分利用天然气管道供应机遇,健全天然气供应体系,实现天然气长输管道基本覆盖县级以上城市,扫除“用气盲区、供气断点”。到2025年,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在35万吨左右;天然气消费量提升至3亿立方米,占比提升至4.13%左右。(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充分发挥四平市可再生能源禀赋和开发项目的组合优势,提升电力系统消纳新能源的能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打造“新能源+储能+微电网”的源网荷储模式,全力推进双辽市“绿电”园区建设。加快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升电力系统服务能力,完善电力辅助市场服务机制,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参与跨地区市场交易,加快推进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节能降碳增效行动。 坚持节约优先方针,落实能耗“双控”制度,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 5….

蓝冠网址_湖南:株洲茶陵茶祖110kV输变电工程拟环评获批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近日湖南省株洲市生态环境局拟对湖南株洲茶陵茶祖110kV输变电工程作出环评审批决定。 项目名称:湖南株洲茶陵茶祖110kV输变电工程 建设地点: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 建设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株洲供电分公司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湖南株洲茶陵茶祖110kV输变电工程位于株洲市茶陵县,建设内容包括: (1)茶祖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新建一座110kV户内变电站,新上一台容量为1×50MVA的主变压器,新上无功补偿装置1×(3.6+4.8)Mvar。变电站征地面积5109m2,其中围墙内占地面积3978m2,其他用地面积1131m2。 (2)云阳11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本期扩建一个110kV出线间隔。 (3) 茶祖110kV变电站110kV配套线路工程 ①下东~茶祖110kV线路:线路起自110kV下排线路24#塔,止于待建110kV茶祖变电站,全线路径总长约3.435km,其中单回路架空线路长约2km,电缆线路长约1.435km。 ②云阳~茶祖110kV线路:线路起自云阳110kV变电站,止于待建110kV茶祖变电站,全线路径总长约4.435km,其中单回路架空线路长约2.4km,双回路架空线路长约0.6km,电缆线路长约1.435km。 工程静态总投资为900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245.1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2.72%。

蓝冠注册_深度 | 需求响应正成为各地迎峰度夏工作中的重要抓手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如果你已满足条件,赶紧把握机会,一起参与电力需求响应!” “如果您也想参与需求侧响应,同时享受到补贴,记得联系我们。” 迎峰度夏在即,多地电网企业近日开始组织启动需求侧响应的申报工作。着手需求侧,引导用户主动错峰避峰,正成为各地迎峰度夏工作中的重要抓手。 ●新业态涌现,需求侧潜力巨大 按照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需求响应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为应对短时电力供需紧张、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困难等情况,通过经济激励为主的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的需求自愿调整用电行为,实现削峰填谷,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简言之,需求侧响应是解决可预见、短时缺电力问题的重要防线。 随着各种新业态不断涌现,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指出,需求响应的方法措施也日益多元。虚拟电厂可以通过邀约方式有效整合各个分布式能源产能,为电网提供多样化、可靠调峰、备用等辅助服务;负荷聚合商集中打捆,可将多个小型负荷聚合成大型负荷,实现规模化运作和高效的能源管理;负荷管理可以通过控制用户的用电行为,实现负荷的平稳调节,优化电网运行。 那么,需求响应的潜力到底有多大?《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各省需求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其中年度最大用电负荷峰谷差率超过40%的省份达到5%或以上。到2030年,形成规模化的实时需求响应能力,结合辅助服务市场、电能量市场交易可实现电网区域内可调节资源共享互济。 对此,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单葆国表示,随着政策引导力度加强、电力终端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提升、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不断完善以及“源网荷储”互动技术及关键设备的突破,预计到2025年、2030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需求侧资源调峰潜力将分别达到1.2亿和1.9亿千瓦,将占最大负荷比重的9.3%和12.3%。 ●启动专项演练,落实需求响应资源池 针对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保障,已有省份组织了需求响应的应急演练。 以河北省为例,根据《2023年河北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方案》,河北南网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最大负荷为4650万千瓦,同比增长4.7%。统筹考虑发电机组投产、检修和外购电计划,存在电力缺口160万千瓦。冀北电网预计迎峰度夏最大负荷为2850万千瓦,同比增长4.13%。统筹考虑发电机组投产、检修和外购电计划,电力供需紧平衡。 6月5日,河北省对2023年迎峰度夏电力需求侧管理进行了专项演练,模拟7月下旬河北地区遭遇高温天气,用电负荷持续攀升的场景。演练中,河北南网与冀北电网启动需求响应市场,按照日前、日内、实时梯次递进需求响应策略,通过关闭景观照明、压降空调负荷、引导节约用电等方式,分别压降负荷323万千瓦与128万千瓦。 据了解,目前国网河北电力的需求响应市场注册用户为7983户,具备440万千瓦的自主响应调节能力,国网冀北电力的需求响应市场注册用户为1196户,具备200万千瓦的自主响应调节能力。 河北省保定供电公司电力调控中心副主任王光华表示:“虽然今年预测有用电缺口,但最终也要根据天气和用电负荷情况启动实施需求响应。我们已经做了充足准备,落实需求响应资源池,以备不时之需。” ●因地制宜,提出市场化激励机制 中电联规划发展部主任张琳指出,对需求响应而言,峰谷电价、尖峰电价等价格型需求响应是基础性调节手段,而市场化的激励型需求响应则是叠加性调节手段,其更具有针对性,并为需求侧资源精准参与新型电力系统调峰、备用等辅助服务提供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体现需求响应的“经济激励”?不同省份给出了不同的应对方案。 云南省提出,对于实时型响应,补贴标准执行全年统一价格2.5元/千瓦时;对于邀约型响应,削峰类响应补贴标准的上下限分别为5元/千瓦时、0元/千瓦时,填谷类响应补贴标准的上下限起步阶段分别暂定为1元/千瓦时、0元/千瓦时。 四川省明确,需求侧市场化响应以每小时可响应容量为交易标的,需求响应价格的上下限暂定为3元/千瓦时和0元/千瓦时,后期可视市场运行情况调整。 针对今年的需求响应工作,广东省新增了“保底价”机制。根据相应规则,日前邀约发布时间为D-3日(运行日前3天)24:00前,参与市场化需求响应的用户可进行申报,申报截止时间为D-1日(运行日前1天)11:00,出清时间为D-1日12:00。市场主体完成需求响应注册调整为4个自然日后生效;此外,对D-2日(运行日前2天)24:00前申报且中标的用户,日前邀约出清价格下限为保底价1.5元/千瓦时,而D-2日之后才申报中标的用户,不享受保底价,下限为0.7元/千瓦时。 曾鸣指出,在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化改革,优化电力市场体制。“实施市场调节机制,利用电价差异化、用电峰谷电价制度等方式,引导用户在用电高峰期时适度降低用电,从而调节用电负荷,减轻供电系统压力;建立透明度高、公正规范的电力市场环境,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化体系和市场监管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建立电力交易平台,提供信息交流、交易撮合等服务,为电力市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透明的交易服务;加强市场监管,防止市场垄断,保障市场公平竞争,防止市场失灵,提高市场交易的效率和公正度。” 原标题:需求响应发力 保障用电无虞

蓝冠平台官网_山东威海全市乡级行政区均配有公共充电桩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充电桩电压、电流检测结果正常,满足验收基本条件,可以投入使用。”6月17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由威海供电公司新修建的智能有序充电桩通电运营,标志着威海在山东率先实现了乡级行政区公共充电桩全覆盖。目前,威海已实现全市62个乡级行政区的公共充电桩全覆盖,累计建成乡村充电站84个,可辐射自然村2183个。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市场渗透率的不断增长,农村地区对充电桩的需求也不断上升。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威海供电公司按照“城区为主、城乡协同,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思路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该公司依托已建成的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开展公共充电设施“乡乡充”建设,将公共充电网络延伸至乡镇地区,实现乡镇充电桩全覆盖。 “‘乡乡充’建设就是优先在企事业单位、交通枢纽等场所配置公共充电设施,并向乡村旅游重点村等方向延伸,在全市范围的乡镇中心区域、供电所建设公共充电桩,打造能够实现乡乡充电的充电网络。”威海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乡镇充电桩建设过程中,威海供电公司采用智能有序充电桩,并采用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相比用电高峰时段,居民客户在用电低谷时段每充电1千瓦时可节省费用0.34元。该公司还与市车辆管理所对接,打造“上牌+接电”全环节联办模式。该模式自4月推行以来,已覆盖全市车辆管理所,平均压减客户接电时长3个工作日。 原标题:山东威海全市乡级行政区均配有公共充电桩

蓝冠注册_山东数字强省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推动35千伏及以上公用变电站实现光纤100%覆盖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6月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数字强省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的通知。 《工作要点》指出,推进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35千伏及以上公用变电站实现光纤100%覆盖,配电线路自动化配置率达95%。建成三峡庆云二期等新型储能项目,推动泰安压缩空气储能等项目建设,新型储能规模达到200万千瓦以上。建成东滩、鲍店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加快推进中厚、薄煤层煤矿智能化建设,全省开展智能化建设煤矿达到80处以上。 《工作要点》指出,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推动数字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一批科技成果。 依托省内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机构,建设一批引领型、创新型的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高标准建设山东省数据要素创新创业共同体,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生态体系。 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和产学研融合,高标准建设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组建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争创“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工作要点》指出,推动数字产业高端布局: 推动云计算、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数字产业突破发展,支持济南“中国算谷”、青岛超高清视频产业高地、潍坊元宇宙产业园建设。加快国产芯片等关键器件的适配验证和替代应用,鼓励海尔、海信、浪潮、歌尔等龙头企业,加大基于国产芯片的研发力度,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信创适配等关键领域,做强100家以上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培育推广100个左右技术领先的鲁版软件名品。依托山东省北斗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在重点领域开展北斗创新融合应用。 深入开展5G“百城万站”“百企千例”行动,支持建设一批5G行业应用创新推广中心,打造5G全连接种子工厂50个以上。开展“百城牵手万项”行动,举办30场左右数字经济项目推介活动,推动1000个以上数字经济项目落地。 原文如下: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数字强省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鲁政办发〔2023〕10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数字强省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6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数字强省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 为贯彻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等要求,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服务数字化”,加快推进数字强省、智慧山东建设,根据《山东省“十四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工作安排,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完善整体高效的数字政府 (一)优化政务服务效能。 1.深化“双全双百”提升工程,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建设,全面优化线上线下服务供给和办事流程,提升“一次办好”改革成效。加强“无证明之省”建设,深化“居民码”“企业码”和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年底前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0项电子证照证明在政务服务和社会生活场景中全面应用,政务服务证明材料共享率达60%。(牵头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省大数据局,责任单位:省政府有关部门) 2.塑强一体化的“爱山东”政务服务品牌,深化窗口端、桌面端、移动端等多渠道“同标同源”建设,提升线上线下融合服务能力,年底前基本实现企业群众在线办事“进一个网,办全省事”,建设“24小时不打烊”的网上政府、掌上政府。(牵头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省大数据局,责任单位:省政府有关部门) (二)优化政府治理效能。 3.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精准治理机制,整合公共资源交易、税务、社保医保、进出口、能源、金融、信用等数据,在宏观调控决策、经济社会发展、投资监督管理、财政预算管理、数字经济治理等方面开展大数据监测分析,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研判、政策精准调控、民生精准保障等工作提供数字化支撑。省级有关部门依托决策分析系统和本行业业务系统,整合打造覆盖省、市、县、乡四级核心业务数据“一张图”。(责任单位:省政府有关部门) 4.强化监管执法数字化应用,加快推动立案审批、调查取证、办案审批、调查终结等环节的行政执法全程电子化,逐步实现行政执法全流程数字化运行、管理和监督,以数字化手段提升监管执法精准化、协同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双随机、一公开”以及信用监管在市场治理领域的融合应用,年底前推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为市场主体精准“画像”,建立精准靶向的监管机制,实现风险动态评估和分类监管。(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大数据局) 5.进一步深化“一网统揽”综合慧治平台建设管理和应用,推动实现业务工作与数据指标协同联动。一体化推进“一网统揽”市级子平台及各市“城市大脑”建设,加强全省平台互联互通,年底前初步具备一体化协同联动能力。(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局,责任单位:省政府有关部门) (三)优化机关运行效能。 6.全面开展数字机关建设,深入推进机关业务数字化,全面梳理职责业务事项、流程、系统、数据,做到“业务-系统-数据”相互匹配。实施机关内部“一件事”集成改革,推动机关运行流程再造,实现机关内部服务事项线上集成化办理,年底前60%以上的机关内部“一件事”实现数字化协同。迭代升级“山东通”平台,优化行业通讯录、即时通讯、视频会议、无纸化会议、通用报表等通用应用,提升公文、信息、督查、会议等通用业务服务能力,持续推动各部门应用系统接入“山东通”,丰富特色应用功能,优化用户体验。依托“山东通”平台,年底前完成机关党建、组织人事、财务管理、机关事务、档案管理等综合办公业务系统统建和部署推广工作,推动日常运转业务数字化。加快推进“数字文化”“数字法治”“数字纪检”“数字组工”“数字统战”“数字人大”“数字政协”等领域数字化建设。(责任单位:省政府有关部门) (四)优化基础支撑效能。 7.深入实施数字政府强基工程,优化升级全省云网架构布局,建设云网区域骨干节点,持续推进省市政务云节点服务层级提升,全面实现高层级服务能力供给。加快政务外网“一网多平面”升级,实现多业务智能承载和全域普惠覆盖,建设柔性、智慧的新型政务网络,年底前实现省、市、县级党政机关的千兆按需接入。建设完善全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实现首批73个县级节点投入运行,启动第二批县级节点建设。加快“视慧融合大脑”建设,强化公共视频监控资源统筹建设管理,提升公共视频监控建设质量和共享应用能力。(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局,责任单位:省政府有关部门) 二、进一步完善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 (一)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8.推动数字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一批科技成果。(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责任单位:省政府有关部门) 9.依托省内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机构,建设一批引领型、创新型的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高标准建设山东省数据要素创新创业共同体,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生态体系。(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大数据局,责任单位:省政府有关部门) 10.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和产学研融合,高标准建设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组建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争创“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牵头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责任单位:省政府有关部门) (二)推动数字产业高端布局。 11.推动云计算、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数字产业突破发展,支持济南“中国算谷”、青岛超高清视频产业高地、潍坊元宇宙产业园建设。加快国产芯片等关键器件的适配验证和替代应用,鼓励海尔、海信、浪潮、歌尔等龙头企业,加大基于国产芯片的研发力度,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信创适配等关键领域,做强100家以上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培育推广100个左右技术领先的鲁版软件名品。依托山东省北斗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在重点领域开展北斗创新融合应用。(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责任单位:省政府有关部门)…

蓝冠网址_广东: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 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方案提出,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满足大规模分布式清洁能源接入和农村生产生活电气化需求。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广户用分布式光伏、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项目。推动市政供气向城郊乡村及规模较大圩镇延伸,支持建设安全可靠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 全文如下: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我省乡村建设行动,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围绕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集中资源要素,动员各方力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努力让农村具备更好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5年,全省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著加强,着力建设具有中国气派、岭南风格、广东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珠三角行政村全部达到美丽宜居标准,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8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 二、强化规划引导 (一)推进村庄规划优化提升。按部署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村庄规划优化工作。采用重新编制、规划调整、通则管理、详规覆盖等方法,分步分类推进村庄规划优化提升。优先提升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搬迁撤并类村庄侧重保持干净整洁,为留守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二)合理优化乡村用地布局。在县、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推进底线管控与村庄布局优化。因地制宜划定村庄建设边界,建立“留白”机制,引导建设用地集约、有序、复合利用。统筹安排村民住宅、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用地。 (三)推动村庄规划有效实施。逐步推进村庄规划数据上图入库,将村庄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将村庄管制规则纳入村规民约。按规定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健全村庄规划动态维护和实施监督评估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开展村庄规划管理立法。构建“村庄规划―村庄风貌设计―农房单体设计”管控体系,引领乡村有序建设。 三、实施乡村建设六项行动 (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升改厕质量,强化后期管护。统筹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以县为单位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完善县镇村三级设施和服务,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处理利用,建设一批区域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深入推进“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清理整治出来的空地优先保障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发展空间。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积极开展庭院和村庄美化。到2025年,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普及,标准化公厕按需建设,基本实现村内道路硬底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覆盖圩镇和有条件的村庄,基本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 (五)实施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加强农村建房全程监管,规范村民住房建设,依法有序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坚决遏制增量,分类处置存量。加强乡村风貌管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推进存量农房微改造和新建农房风貌塑造,用好用活村内闲置房屋,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到2025年,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管理规范有序、管控有效,基本完成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清理整治和裸房外墙装修,规范编列安装门楼牌,存量农房微改造进展明显,乡村风貌显著提升。 (六)实施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行动 1.实施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工程。深化“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加快推进“美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向进村入户倾斜,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连接,将符合要求的村内道路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继续优化路网结构,实施通建制村公路单改双工程和路网联结工程。巩固提升乡镇和行政村通客车工作成果,加强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优化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建设,强化道路桥梁、临水临崖等路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到2025年,完成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升级。 2.实施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工程。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加强骨干水利工程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农村、水利、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和城乡一体化供水建设,同步推进消防取水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供水改造提升,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健全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合理水价机制。 3.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满足大规模分布式清洁能源接入和农村生产生活电气化需求。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广户用分布式光伏、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项目。推动市政供气向城郊乡村及规模较大圩镇延伸,支持建设安全可靠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 4.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推动重要物流节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健全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加快供销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布局建设供销农产品综合服务站。到2025年,建成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 5.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持续推动落实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统筹做好乡村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改造整治、管理维护。优化粤居码等人员、地址登记便民小程序,引导乡村流动人员做好线上自助登记。深化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同步推进道路规划与命名。推进行政村4G网络深度覆盖和5G网络建设,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网。 6.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推进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农房建设满足质量安全、防雷击和抗震设防要求,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地段,顺应地形地貌,不随意切坡填方弃渣,不挖山填湖、不破坏水系、不砍老树。建设农村房屋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农村房屋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持续开展中国传统村落调查认定,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点示范。统筹建立从用地、规划、建设到使用一体化管理体制机制,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要求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深入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将农村经营性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对农房周边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专业监测,加强综合治理,切实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七)实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 1.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持续改善农村基本办学条件,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推动教育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扩大农村和城镇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增加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供给,合理配置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 2.改革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增效,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健康管理水平,完善村级医疗疾控网底建设。落实乡村医生待遇。 3.加强民生兜底保障。持续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养老保险经办服务下沉,推进参保登记缴费、异地就医备案等服务事项进驻村级综合服务站点。改造提升乡镇敬老院,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加快形成“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推进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实施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开展县镇村公共服务一体化示范建设。 4.加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示范创建,推动“粤智助”政务服务自助机镇村全覆盖。加强农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推进公共照明设施与村内道路、公共场所一体规划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向农村基层拓展。推进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建设和优化提升。完善乡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应急体系,加快城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提升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八)实施乡村建设示范创建行动 1.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中心村为节点、圩镇为枢纽,连线成片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风貌、发展乡村产业,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运营和管护。到2025年,城市周边、主要交通线、重要旅游区沿线基本建成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2.推进小城镇(圩镇)品质提升。巩固美丽圩镇攻坚成果,逐步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特色品质,提高治理水平。到2025年,小城镇(圩镇)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建成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 3.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接续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县、镇、村创建。 (九)实施党建引领乡村建设行动 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镇村领导班子建设,充实乡镇工作力量,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进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南粤党员先锋工程。持续优化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队伍,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驻镇帮扶工作队,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做到红色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覆盖,推动各级党组织通过驻村工作培养锻炼干部。强化县级党委统筹和镇村党组织引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2.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提档升级、提质扩面。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健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村规民约等机制,治理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推广积分制、数字化等典型做法。 四、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机制 (十)健全项目库管理机制。按照村申报、镇审核、县审定原则,在县级建立乡村建设项目库。加强项目论证,优先纳入群众需求强烈、短板突出、兼顾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项目。制定乡村建设“负面清单”,防止形象工程。健全完善入库项目审核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 (十一)健全项目实施机制。施行村庄建设项目简易审批,对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可依法不进行招标。对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较小的农村零星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项目,可按规定免于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对农民投资投劳项目,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推进建设。对重大乡村建设项目,严格依法依规规范招投标项目范围和实施程序。 (十二)健全村民参与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坚持和完善“四议两公开”制度,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等,发动村民共建美好家园。在项目谋划环节,组织村民参与乡村建设项目研究决策。在项目建设环节,积极推广先建后补、以工代赈方式,鼓励村民投工投劳、就地取材开展建设。在项目管护环节,落实“门前三包”、受益农民认领、以奖代补等农民自管方式。支持各地创新方式引导农民参与乡村建设,鼓励村级组织和农民工匠带头人承接乡村建设小型工程项目。 (十三)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高校为乡村建设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稳妥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投资运营经营性乡村建设项目。持续开展“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等行动。 (十四)健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县制定村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清单,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护经费等。强化运营企业管护责任,供水、供电、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运营企业应落实普遍服务要求,全面加强对所属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管护。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管护。推行经营性、准经营性设施使用者付费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和专业化企业有序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用电按规定执行居民生活用电价格。…

蓝冠平台官网_南瑞集团董事长 冷俊:高标站位 担当作为 筑牢大电网安全运行体系防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决策部署,保持严抓严管主基调,主动发挥直属科研产业单位整体优势,以领先技术、高端产品、优质服务全力筑牢大电网安全运行体系防线,全力服务公司“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 以更高站位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南瑞集团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察实情、出实招,从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提升政治站位。坚持“两个至上”,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围绕全年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全面贯彻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意见,紧盯“三杜绝三防范”全年目标,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安全、谋发展、促改革,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坚决筑牢安全发展最严防线。 提升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把安全责任意识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坚持底线思维,把安全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红线准绳。围绕安全生产月“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活动主题,引导全员树立“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强烈意识。 提升党建价值。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学习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一把手”讲安全课、支部“三会一课”学安全等主题活动,推动安全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以更大担当全力守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南瑞集团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服务公司和电网发展,突出抓好管理强安、铁腕治安、改革促安、科技保安,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全力支撑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强化科研技术支撑。深化对新型电力系统条件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形势的认识和边际条件变化的研判,深刻把握系统“双高”特征,聚焦新能源电力消纳、调度调节、负荷管理等发、送、售三端能力提升,以更高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全力支撑大电网主动应对季节性负荷“双峰”挑战,持续推动源、网、荷、储结构优化调整,构筑更加坚强的“三道防线”,夯实电网本质安全基础。 强化可靠产品供应。全面梳理电网安全关键系统设备,分级分类建立涉网涉控产品库。将安全管控要求融入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调度、稳控、变电、配电、用电、信通、发电、特高压设备8个专业产品质量管控机制,畅通备品备件应急保障绿色通道,以全过程可追溯管控手段,加强产品全寿命周期安全管理,确保调度、稳控、直流控保等关键系统设备“健康入网”。 强化优质服务保障。坚决落实电力保供关键之要,主动对接公司总部、分部和各省公司,强化协同联动,切实发扬电力精神和电网铁军精神,积极承担急难险重保电任务。聚焦重点单位、重点厂站、重点环节,加强值班值守,全力支撑新一代应急指挥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交易平台、新型负荷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平台等关键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全天候全方位支撑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和成都大运、杭州亚运会等重大赛事保电工作。 以更强举措狠抓安全责任落地落实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南瑞集团始终抓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自觉扛牢“两个责任”,逐级拧紧责任链条,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决守好自身“安全责任田”。 着力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推动“第一责任人”带头履责。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系统化、作业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标准化水平。深化安全生产教育,分级抓好安全知识、专业技能和岗位适应性培训,确保安全警示教育全覆盖。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合规性管理,开展实战化演练,提升应急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着力提升双重预防机制成效。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定期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细化完善典型风险定级库,系统梳理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常态化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对照标准开展拉网式排查和清单化整治,严格执行重大隐患“双报告”制度。以“四不两直”方式持续加强安全督导检查,强化领导干部带头督导,更好发挥督查中心作用,突出各级督查队伍履职尽责,以“零容忍”态度持续推进反违章工作,强化安全责任考核结果应用,确保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 着力塑造全员参与安全文化。依据岗位责任书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创建无违章班组、无违章示范岗,选树示范典型,宣传引导全员安全生产创先争优。落实安全文化工作责任,凝聚具有普遍共识的安全理念,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在基层落地生根。 (作者系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原标题:南瑞集团董事长 冷俊:高标站位 担当作为 筑牢大电网安全运行体系防线